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孩子注意力的60种方法
11154000000023

第23章 方法缓解孩子在考试等场合的焦虑情绪

焦虑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几乎伴随着人的一生,从离开父母迈人幼儿园的那一刻开始,在面临无把握的考试之前,在成绩不好而面对父母时,在第一次登台讲话时……焦虑情绪总是不请自来。

对于成年人来说,会采取措施进行自我缓解,儿童就没有这么幸运,他们只能在忍受煎熬的同时,等待细心父母的救赎。

文文平时上课是个乖学生,听讲认真,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家庭作业也能够按时按量完成,但就是每次考试都表现很差,三番五次出现发挥失常的现象。为此,老师还专门找文文父母谈过话。

文文也觉得很委屈,她自己知道考试不应该考那么差,大多数的题目也都会做,但不知道为什么一上考场就不自觉地紧张焦虑,手心出汗。如果老师提前一天告诉大家第二天考试,文文头天晚上就会失眠,就算睡着了也会突然惊醒一两次。她自己也很烦恼,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烦躁不安。

文文的情况就是典型的考试焦虑症状。很多小孩子对一些特殊的场所或者环境,都会有成年人所无法理解的焦虑,有时还会与恐惧、强迫等症状同时出现,往往会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产生重大困扰。其实,父母不必过于紧张,只要认清这些焦虑对症下药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焦虑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素质性焦虑这类幼儿的心理素质不是很好,内心细腻、敏感,比较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一般来说,这样的孩子都有容易焦虑的父母。父母的焦虑情绪在孩子幼年时期给予了强烈的影响,伴随年龄逐渐增长,孩子身上的焦虑基因便开始逐步发作。因此,对待这种情况,父母应当十分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尽量不要在孩子尤其是幼儿面前表现焦虑情绪,以免传染给他们。

第二,环境性焦虑这种焦虑源于环境,若能脱离此环境,或者对环境适应,焦虑也就消失了。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平时表现得非常好,但一旦在陌生人家里待的时间长了或者是待到了晚上,就会立刻变得焦躁不安,吵闹着必须回家才能安定情绪,这就是典型的环境性焦虑。

第三。分离性焦虑当幼儿与父母分离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最常见的就是小孩子离开父母去幼儿园的时候。这时就会发现情绪本来很好的孩子,一旦走到幼儿园门口,就会突然哭闹不止。这个时候,如果父母答应带孩子回家,哭闹就会立刻停止并破涕为笑。这样的情况若多次发生,孩子便会紧勾住父母的头颈不放,生怕亲人会再度消失。

第四,期待性焦虑这种焦虑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实际能力,使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要求,孩子担心受到父母的责备,就会不由自主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第五,境遇性焦虑对境遇突发事件,幼儿心理承受不了,整天担心“灾害”再次降临头上,就会焦躁不安并惶惶不可终日。有个孩子白天在过马路时被一辆汽车惊吓后,便开始害怕过马路,连晚上睡觉也执意不肯在临街的房子里入睡,每次万不得已过马路时,都会额头冒汗,便是典型的境遇性焦虑。

儿童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上文案例中文文对考试的焦虑情绪,就是“期待性焦虑”。如果父母在平时给了孩子太多的暗示,如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孩子就会出现考试焦虑,害怕达不到父母的希望,本能地产生种种生理反应,有的孩子甚至会出现尿频、失眠等症状。

有的焦虑,是会伴着成长或时间流逝而消失的,比如上面那种马路焦虑症,一般只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有的焦虑,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干预,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对此,忙碌的父母们应该尽量细心一点,跟孩子多沟通,找到导致焦虑的原因。

而在一般的家庭生活中,父母们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造成孩子的焦虑情绪。这些因素包括:

首先,父母不要对孩子的成绩过于苛求,虽然说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心愿,但大家也应该知道,成龙成凤还有个概率问题。孩子能快乐健康成长,是压倒一切的目标。

其次,那些过于溺爱孩子的父母们一定要注意,过分地百依百顺,只会让孩子走出家庭后产生种种不适,乃至焦虑。生活是残酷的,只有见识了生活的残酷才能从中找到真正的快乐,这才是育儿的真理啊!

再次,孩子如果在学习上负担过重,尤其是面临升学的孩子,父母一方面要帮助孩子树立克服困难搞好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孩子的睡眠和娱乐时间,避免压力过大导致精神焦虑。

最后,如果已经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表现焦虑,作为父母,首先要稳住阵脚,在理解孩子焦虑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给孩子造成焦虑的压力父母都可以帮助缓解,个别严重情况也可以请心理医生帮忙。但那是下下之策,最好是能让孩子形成一种坚强开朗的性格,这样,一切的焦虑和不适就会自己找到抗体,不医自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