书城文化敦煌历史文化
11333100000015

第15章 隋、唐时期敦煌地区走向自己封建时代历史发展的最高峰(2)

唐太宗时全国实府兵制,当时沙州有军府三个:龙勒、效谷、悬泉。军府的最高长官为折冲都尉,300人为团,团有校尉,50人为队,队有队正,10人为火,火有火长。平时和平时期,府兵在驻地从事农业生产,冬季闲时进行各种军事训练,所谓“三时农耕,一时教战”。战争时期调派各地出征作战,由封建王朝中央派将帅统领,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唐中宗李显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唐朝设置豆卢(即归义)军,驻扎沙州城内,有兵士4500人。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府兵制度名存实亡。随着方镇兵的代起,形成节度使权力的无限膨胀,最终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

(第三节)唐前期敦煌地区与西域等的关系隋末唐初,东、西突厥再度强盛,其势力北据漠北,西控西域直到里海以东中亚诸国。“隋末乱离”,“(突厥)又更强盛”,“东至契丹,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之。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有也”。突厥连年进扰唐王朝北部、西北部边地,给各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唐太宗为了反击突厥进扰,亲自训练了精锐的武装部队;加之唐初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也有了反击的足够的经济力量,另外,突厥统治者之间内部的矛盾,削弱了自身的力量,且连年大雪之灾,六畜冻死,人民反抗,最终促成了唐王朝反击的胜利。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八月,唐太宗即位初,颜利可汗带领十多万骑兵推进到长安附近的渭水北岸,威胁唐朝的政治统治。唐太宗与颉利可汗订盟约和而退。之后,唐太宗下诏修葺边塞障,进行反击的准备。

贞观元年、二年间(公元627-628年),突厥内部矛盾纷起,陷入了分崩离析的局面。后来,唐王朝与摆脱东突厥统治的薛延陀建立了联系,统辖东突厥东部的突利可汗也降了唐。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命徐世积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大将柴绍、李道宗、薛万彻、卫孝节等,分道大举出击,于次年大破突厥。高宗初,在突厥故地设置单于、安北二大都护府来管理。东突厥既亡,薛延陀、回纥、什固等“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唐朝皇帝成了这些部落、民族的最高统治者。同时,唐王朝为了维护对西域的统治,加强与西域的关系,保护中西商路的畅通,进行了对西突厥的战争。

唐击败东突厥以后,敦煌以西的伊吾(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归属唐朝,高昌王亲自到长安,焉耆王也遣使请开碛路以通往来。唐与西域经敦煌的交通打开了。

隋唐时期,西突厥人游牧于乌孙故地。隋时,射匮可汗在龟兹以北的三弥山建牙,“自玉门以西诸国皆役属之”。后来,西突厥贵族北并铁勒,西南侵吐火罗。唐初,西突厥分裂,各部互争雄长,力量在混战中有所削弱。

唐经敦煌与西域的通道畅通后,吐谷贵族多次侵犯唐边境,威胁敦煌及河西走廊。唐太宗派李靖节度诸军,于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击溃吐谷浑军,吐谷浑降唐。唐太宗终于征服了东突厥和吐谷浑,并把它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维护了敦煌及河西走廊地区的安定。

当时的敦煌和河西走廊地区形势一直较为紧张。尤其是接近沙州的高昌王文泰“发徒聚众贼杀无已”,致使沙州受累也不得安宁。贞观廿四年(公元610年)、唐太宗下决心讨伐叛逆以确保中西交通的畅通.他派吏部尚书侯君集,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薛万均、副总管萎行本等进军高昌沙州刺史刘德敏率沙州军民协同作战。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征战,粉碎了麯文泰勾结吐蕃,企图反唐割据的阴谋。高昌改设西州,唐因》安西都护府于此,以镇守其地。

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西突厥联合龟兹国的反唐势力.互相勾结在一起,攻城掠地,大肆侵扰,西域又出现了紧张的局势。次年,唐太宗再命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昆山道行军大总管、安西都护敦孝恪,带领铁勒十三部兵力十余万,西伐龟兹。沙州刺史苏海政、行军长史敦煌人薛万彻也率精骑一部,配合行动。双方经过多次激烈的战斗,唐军最终击败西突厥和龟兹联军。苏海政和薛万彻乘胜率军急追600余里,俘虏了龟兹王白诃黎布失毕,取得了战争的完全胜利。

唐王朝既破龟兹,西域各地大震,当地各部首领相继摆脱了西突厥的统治结好于唐朝,贡使通商,往来不绝。唐王朝即将安西都护府自高昌移至龟兹,下统辖龟兹、于阗、碎叶、疏勒四镇,是为安西四镇,以控制扼守西境,保护中西商路。随后,西突厥也遗使来唐,“(唐)太宗……曰:西突厥已降,商旅可行矣。诸胡大悦”1。此后,西突厥势力益孤,终于在高宗初年,灭西突厥。在其故地天山北路一带,置北庭都护1,下统二州,昆陵、蒙池二都护和23个都督府;天山南路,于龙知元年(公元(561年)分十六都督府,“及州八十,县一百一十,军府一百二十六”,尽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唐朝恢复在西域的统治,解除了西突厥势力对西北边疆的威胁,对干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发展中西商业交通,特别是对于改及河西走廊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化交流,起手极的作用,唐太宗死后,高宗继位。永徽六年(公元5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此后.武则天逐渐将权力转移到向己的手中。

在新兴的普通地主支持下,武则天的势力越来越人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死,太子李显立,武则天临朝称制。第二年,武则天废李显,改立豫王李旦。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正式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在巩固封建国家的边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繁荣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唐太宗后期到唐高宗前期,唐朝在西域的统治稳定,声威极盛。但到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吐蕃势力兴盛,侵扰龟兹,进而攻陷西域“白州等一十八州,又与于阆合兵,袭龟兹拨换域陷之罢安西四镇”。内地经敦焯与西域的交通再次中断…同时.东突厥乂再次兴起雄踞漠北,西征中亚。

此后西域唐军义连为吐蕃军所畋。由于对吐蕃军作战的需要,唐在鄯州(今青海乐都)、甘州、凉州、沙州一带、敦煌及靠近敦煌地区兴了大量的屯田。永隆(公元680年)前后,鄯州河源军的屯田达5000多顷,岁收谷百余万石。武则天时,甘抑、凉州、沙州的屯田连岁丰收,所积军粮可支数卄年;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吐蕃占领安西四镇。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唐军在王孝杰的统领指挥下,击败吐蕃军,收回了安西四镇一唐王朝再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从内地和附近地区发兵前往驻守。

唐玄宗在开元4叶以后,进行了检括户,改变地税、户税}£收办法和改革兵制等工作,以求符合政治经济方面发生的新情况在勉强维系均田制的同寸,唐在边地确立了节度使制度。

为了防御吐蕃、突厥、契丹军队的进犯,镇压边地各族人民的反抗,唐王朝在沿边地区先后设置了安西、北庭、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等九个节度使,各自总管一个地区的军事。

在唐王朝加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力量以后,又不断在边疆发动战争。东突厥灭亡后,唐王朝决定要在西北大举用兵。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拒攻吐蕃石堡城,李林甫乘机倾陷,王忠嗣被贬逐。此后诸道节度使多由胡人担任。

突厥在默啜晚年逐渐衰落,开元四年(公元716年),默啜为回绝所杀,继立的毗伽可汗与唐和好,但也不时犯边,唐设朔方、河东节度使进行防御。其时,唐人和突厥人“皆得一处养畜资生,种田末作”,并相互交易。双方的互市规模很大,唐每年用帛数十万匹换取突厥的马。但东突厥贵族内部不断纷争,各族人民不断反抗,力量日益削弱。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东突厥为回纥所灭,突厥人大部分并入回纥,一部分西迁中亚,一部分南迁丰州、灵州之间,也有一部分转入河北。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东突厥覆灭。代兴的回纥还不够强大,对唐和好。唐开始把力量集中到西北边疆,去对付吐蕃的军队。

由于唐王朝在河西走廊地区和陇右建立了坚强的防务,开元时,唐和吐蕃的相持线推到青海境内石堡城一带。吐蕃在东线不能占据优势,就向西侵入了小勃律,企图从西线攻占唐的安西四镇。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将高仙芝将万骑远征小勃律,俘其王及吐蕃公主并留兵戍守。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唐将哥舒翰攻拔石堡城。

自此以后,安西四镇时叛时附,反复无常。为此唐王朝内部有人提出:西域沙碛荒绝,民供货粮甚苦,主张废弃安西四镇。武则天不允,曾先后数次派敦煌人张孝嵩以及安西都护郭元振等,领兵争夺安西四镇,其间的敦煌郡为粮草供应基地,又为军事指挥基地。安史乱后,四镇又没于吐蕃,直到武宗会昌时,敦煌人张议潮率众起义归唐,才收复了瓜、沙、伊、肃等11州。

唐王朝在西域设置都护府、都督府和州县等,有效地行使政治权力,推行施行了府兵制、均田制、租佃制等。唐在西域的统治,是推行着和内地相同的各种制度和措施,而已经不是泛泛的服属关系了。当时有不少汉人在西域定居,也有不少西域人入居内地。中西人员来往杂居,促进了汉族和各民族的融合,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丰富了汉人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第四节)唐代敦煌地区经济的发展

在唐开元、天宝以前的100多年间,统治阶级为了强化封建中央集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特别是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阶级,以亡隋为戒,尽量利用各神工具和办法,进行改革,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来巩固封建政权,以致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同时,由于中西交通畅通,商旅信使往来不绝,“信徒络绎,香火不断,兴塔造像,极力鼓吹”,丝绸之路也呈现出了兴旺繁荣安定的局面。这时的敦煌也出现了“村坞毗连,鸡犬相闻,佛塔遍地,市场广大,家给人足,焉然富庶”和“男耕女桑不相失,百余年间未灾变”的欣欣向荣的景象。故有“元宵灯会,长安第一,敦煌第二,扬州第三”的说法,充分反映了敦煌各项事业的繁荣。

唐朝主要边患有突厥、契丹,为边防而设的屯垦大多在北部及西北部的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唐王朝在敦煌地区的屯垦,有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促进了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唐还推行均田制、和籴法,设置常平仓,同时治水修渠,形成较完整的灌溉网络。敦煌遗书中的《开元水部形》残卷,就是唐代在敦,煌地区水利管理机构和制度接近法律制度的规范性文件。唐朝时的河西及敦煌地区通过政治经济等综合治理和协调发展,成为当时全国最富裕、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唐代时农业生产工具普通使用了铁制犁铧,及一系列的配套生产工具,敦煌莫高窟中的《雨中耕作图》等就充分反映了当时敦煌农业生产方面的精耘细作,自然,农业生产力水平就提高了。同时,唐朝在兴修水利方面,比过去也做的多得多,当时把水利事业作为封建国家的公共职能之一,河渠陂塘等水利工程修建的增多,是农业发达的又一鲜明标志。敦煌遗书《沙州图经》中记载,沙州在汉、晋修渠筑坎的基础上,唐代沙州剌史李无亏,新修了一条“长三丈,高一丈五尺,阔二丈”的“长城堰,百姓欢庆”。此后,又陆续修整了许多水渠,有长20里的宜秋渠,长10里的都乡渠,长15里的北府渠,长5里的三丈渠和长20里的孟授渠等。另外,敦煌遗书残卷中记有河渠使用灌漑事项的规定,“州设渠泊使,县设平水,乡有渠头”,民间自组“渠人社”。通过一系列组织,管理着敦煌农田灌溉和修筑渠坎等各项水利事务。

在土地制度方面,隋唐时敦煌实行了均田制。唐代均田制的办法,《唐六典》卷三《尚书部兑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有一为丁,六十为老。每一岁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

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凡天下之田,五尺为步,二百有四十步为亩,百亩为顷。度其肥瘠宽狭,以居其人。”“凡给田之制有差。丁男中男以一顷(注云:中男年十八以上者,亦依丁男给,老男笃疾废疾以四十亩,寡妻妾以三十亩,若为户者则减丁之半。凡田分为二等,一曰永业,一曰口分。丁之田二为永业,八为口分。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此之。”“凡州县界内所部,受田悉足者为宽乡,不足者为狭乡。”从《敦煌户籍残卷》

中可看到每户内均载明户主、男女人,各口下义载明是丁。为中、小、黄,或丁妻,抑寡妻妾,年龄若干;更载明应受田若干,已受田若干,其中口分、永业、园宅各若干。当时敦煌地区农民.受田普遍不足,原因在于土地买卖的限制越来越松弛,贵族官僚地主豪商们,趁机兼并掠夺农民的小块耕地。

试举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户民刘智新一户受田记载:

合应受田壹顷陆拾叁亩,陆拾捌亩已受,廿亩永业,册七亩口分,一亩居住园宅,九十五亩未受。就当时刘智新这样的贫困无地户来说,能够通过均田制获得一些土地,经过自己辛勤的耕耘,维持基本的饱暖生活,足以说明,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均田制对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自然反映了唐朝封建经济在敦煌地区空前繁荣的景象。

在武则天时期,为进一步发展边疆事业,曾对河西走廊西部的瓜州、沙州等地区实行“官贷种子,付户助营”、“课役具免,复得田苗”的奖励耕垦的办法,安置浮游人口,使大量荒芜农田得到垦殖,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时敦煌地区呈现“州城四面,水渠流畅,曲水花草果园,豪族土流家家,土不生棘,鸟则无鸮,五谷皆饶”的繁荣富庶景象。这神景象大量地进入敦煌莫高窟,作为壁画描绘的内容,如25窟和12窟的《唐耕获图》,描绘了敦煌人民从耕种到收割的全部农业生产过程,反映了唐代敦煌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辛勤播种、耕作和收获的生动画面。4衫窟的《耕作收获图》,更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庄稼丰收的场面,壁画上大堆的粮食,巨型的斛斗和人们当时的收获谷物的喜悦心情跃然窟壁之上,体现了《弥勒经变》中“雨泽随时,谷稼滋茂,不生秽草,一种七收,用功甚少,所获甚多”愿望的实现。

唐朝初年,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着大量的均田农民,向其征取租税,强服徭役和兵役,国力比较强盛。当时,大量的富裕农民都希望上升为地主,中小地主更有扩充土地和财富的强烈欲望。他们都希望在战争中掠夺人口和财富,建立军功以取得占有勋田的权利。唐太宗、高宗父子为了发展封建国家的力量,并满足这部分人的要求,继续执行隋王朝的征战政策。军事征发迫使自耕农民大量贫困破产,有利于地主进行规模较大的土地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