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 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
“译文”在闲暇的时候,不要轻易放过宝贵的时光,最好要利用这段时间为以后的事情作一些准备,等到忙碌起来就会有受用不尽之感;当平静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以便为日后担任艰巨工作做些准备,等到艰巨工作一旦到来就会有应付自如之感;当你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没有任何人看见的地方时,也能保持你光明磊落的胸怀,既不产生任何邪念,也不作任何坏事,如此才能使你在众人面前受到人们的尊敬。
“评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企业的管理者,也必须充分做好工作,未雨绸缪。因为很多东西或事情是多变的,为了以不变而应万变,很多东西或事都要多做考虑或提前做好应变措施,不然到时候真的发生变化时才不会手忙脚乱。所以做好准备是必须的,哪怕是提前想到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都好。
有人说,到一个公司工作,就像谈恋爱。员工和公司“相恋”,也许需要很多个理由,而“分手”只需要一个理由,可以是天经地义的理由,也可以是看起来“鸡毛蒜皮”、而令你意想不到或者无法理解的理由。
春节刚过,所有的HR,在上班的一天,就迎来高度紧张的时刻——每一年,“分手”(跳槽)的高峰期都在此刻爆发。而如今,员工流失率,特别是核心员工的稳定指标,越来越成为评价HR工作的核心指标。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的流失,会给企业带来大量的损失,给HR增加大量的工作和考验。例如,再招聘、再培训的成本,岗位和人员技能缺失或短期青黄不接的磨合造成的影响,甚至带走客户、无形资产、技术力量和加强竞争对手的优势……“摸底”——了解员工需要什么
在感情世界里,人们都认可这样的观念:真爱需要理解,考虑的首要问题,不是我需要什么,而是对方需要什么。但是,在职场,很多HR留人的经验,都是来自于“了解员工为什么走”。这其实不是经验,而是教训,或者往往是错误的经验。最可怕的是,员工离职的“理由”往往不是真实的原因——当员工要和公司“分手”的时候,总可以找到一个理由。而如果10个员工7个和你说假话(比如以进修为理由),你了解的结果,会误导你的决策。所以,经验老道的HR,是在离职高峰期到来之前,就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摸底”。而他们摸底的方式,不是了解有没有员工打算走(这当然是了解的重点,但是直接了解不容易),而是“了解员工需要什么”。这也是未雨绸缪的一步。
硅谷某公司高级技术职员向公司提出离职,CEO要求人力资源部尽快找到接替的人手,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他们已经花费了数十万美元的费用,还不能找到合适人选,因为该员工掌握的技术是一门很独特的技能。一天中午,HR副总裁刚好碰上该员工,请他一起共进午餐。因为这一举动感动了该员工,该员工终于说出:他离职真正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不断加班没有了假期,导致了妻子的强烈不满,为此还和妻子吵架。HR副总裁将这一情况反映给CEO,CEO即刻和董事长联名写信向他的妻子道歉,并开出一张支票,和一份一个月的欧洲旅行套餐,作为补偿,并声明这是公司的责任。而公司也需要这样的员工,他们还在感谢信中,附带一张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承诺每年为该员工放假的天数,如果公司违反这个诺言,他们可以索得高额赔偿。二天,他们一起到公司,取回了辞职信。
了解员工希望通过工作得到什么之后,HR要对这些需求进行归类、界定。公司不可能满足所有员工的所有需求,员工的需求也未必完全合理,HR要结合公司所能够提供的条件,围绕员工与工作有关的合理需求,对问题进行归类。例如,“希望得到加薪”、“希望得到升职”,是两类常见的需求。如果公司发现员工对某个需求非常强烈,而公司无法满足(包括公司无法做到,和员工条件不合格),则可以预测到:该员工离职的几率很大——实践中这种预测法是很准的。
拍拖的人都知道,双方再恩爱,如果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在一起会有很多困难,也不完美。很多HR之所以不敢或者不能做到“未雨绸缪”,是因为挽留员工,企业需要付出成本。有时候人还看不出要走,你就和管理者提条件,例如必须“增加员工的福利”,那不是没事找茬儿吗?但是,优秀的HR,同时必须也是一个不错的财务工作者——必须为管理者算好一盘账——“增员成本VS离职成本”之账。你要认真计算出如果某个员工离职,重新招聘等显性成本,更加要计算评估由于他的离职可能造成的隐性成本。这时,你再评估出如果要留住该员工,需要付出的成本,只要“留员成本”小于“重置成本”,并且你的评估客观,一般应该能够获得管理者的支持。
不要以为这样做是吃力不讨好,或者增加了自己的工作,如果员工走了,你再进行招聘、培训、考核……做这些周而复始的重复工作,可能工作量还要多花数倍,而且未必新招的员工就更合适。
而且,这些工作一定要提前去做。等到员工做出离职决定的时候,你才去挽回,往往已经为时已晚。有时他已经找到新的“对象”,开始了新的“恋情”。因为心理学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等到分手的时候才说“我爱你”,往往已经无法挽回。
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在企业的发展中做出周密的计划,对企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做出不同的估计和安排,也就是说,要打有准备之仗。这点对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做出了很好的诠释,面对日益复杂、变化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组织内更高的员工要求,预见对战略已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预测性活动,简而言之“算也”。一个年度开始时,企业要制定本年度的战略,对人员需求、培训、绩效考评、薪酬管理等做好规划、未雨绸缪,就可以从容应付未来的发展变化。如果什么都不准备在当今高速运转的市场环境中,势必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