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户外生存手册
11242400000217

第217章 蘑菇的采食

蘑菇在分布很广,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通常食用的有香菇、草菇、口蘑、猴头菌、鸡等。蘑菇一般的吃法是炒食或作汤,或用火烤烤便蘸盐食用,别具风味。外形特殊,易于识别的食用蘑有:

猴头菌:别名刺狠菌、发状猴头菌。生于栎、胡桃等阔叶树种的立木及腐木上,或生在活立木的受伤处。形如猴子的头,故名猴头。新鲜对呈白色,干燥后变内淡褐色,块状,直径3.5~10cm,基部狭窄;除基部外,均布以肉质、针状的刺,刺直伸发达,下垂,长1~3cm。

鸡扒:别名鸡菌、鸡肉丝菇伞把菇。在雨季从地下白蚁窝上生出。刚出土时,菌盖呈圆锥状,伸展后中央具一乳突(形如鸡嘴),直径3~20cm或更大。潮湿时有粘性,表面平滑,呈微黄色,乳突部分呈褐色或呈花皮状,往往辐射状地开裂。菌肉、菌摺白色,摺宽5~15m,呈不规则形。菌柄白色至灰白色,地下部分呈褐色至黑色,表面平滑,肉质,易于开裂,长约3~20cm,直径12·5cm,基部膨大处可达3·5cm。

竹苏:又叫竹荪,形态奇特,别致有趣,海绵状的菌柄上生有洁白的网状菌裙。人们形象的称做穿裙子的小姐。采食蘑菇要特别注意识别毒蘑。

小提示 采食蘑菇的原则

避开长有白色菌褶,茎基部有菌托(环状附着圈)以及带菌环茎上的真菌。伞状真菌中任何切开的伤口处菌肉变黄的种类都不要食用。

避开任何正发生腐败的真菌。除非能确认是可食种类,否则扔掉。不同种类的毒菌,会引起不同的中毒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呕吐、腹泻、极度口渴、盗汗、痉挛、晕眩、失明、体温下降等。

可食性野生植物和菌类比栽培蔬菜营养价值高,但千万不要以身试毒,在分不清有毒没毒的时候最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