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孩子注意力的60种方法
11154000000042

第42章 方法让孩子改掉精神上的“慢生活”

因为泛都市化的生活节奏太快,越来越多的时尚前沿杂志开始流行所谓的“慢生活”,就是慢慢地吃饭,慢慢地散步,慢慢地享受光阴寸寸。这对于匆匆过往、追命逐到的都市人来说,无疑是一味良药,可以放松紧张的神经以体验生命的美丽。

但也不是所有的慢都值得赞美,如果精神上过度依赖这种“慢生活”,就会培养出不喜竞争,对安逸缓慢有强烈嗜好的习惯。表现在孩子的身上,你就会发现,他不喜欢做难题,回家后不愿意直接做作业,必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磨蹭一会儿,例如看一会儿电视,吃点儿零食,玩玩宠物。做作业的时候又不能全神贯注投入,总要拿出一部分精力玩点别的东西,例如边听音乐边学习,边聊天边学习。总之一句话,这种孩子不喜欢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因为他觉得这样很累,他已经习惯了散散漫漫、毫无压力的状态。

泱泱的学习在班里一直是中间水平,不好也不坏。父母觉得孩子还小,对他的功课要求也不是那么高,只要能跟得上,同时又不太累,他们觉得倒也没什么过于挑剔的。况且泱泱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对这一点妈妈印象深刻。

有一次社区的小朋友一起聚会吃麦当劳,大家喜欢的哆啦A梦赠品就剩下最后一个,如何分配大人们比较为难,最后有一个家长提议:说123然后举手,谁反应最快谁就得到小叮当。孩子们都很兴奋,跃跃欲试,围着那个家长转圈,这时泱泱妈妈却发现泱泱已经默不吭声地退到了一边。

回家后,妈妈问泱泱为什么不去争取那个玩具,泱泱说:“那么多人一起争一个玩具,没意思,况且我:看见欢欢很想要,让他去争好了。”孩子这种淡然不争的心态,让妈妈大为欣慰,认为孩子真的很优秀,高兴之余还特别奖励了孩子一个心仪的大玩具。

妈妈一向对泱泱这种不争行为引以为傲,但是久而久之,却发现这个孩子特别不喜欢令他精神紧张的东西,就算玩游戏,他也不爱玩激烈的射击类游戏,只对五子棋这种没有时间限制的游戏情有独钟。因为这样可以边玩边吃零食,顺带聊天,而激烈的游戏,他会觉得特别累,不想玩。

对此,妈妈隐隐感觉哪里不对,但一时又说不上来。

案例中的泱泱实际上是个习惯精神“慢生活”的小家伙,他的不争并不是真正的礼让,而是对竞争的厌恶。大家都知道,参与竞争性活动时,身体和精神都处于100%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就是精神上的高度集中。所以,泱泱实际上讨厌的就是集中所有精力做事情的感觉,因为精神上懒散习惯了,一想到神经紧绷就会觉得累,会本能地回避。

按照这样推理,泱泱学习成绩总是不上不下的原凶,也很可能是这种精神上的“慢生活”。总是用60%的精力去听课,就只能听到50%的知识,成绩又怎么可能出类拔萃呢?

要改掉孩子精神懒惰的坏习惯,就要训练他的注意力,让他逐渐接受并适应那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摆脱掉集中精神会很累的错误观念,重新塑造一种百分百投入激情,昂扬、痛快、淋漓的心理体验。

这种训练方法很多,父母可以参照以下几点:

第一,孩子多参加竞技性活动比如:体育活动,足球、篮球、排球这种拼抢活动;再如一些竞技类游戏,射击类、赛车类。通过这些孩子不反感的活动,让他们习惯竞争,习惯全神贯注的状态,并培养竞技的荣誉感。

第二,让孩子多做一些有时间限制的事情我国年轻的数学家张广厚、杨乐小时候都曾经用做快题的方法,严格训练自己的注意力。在一定时间内,快速完成一件事,对精神集中状态要求极高,这是提高注意力很好的方法。

第三,给孩子适当的压力我们总是说“化压力为动力”,这是有道理的,完全没有压力的状态,势必带来散漫;适度压力,则会带来高度的注意力。如果孩子习惯上课听60%,父母可以拜托一下老师,多给孩子一些课堂提问;又或者,在孩子做家庭作业时采取一些监督措施。

我们最希望孩子过的生活,是玩的时候专心地玩,学的时候专心地学,敢于争取,敢当第一。有的父母可能觉得这样生活太累,何必呢?孩子天性如此,只要他这样过得快乐就好!其实不然,父母切不可把坏习惯当成性情去培养,更不能像泱泱妈妈一样把孩子畏惧偷懒当成谦逊礼让,这是要误掉孩子一生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