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篇科学小说设计了这样一种假设:当两个人站到一起时,他们之间会发生能量的流动,而能量总是流向两个中表现较好的那一方,当两个人之间激烈辩论时,由于能量大量流向理直气壮、盛气凌人的一方,另一方就会显得虚弱不堪,在辩论中处于极端不利的境地。在真实环境中,情况也是类似的,只有精神饱满,言语果断,才能在谈判中在言词上占得先机,处处主导对手的思路,从而把谈判推向自己期望的方向。
律师丁懋松,有过无数次国内外谈判的经验。他说:“谈判者的气势,往往是谈判过程中起死回生的重要因素。”
有一次,国内一家公司与外商签下了一个对己方不利的合约,事后决定发函终止合约,信函发出后没多久,外商便上门质问。刚谈起终止合约之事,公司的人就不自在了,不停地改换坐姿,以致弄得椅子吱吱地响。此时,原本也要调整坐姿的丁懋松,恐怕再弄响椅子,让对手洞悉己方的紧张,便立即僵直身躯不动声色。
对方先发制人:“你们准备如何?”丁懋松反问:“不,是你们准备怎么做?”他以这句话试探对方的底子,并准备抢回主动权。他的意思是,终止合约已成事实了,看你们如何办。
外商便说:“你认为我该怎么办?”
此话一出,气势马上矮了一截,丁懋松马上引用广东人的一句话:“假如已跌倒在地,什么都没有了,手上至少也要抓一把沙。”意思是说,如果你们愿意的话,我们肯给你们一定的补偿,让你们不至于落空。他判断对方不愿贸然诉诸法律,因为打官司耗时旷久,最后所得利益,未必高于私下和解。
这步棋,果然走对了。
外商沉思了一会问:“你的意思是什么?”此语一出,便透出了妥协的信息,经过这几句简单的对话,丁懋松稳稳地扭转了局势而占了上风。后来,那位外商同意重新权衡此事,一场官司因而避免了。
可见,谈判中的气势往往就意味着机会,气势强,就可能创造并抓住机会,气势弱则只能眼睁睁失去机会,损失许多利益。
谈判双方谁都想赢,但要赢就必须出奇制胜。当对手不肯同时让步或同幅让步时,可以走出别人想不到的棋路,从而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