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俗文学心理学
11114200000020

第20章 预知的世界

那是一个清凉的早晨,大地犹被包裹在烟尘的温柔下,而我们母子已拥着惺忪,和草丛中土灰色的蟋蟀、青绿色的蚱蜢一起促膝长谈。也许是太久没聊天了,一谈居然把诸多陈年往事都搬上话题,有些更是我出生以前的事咧!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莫过于母亲神奇的预知经验,这种情形发生在她身上已不下七八次了,而最令她记忆深刻的则是,一次狂风暴雨的夜晚,那天她梦见了贮放稻谷的仓库,渐渐地淹没于洪水之中,在她想来这哪有可能,因为仓库的地势非常之高,以往无论下多大的雨,它总还是安然无恙,这次怎么会呢?但是梦境却那般真实,最后她还是忍不住唤醒正在熟睡的父亲到仓库一看,结果居然和梦中一样。此后,又接连发生了好多次令她迷惑不已的预知现象,虽然她说不出所以然来,但是她却深信:人可能看到未来的事。

无独有偶的,国外也有很多有关预知未来的报告。

英国心灵研究协会就曾刊登了精神科医师巴可(J。C。Barker)的一篇报导:

一位47岁名叫普里蒂斯的妇女,曾在英国有史以来的大山崩之前几天,梦见灾变的情景,当时她“看到”

了山谷里的一所古老学校,一位老矿工,以及一大堆崩塌下来的泥土,接着便是山谷下那位露出死亡恐惧的长发男孩。没过多久,她又看到“迅速展开的救援工作,那些救援者好像都戴着尖帽”。三天后,威尔大山崩便发生了。

假如真有预知

面对这么多令人不解的预知传闻,科学家也曾投入大量的心力进行研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英国心灵协会”。但截至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预知”的存在与否。

你呢,是不是很希望人类能拥有预知能力?如果是的话,也许我们就可假设人类具有此等能力,看看会发生何种情况。

初期,或许我们都会觉得很兴奋、很有意思,因为以往无法知道的“未来”,现在都能提前知道。以灾难为例,提前知道便能预做准备而逢凶化吉;以恋爱为例,事先了解心爱人的所思所想,便有机会投其所好,马到功成;以事业为例,事先了解可能的凶险,便可以趋吉避凶、飞黄腾达。由此推知,能够预知未来,确实是人间一大乐事。

但是,没过多久也许这些能力便将成为人类的隐忧了,因为你将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拥有预知能力的结果,社会混乱了,每个人为了防止心中的事被侦测得知,无不竭尽心思地做好防卫措施,希望做到唯有自己了解别人、通晓世事,而别人对他则捉摸不定。长期发展下来,想必我们也能“预知”,那将是一个勾心斗角、令人心悸的世界。倘若结局真是如此,不知你还会不会期盼预知能力降临到人类的身上,或竭尽心力地想通过各种方法求得。应该不会吧!如果你依旧不死心地希望预知能力的存在,那可以“预知”的是,你心中一定只希望自己拥有此等能力,而别人最好完全没有,不是吗?

让科举家解开奥秘

不过,站在科学求真求实的观点来说,我们还是不希望人类预知的能力,永远埋没于未知之中,最好能早日揭开预知的神秘面纱,让人类有机会一睹面纱下的容颜,相信这才符合人类好奇的本能,你该不会反对这说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