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是一种复杂的心灵历程。佛洛伊德和近代的心理学家都相信,“创作象征着潜意识冲动和冲突的升华。”佛洛伊德又说,在从事一种创作之前,必然会经历一段很长的“潜意识思考”的过程,亦即在创作之前先经过“我思”这个阶段,然后再透过理性的思考而产生优美的作品。
有些文学家有一项不为人知的“悲剧性格”
“作品是文学家心态的投射。”事实上,一点也没错,一项作品的产生,往往代表着文学家思想与人生观等的整合。然而,当我们翻开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作品时,也许我们都将惊讶地发现,这些作品往往充满着忧凄的色彩、悲天悯人的人生观,以及作者内在茫然的企求。
心理学家认为,几乎每个文学家都拥有一颗敏感的心,就因为它敏感,所以可以思寻天地之妙、万物之玄。
然而,感悟愈多,所感到失落的事情也必将愈多,而这种堆积的伤感,茫然的企求以及对宇宙的“失恋”,即是文学家作品风格的泉源。
事实上,这种风格有一部分是源于文学家所具有的“悲剧性”人格特质,如切腹自杀的三岛由纪夫,投昆明湖自杀的王国维,以及对生命感到无助的海明威等,都具有这种倾向。由于悲剧性格的潜伏,他们会逐渐地发现这个世界不再亲切,幻景不再是美丽的神话,宇宙也不再是光明的使者,而是沉默的凋零。在他们眼中,习俗可能都是可笑的谎言,此时,他们或许会基于自我的判断而卷入悲剧里。
卡谬曾说:“文学家一方面接受了生命的失败,一方面又拒绝生命的希望。”这也许就是拥有悲剧性格的文学家的最佳注解吧!要不然三岛由纪夫怎么会在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后,凄美的零落呢?
悲、离、苦易使文学家创作伟大的作品
为什么伟大的文学家很少写出欢愉的作品呢?前面我们已经提过,因为他们具有悲剧性的人格特质。这种特质常会促使他们在大自然中细腻地捕捉到悲、离、苦。
事实上,在他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欢愉和喜乐,所差的是他们不常以那颗感性的心去捕捉优美的一瞬,纵然捕捉到了,也会很快的变成茫然、空洞。因为他们很容易从美丽中洞悉出丑陋,很容易将欢愉转折成忧伤。也许这正应验了文学家常说的一句话:“我不是不想欢愉,只是我的灵感里,常带点悲、离、苦;我不是孤独,只是孤独可以让我拥有更多的创作。”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文学家抓住生命
其实,并非病态的人才需要心理治疗,因为心理治疗也是给你提供一根支柱,支撑你飘零的心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裔瑞士籍的赫曼·赫塞,就曾接受了60次的分析治疗。事后赫塞说:“心理治疗不但告诉我,不要再压抑或屈于潜意识的混战中,也帮助我从倾危中重新伫立。”实际上这位大文豪也曾被悲剧性格所困扰,但是心理治疗却帮助他抓住了缥缈的生命。
心理学家说,其实,心理治疗并不会真的“解除”文学家的悲剧性格及其创作的机会,它的最大功用则在于让他们以更理想的态度去处理自己的作品,并提供文学家一个可靠的支柱,好让他们在挫折、落寞的时候,能尽情的倾诉。假如有人说心理治疗可以使文学家的心灵静若一泓清泉,我宁愿说,心理治疗只在帮助文学家“思考”如何突破囿限的自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