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俗文学心理学
11114200000019

第19章 神奇的第六感

那是一个风和星多的夜晚,我和侄女们围坐在顶楼的草地上,观览皎洁的月、微闪的星,并各自讲述一则自己的独特见闻,轮到大侄女文玉时,她开始有点腼腆,之后便侃侃地谈起了自己的“第六感”经验。这对学心理学的我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话题,于是我专注地倾听文玉话中的内容。她说:“有几次陪爸妈到陌生的叔叔家时,我总会在先前隐约地浮现一场景象,详细地感觉出房子的结构,特殊的布景、方向等,而且每次到他们家一看,都与我所想的雷同。到目前为止大概已有七次这种情形了,我好害怕吔!我担心自己有问题……”

小玉如此的疑惑的确给了我很多的触动,而我也确实无法给她太满意的答案,因为人类是否具有第六感,截至目前为止,还是令科学家及心理学家颇伤脑筋的。

所幸这些年来已有人对它提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了,其中之一便是由英国贝克博士提出的磁力第六感论,所谓磁力第六感,亦即一种与地球磁场感应所产生的方向感。

小玉也许就是由于这种能力的触动,使她能未访之前,强烈地感觉出该房子的方向与结构。

以这项理论为基点,研究人员已经证明了蛇、鸽、蝾螈、知更鸟、小红蛙、君王蝶等都具有这种利用磁感找路回家的第六感能力,甚至有一种细菌和绿藻也能依照磁场的路线,排成一列。既然连这些小动物都具有此种能力,如果硬要说人类不可能具有,那就未免太令人无法置信了。

基于这个疑惑,贝克博士从1976年开始便在曼彻斯特大学指导他的学生从事一项研究。研究的内容是,带着学生蒙着眼睛坐公车,随着公车路线蜿蜒进入英国乡间,沿途不时地停下来,要学生指出学校的方向。经过两年的追踪研究,发现结果与假设非常接近。之后,他又做了进一步的实验——他让半数的学生带上磁力棒,另外半数的学生带上毫无磁性的铜棒,结果也证实了未受磁力干扰的那一组显然比受干扰的那组更能指出正确的方向。这似乎已约略地肯定了他的“磁力第六感”论。

但是贝克博士没有就此罢休,两年之后,他又重新设计了一项研究。这一次的方式是,先将实验对象安置在树林的木屋内,远离一切有可能对磁力产生干扰的事物,如飞机、公车、汽车等,然后让学生塞住耳朵蒙上眼睛做上旋转下旋转,再要求他们说出方向,结果发现学生普遍都具有很好的方向感。这也正意味了,其实每一个人都有磁力第六感的能力,只是受到了外界的干扰,以至于无法充分地发挥而已。因此,只要在一个安静无干扰的地方或能自我控制而使干扰减至最低的环境下,就可能让第六感显露出来。此外,贝克还进一步的表示,日常生活中干扰我们磁力第六感产生的因素,其实不外乎太阳黑子、磁性暴风雨、睡眠方式等。

虽说以目前仅有的这些研究数据,还很难论断第六感的存在与否。但可以肯定的是,第六感的研究的确是我们极为关心的一环,但愿几年之后,这个谜底能有突破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