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11170500000005

第5章 彩陶纹饰:史前图画与类文字符号

当我们遥望远古历史,从内心深处发出“我们从哪里来”的询问时,不仅仅关注那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明晰的身影,还包括更多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组织形式、思维、信仰、语言、文字、审美、习俗等等属于精神范畴的内容。而在这些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图画、文字出现之前,先民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着历史。从汉字“圣”字分析,其繁体形式由“耳”“口”“王”三个字组成,这就表明,在史前时代很长时期内,先民的历史都依靠口耳相传,而且,具有这种口述能力的人被部落群体尊为王,地位最高,体现了最初人类对知识和能力的尊重态度。这种原始的记事方式后来演变成民歌传唱,直到现代,中国藏区还保持着传唱著名史诗《格萨尔王传》的传统。每个传唱者在具备这种能力之前几乎都是文盲,而能够传唱《格萨尔王传》的人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拥护。

中国神话传说以文学方式解决了“人类文明从哪里来”的问题。传说中的伏羲、女娲是中国绝大多数民族共同尊崇的两位人文始祖,他们和新石器开始的时代大体相当,距今1万年左右。中国许多地区都流传着这样的古老传说:远古洪荒时代,天地精华孕育出伏羲和女娲两兄妹,从此,中国大地上就有了各种各样的部落和民族。以这个传说为母体,在各民族、各地区衍生出多种不同的人类诞生的传说版本。

伏羲又称伏羲、伏牺、宓羲、宓栖、包牺、庖牺,或作皇牺、羲皇、牺皇等,也有学者认为伏羲即是太昊,距今约6500年左右。《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以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近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史记·太史公自序》也说:“余闻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据考证,伏羲很可能是代表中国最早获取渔猎、火食、记数、历法、礼仪、农耕、医疗等社会文明和文化技术、知识的部落氏族首领,他最早利用动植物纤维结绳记事、纺织渔网捕鱼;最早利用火烧烤食物;最早观察出春夏秋冬和寒暑冷热与日月星辰运行之间的对应关系;最早画八卦、定五行、制历法;最早制造九针,发现和发明人类医疗技术;最早革皮制礼,创造人类婚丧礼仪制度等等。天水境内出土的人面鲵鱼(原始龙)彩陶瓶与伏羲“人首蛇身”(龙身)非常相像。闻一多在《伏羲考》中根据神话情节和古音相转,认定伏羲即“匏瓠”,也就是葫芦之意,寓意先民的葫芦崇拜习俗和人类出自葫芦的传说。有代表性的说法,伏羲应当是中国原始社会西方部落一位伟大首领的形象,不仅代表个体,也代表群体,更代表一个漫长的时代。

传说中伏羲的出生地成纪,就是现在的天水。相传,伏羲孕十二载而生,古人把十二年作为一纪,因此,先民们为了纪念伏羲,把伏羲的出生地命名为成纪。后人在他的出生地天水修建了伏羲庙(原称太昊宫)。据庙内现存明代弘治三年(1490)的《新建太昊宫门访记》石碑记载,当时太昊庙初具规模,距今已有五百余年。庙宇院落中纵八、横八排列着64棵古柏,均为明代所植,对应着伏羲六十四卦之数。

地处天水秦安县城北45公里的陇城镇,相传为女娲出生地。《水经注》记载:秦安县城北面,北有女娲洞,此地有用风命名的风沟、风谷、风台、风莹等地名,还有娲皇、凤尾、龙泉等,传说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如,葬于风莹。风沟悬崖上至今还有一处深不见底的女娲洞,城北门外有一口大井,也称龙泉,据传是女娲捏土造人用水之泉。天水民间传说伏羲与女娲成婚的地点在天水市北道区中滩乡西二十华里处的玉钟峡内。还有一种说法,说玉钟峡在今秦安县城北七里处。因系伏羲、女娲结亲显世,故又称显亲峡。由于这个原因,秦安县从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五百多年间,曾一度以显亲作为地名。女娲与伏羲同是风姓,是兄妹结婚。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有《伏羲女娲图》,画面右侧是伏羲,胸佩有三足鸟的日轮,双手擎规;右侧是女娲,胸佩有蟾蜍的月轮,一手拿火炬,一手提墨斗。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郊的马王堆汉墓出土了汉文帝时期创作的T字形帛画,画面完整,形象清晰,自上而下分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下的景象。画像上的伏羲和女娲腰身以上为人形,腰身以下则为蛇躯,两条尾巴紧紧地缠绕在一起。伏羲手里捧着太阳,太阳里面有一只金乌;女娲手里捧着月亮,月亮里面有一只蟾蜍。另外,汉代的一些石刻画、砖画都有与此相似的内容,它们反映了一个关于中华人类和文明起源的古老神话。从现代考古学上看,伏羲和女娲率领的部落,最早大概就生活在黄河支流渭河流域一带。

远古人类从蒙昧中走来,走过悠远的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自伏羲和女娲开始进行的一系列文明活动,远远超出了新石器时代的三个基本特征。可以肯定,其中有不少是人类把几千年的文明成果都集中在伏羲和女娲身上,从而奉之为人文始祖。传说终归是传说,不能科学地回答“人类文明从哪里来”这个哲学命题,但是,其中包含的某些象征性内容则为我们揭开史前文明的神秘面纱提供了一些蛛丝马迹。例如,有则关于女娲的重要神话传说“抟土造人”,说女娲用土和泥造了人,这似乎不符合逻辑。根据神话传说,女娲已经和伏羲创立婚姻制度,人类完全可以依靠自身进行繁衍,为什么还要抟土造人呢?笔者认为比较符合实际的解释是,女娲抟土造的不是真人,而是人像,再具体地说就是人像陶器——她发明了陶器!人类先民将土、水、火结合生产出陶器,这是史前人类的重大发明之一。郭沫若为此填了一首词《西江月·颂陶》:“土是有生之母,陶为人所化生,陶人与土配成双,天地阴阳酝酿。水火木金协调,宫商角徵交响,汇成陶海叹汪洋,真是森罗万象!”

如果说陶器的发明解决了先民的日常生活用具,那么,彩陶的发明更是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不再局限于口传历史、原始舞蹈和歌谣。

第一只彩陶是怎样发明的?我们不妨做这样的想象:在远古先祖中,曾经有一位制造陶器的能工巧匠聚精会神,用刮削器修理陶器坯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当他感觉到时,鲜血已经在陶器坯上留下了曲曲弯弯的红色印迹……当这件另类的陶器出现在部落人的视野中时,原始先民欢欣鼓舞,热烈庆祝。能工巧匠受到启发,便想方设法地在素陶上有意识地画上纹饰和动物、山川、日月等形象。或许这位能工巧匠某一天忽发奇想,将不同于黏土颜色的其他土石成分抹到陶器上入窑烧制。也许,这位能工巧匠就是伏羲最初的形象。因为,在伏羲把“-%-”和“—”作为基本构成要素,创造发明“八卦”,画出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自然现象的八个符号时,肯定经历过很长时间的积累、演变。而这一历程生动鲜明地反映在甘肃彩陶纹饰的发展变化中。

早在陶器产生之前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就开始用岩画记述自己的历史了。陶器被发明后,岩画还继续在石头上发展着。远古先民觉得陶器就是陶器,岩画就是岩画,两者承载着不同的功能,陶器与岩画并肩发展多少年,都井水不犯河水,能工巧匠“忽发奇想”或是意外刮破手指那个偶然事件给了先民很大启发:把岩画的表达形式与陶器的实用功能结合起来不是很好吗?先民用锐器击打成点,之后连成线。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就直接在岩石上刻画,并且涂上颜料,表现性也越来越强。他们对自己所熟悉的日、月、马、牛、羊、鹿、骆驼、老虎、狗、雄鹰、鱼、蛇等动物的刻画生动准确,许多地区的人类早期岩画中特别对野牛健壮的体格、暴戾的性格以及弯曲而锋利的犄角的描写都达到了传神的境界。甘肃境内的古代岩画遗迹有很多处,最为著名的是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古代岩画和嘉峪关市的黑山岩画。肃北岩画以肃北县大黑沟最为丰富。大黑沟岩画刻画在险峻的峭壁上,大部分内容为“射猎”“放牧”“练武”“乘马作战”等场面,奔腾的兽群、习武的先民栩栩如生,手法古拙,画面生动。有的画面仅一人或一两头动物,有的画面则为多人手持弓箭,围攻几头野牛和长角鹿;野牛有的高竖尾巴,扬起犄角,向猎人冲刺,有的在伺机逃窜。这些岩画的时间跨度达上万年,是我国发现历时最久远、内容最丰富的岩画,生动地记录着远古先民们为获取食物而战斗等场面。黑山岩画刻画时代比较晚,约从战国时期至明代,主要有人物、动物及其活动场面。先民创作岩画的目的主要有两种:第一,反映游牧生活;第二,用于巫术和祭祀、祈求狩猎丰收和家畜兴旺。彩陶出现后,在用意上不但可以包括以上两种文化功能,而且运用更加广泛。所以,从最初岩画创作蔓延到彩陶衰落这漫长的岁月中,原始先民的思维能力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纯到抽象,其心路历程所反映的表现手法也同样是多姿多彩,引人入胜。

彩陶是将各种天然矿物颜料绘制到陶器上,形成各类图案。其中,大多数先在陶坯上绘制,然后入窑烧制,颜料发生化学反应后与陶胎融为一体,这类彩陶色彩不易脱落,经久耐用。还有一类彩绘陶,将颜料直接绘制到烧成以后的陶器上面,使用中容易损坏脱落。大地湾文化中,这两类彩陶同时出现,以前者居多。彩陶生产必须具备三个技术条件:第一,对天然矿物颜料的认识。作为彩陶颜料,必须在高温烧窑时不分解,而且还要掌握矿物的显色规律,什么样的颜料烧制后会变成红色,或者会变为黑色。颜料只有经过加工稀释才能使用,他们对粉末粗细程度、稀释浓度等都有一个不断熟悉、掌握性能的过程。先民进行的这些“科学研究”工作,能否从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中折射出来?第二,陶坯表面达到足够的光洁度,颜料才能渗透到陶胎里面,所以要对陶土进行筛选、淘洗,拉坯成型后还要反复打磨。考古发现中的彩陶大多是泥质陶,即便是夹砂陶(如辛店文化),器表也比较细腻。大地湾文化陶器主体是夹细砂陶质,但器表均抹有光滑的泥质层。第三,烧陶温度越高,颜料附着力越强,纹饰越牢固。彩陶烧制发展中,人类便不断改变陶窑结构,以达到烧制工艺对彩陶质量和美观的保障。

大地湾文化彩陶呈现出较多的原始性,常见纹饰单调、千篇一律,尚未出现变化多样的图案,说明史前先民的思维和艺术水平还处在最初的原始阶段。后来,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纹饰越来越绚丽,蕴涵的文化信息越来越丰富。根据现有资料可以知道,彩陶纹饰大体分为四类:

第一,以点、直线、弧线构成的几何形花纹。史前人类绘图时选择彩陶最显眼的位置,运用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力,展现出了他们对虚与实、黑与红、简与繁、抽象与具象的艺术表现能力,这是单纯的追求美感。

第二,植物形纹饰,如叶瓣纹、豆荚纹、花卉纹。其中,以源于关中地区的“圆点勾叶弧三角”(即玫瑰或月季)花纹标志性最强、流传最广。

第三,动物形纹饰,如鱼、鸟、蛙、羊、狗等,少见的人形纹(如人面纹、马家窑文化的舞蹈盆、辛店文化的放牧图等)也可归入此类纹饰。仰韶文化中的半坡型彩陶动物图案发达,既有强烈装饰趣味的动物图案,又不乏引人入胜的较写实的动物形象,如人面鱼纹彩陶盆、四鹿纹彩陶盆等。庙底沟型彩陶动物纹样不多,有鸟纹、蛙纹、人面蛙身纹、水鸟、鱼纹等。甘肃省博物馆彩陶馆中有几件纹饰十分特别的彩陶,每件彩陶上部有两幅狗头人身像,这似乎与关于盘古的神话有密切关系。很多研究者认为这些纹饰与图腾信仰有关,例如,鱼纹是仰韶早期半坡部族的图腾,鸟纹是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的图腾,其他动物如蛙、鲵鱼等均被视为某一部族的图腾。西安半坡出土过一个彩陶盆,盆上画着一个人面鱼纹,头上戴着鱼纹形的帽子,两旁也饰以相同纹样。这个人面鱼纹彩陶盆就可能和图腾崇拜有关。原始先民的生产力水平很低,认知能力水平也很低,认为世界是由敌对与友好两种自然力量所构成的整体,需要用仪式与巫术给予祈祷和安抚。彩陶盆上被神化的人面鱼纹,大约就是他们当做种族庇护神的图腾。可以想象,原始人就像现在非洲、澳洲、美洲的部落舞蹈那样,人们戴着面具在神像前载歌载舞,惊天动地地举行仪式和施展巫术。笔者曾经在一位收藏家朋友的彩陶藏品中,看到过表现这种激烈的、载歌载舞的情景纹饰,图画中有15个人像手拉手在舞蹈。原始舞蹈是劳动人民在生产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用来表现“烧荒”“播种”“收割”“狩猎”等场面以及人们对图腾的崇拜,以强烈的节奏、丰富的感情、充沛的活力、磅礴的气势以及变化万千的舞姿引人瞩目。藏族、哈萨克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及非洲土著民族的舞蹈中,至今仍然保持着古色古香的民族风格和活力四射的艺术特色,例如,现代还在藏区流行的集体舞蹈“锅庄”。或许,“锅庄”的源头可以追寻到15个人手拉手舞蹈的“彩陶舞画”中。目前,“锅庄”舞产生的时代还没有结论,但同样洋溢着原始文化精神的非洲舞蹈也可以呼应“彩陶舞画”。据研究,早在6000年前非洲大陆就已经出现了舞蹈。舞蹈动作粗犷有力,旋律强烈感人,舞蹈者常常如痴如醉,一丝不苟,剧烈地甩动头部、起伏胸部、屈伸腰部、摆动胯部、扭动手臂、晃动手脚、转动眼珠等,几乎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在剧烈地运动。这种舞蹈,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以给人以信心和力量。所以,可以牵强附会地说:“锅庄”舞、非洲舞蹈就是对“彩陶舞画”的现代诠释!古今文化,一脉相通!

再譬如,蛙纹也蕴涵着很多与图腾崇拜有关的古老文化信息。

仰韶文化圈、马家窑文化圈的先民和众多古文化圈的先民共同创造繁荣了中华文明,而甘青地区众多石器文化都有上古羌族文化的印迹。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有人推测伏羲、女娲就是来自黄土高原的天水一带的古羌族人。羌族原分布在中国西部各地,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一个农牧兼营的部落,悠久历史与长期闭塞的生活环境使羌族文化中保留了淳朴厚重的古代遗风,并且对华夏文化的形成产生过深远影响。先民造字时就受到羌族文化的影响。例如,“美”的造字特征是从“羊”从“大”,“羊大则美”。羊与犬、马、牛等牲畜不同,羊在六畜主膳。所以,人们在遇到可口之物而享受其“朵颐之福”时,便会不由自主地赞叹“美”。在原始社会里,“冠羊”往往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头戴羊状装饰物以示其神秘和权威,多为部落首领或酋长所独享。“美”字的初始含义是指冠戴羊型或羊头装饰的人,“大”为正面站立的人,“羊”为图腾扮演、图腾乐舞、图腾巫术的装饰物。古老羌族文化的深刻影响,至今仍然能够从甘肃等地的风俗、建筑、信仰、方言、民间故事等方面找到痕迹。8000年前的秦安大地湾彩陶文化能够证明这一点。古羌族人对青蛙情有独钟。最初,先民们到靠近水源的地方发展农田,遭受无穷无尽的水患。西方民间有诺亚方舟从大洪水中救出世人的传说,我国也流传着大洪水淹没世界,只留下兄妹两人“滚磨盘”结婚的传说。所以,如何战胜洪水成为先民最大的现实问题和最迫切的社会问题,他们对种种危及生存及生产的狂风、暴雨、洪水、天旱等现象无法解释,就把接触的动物、植物拿来作为与自然抗争的同盟军。古羌族先民通过“青蛙叫,暴雨到”的现象和两栖生存能力,认识到青蛙是能呼风唤雨、驾驭洪水的灵物,蛙图腾就演化成能够驾驭洪水战胜水患的神力无比的蛙神。于是,仰韶文化和马家窑彩陶图画中就有很多的蛙纹和人蛙纹。马厂型彩陶上,更是发展到抽象化了的“蛙神”。在这些神奇的“蛙神”发达的巨大腿上,不仅足部长爪,腿关节处也长着爪,充分显示其驾驭水的能力。广西壮族就是南迁古羌人的一支后裔,至今壮族铜鼓上和祭祀活动中还遗留着蛙图腾的崇拜遗迹。女娲大概是母系氏族的一个古羌人部落的首领,或是一个部落始祖的集合概念,“娲”和古羌人崇拜的“蛙”是谐音,这不可能仅仅是一种巧合,“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源头之一。

第四,还有一些意义不明、神秘而怪异的纹饰,如“山”字纹、八卦形纹等。大地湾文化中有多达10余种的内彩图案,由直线构成,如“↑”“十”“山”“M”形等,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具有记事功能或某种特定意义的符号。仰韶文化早期宽带纹彩陶上的刻画符号与此类似。马家窑类型彩陶纹饰以旋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为主,线条流畅,图案明丽。半山类型彩陶图案花纹继承了马家窑水波纹特点,进而夸张地绘成大旋涡纹。而在后期演变中,水波纹中心点被逐步放大,画上表现田园的四大圈纹,实现了从水崇拜向土地崇拜转变。马厂类型纹饰以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波折纹、回形纹、卦形纹、菱格纹和三角纹为主;四坝文化纹饰有三角纹、折线纹、条带纹、蜥蜴纹、回纹和圆点纹等;辛店文化纹饰别具一格,笔触粗犷,以双钩纹、“S”纹、太阳纹、三角纹为主,还有少量的动物纹,如犬纹、羊纹、鹿纹、蜥蜴纹等,反映出了畜牧生活的特色;沙井文化纹饰有三角纹、菱形纹、网纹、鸟纹等。在上述纹饰的演变中,网纹与现在的“网”字也很相像;鸟纹呈现出篆字“鸟”的神韵;而旋涡纹和水波纹简直就是篆字“水”的写真;同心圆纹和太阳纹不但摹写天空的太阳,而且与象形文字“日”有直接关系。甘肃宁县董庄距今约6000多年的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彩陶中,有一件尖底彩陶罐,器形大,通高60厘米,造型独特,通体水波纹,表现先民对水的崇敬和依赖,底部是4个“火”字形图案,标示着火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先民们的文化思维某一阶段开始空前活跃,他们把火焰的形状用符号图案描绘在器物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这是董庄先民创造的“象形文字”。许多专家认为这类符号也许是文字雏形。“文”最初的写法是“纹”,其构造、意义均与纹饰关联,而文章(纹章)最初的意义也是指纹饰图案,说彩陶纹饰是汉字的母体,也未尝不可。如果有更多的证据能够支持这种说法,那么,我们可以勾画出中国文字的发展路线图:无意识的划痕——岩画——彩陶纹饰——象形文字——汉字。那些在传承、吸收、整合中发展变化着的纹饰图案,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基本思潮和审美理想,就目前我们的认识水平而言,可以说,彩陶时代是先民走过的一个重要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