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俗文学心理学
11114200000004

第4章 风生水起转来运

风萧萧的吹拂着,不时透出些许的冷冽,不禁令人打起了寒颤。

此刻我们的车子已在熙攘的大街中穿梭着,约莫一小时的行程,终于来到“李半仙”算命的寓所。这座隐匿于市井小巷中的“半仙居”,看起来并不起眼,前后加起来也不过十来坪大,里头的摆设更是简单得令人咋舌——除了算命桌外,就是两排“候算”的长条椅。虽然仅有如此,但是等待算命的却足足有二三十人之多,而且几乎都是中年以上的女性。

负责命理的李半仙是一位50开外的老先生,矮矮的身材,配上圆滚滚的体格,倒有点像弥勒佛爷,颇为和蔼可亲。大概是由于“营业”尚未开始的关系,只见他悠悠地翘脚而坐,和“求算”者大谈孩子经、生活经,一幅颇引以为苦的样子,看来“李半仙”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啊!

下午三点,“半仙居”总算开始营业,李半仙仍旧是那副笑脸。首先他问明了“求算者”的生辰八字,接着抽支签,然后再行看相。在他手边横的、竖的摆了许多命理书籍,他一边推算命理,一面则迅速的翻阅着资料,一分钟不到,他已略有所悟的昂起了头,轻咳了几声之后说:“你明年命星昏暗,可能会破小财,有小灾,不过你千万要记住,不要与人争,少管闲事,凡事能忍就忍。嗯,不妨多积点功德。”

他挪一挪鼻梁上的眼镜,继续道:“你37岁及53岁各有一场祸,祸虽不大,但这也够你这几年好好积点阴德了,不要担心啦!好事多做,就逢凶化吉。”求算命的妇人,从头到尾都是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深恐遗漏些许李半仙的叮嘱,当她聆听完一大篇命理之后,微露着了解与感激的神情自行离去。

望着那位重新焕发出活力的妇人,我不禁想问:难道说“算命”真的就有那么神奇的力量吗?

常人眼中看算命

基于此点,几位“半仙居”的访客,提出了他们心中的想法。

“很准的,我妈说,她来这里算了好几次,每次都准得不得了:哈!其实我也不是很迷信的,只是我妈妈常常说,所以我就好奇地跑来瞧瞧了。”一位年轻且满脸稚气的黄姓小姐如此表示。

另一位看来端庄且颇具涵养的妇人则说:“其实每个人都期盼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些,但是没有人能了解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模样,而算命可以。它让我能更确定未来的轮廓。也让我更清楚如何安排自己的未来”。

在场唯一的男士——陈老先生则表示:“算命不坏啦,尤其当我运气不好时,算一算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有时候,算出来的命并不好,也可以找人来改改命,批掉霉气,这样生活就会很爽快。”

算命是一种心理需求

虽然,他们的说法无法代表所有人的算命观,但至少给了我们一点轮廓。或许有人会说,这些人的想法简直迷信嘛,但是我们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算命”会如此吸引人呢?

根据盖洛普的民意调查测验显示,有60%的美国人喜欢了解自己的命运,法国也有60%以上的人,查阅自己的命宫,日本对相命之学更是着迷。我们的算命人口,虽未正式统计,但估计数量也非常巨大。

由这些现象,我们不难窥知,大部分的人,对未来的一切都有一分期盼,也许我们可以断言,他们是想事先一睹“未来”,其实这也正是算命持续存在的主因。

根据心理学说法,喜欢算命的人,对未来大多充满无助与迷茫,而算命正可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有勇气再度面对挑战。再者,当一个人面临困境、难以抉择时,也会乞求大自然以外的力量,诸如抽签、问卜,或者算命等的协助,毕竟这些方式对他们而言,不仅具有宽心去结之功,同时还能为他们指点迷津。

再者,“相命仙”也扮演着乡野“心理医师”的角色,由他们口中说出的一言一语,对求算者而言,都具有信心重造之效。而命理的虚虚事实,也正符合心理学上的“部分增强”的效果,而激发求算者一算再算的欲望。

此外,你还会发现,命相士通常会在命状纸上印上这么一行字:“生辰恐有误,阴阳最难详。”这说明了一个人的命状好坏,通常受生辰及阴德多寡的影响,也即一个人的道德对命有绝对的影响。因此,不管先天之命如何,“道德”都有办法为它添下鲜丽的色彩,使命转为更好,也就是说,“算命”也隐含着劝人为善的玄机。

命理之外

如此说来,算命存在的原因,除了是人类对未来的无知与恐惧之外,还有劝善积德的积极意义。其实,我们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命卜之学都不易消失且将永远存在。虽然如此,我仍然想说:尽信命,不如不信。诚如西方哲人所言:“现在的以前,我相信命运,现在的以后,我相信自己,毕竟也唯有如此,所有的奋斗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