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百年老店之死
11074400000072

第72章 资金吃紧,银行袖手旁观

自1996年11月以来,八佰伴日本公司的经营状况就已经开始恶化。八佰伴日本公司把利润以及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这种“炼金术”聚集的大量资金投到了海外市场,然而这些资金的回收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八佰伴内部的种种危机初露端倪,资金链面临断裂。

日本的企业大多实行主力银行制度,主力银行制度的最大目的就是当经营出现经济危机时,通过获得来自银行的资金支援,以期待企业自身安定的发展。但八佰伴似乎讨厌这种间接资金调控手段,只在表面上维持与主力银行的关系。

在业务扩张过程中,八佰伴缺乏同银行的紧密合作,实际上其资金调解和吸收主要是通过直接金融手段,即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资料统计,该公司在1990年至1994年,共抛售了价值500亿日元的可换股债券。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八佰伴的股票价格也不例外地降低,国内以及投资国外的经营状况也开始走向低潮,这样能否偿还巨额债务就成了首要悬案。

采取直接利用市场的财务手段,可以在降低企业筹集资金费用的同时大范围吸收资金,是一种有魄力的财务手段,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当企业经营走入低潮,收益效果降低,证券市场的公司股票、债券价格随之连动下降,所发行债券的偿还资金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时,就会出现被市场所淘汰的恶性结果。

“八佰伴日本”直接在金融市场发行没有任何银行担保的公司债券,直接在市场上吸收资金,他们的这一举动,虽然反映了日本企业从银行贷款获得间接资金来源,转变为直接从市场吸收直接资金来源的时代潮流,但也因此得罪了一直长期交往的主力银行。当“八佰伴日本”资金流通不畅,而发行的公司债券又到了必须偿还的时候,曾经担当“八佰伴日本”主力银行角色的往来银行——东海银行、住友信托银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却都采取了袖手旁观的做法。董事长和田一夫曾向身边的亲信说过,“公司是被银行挤垮台的”。八佰伴破产的事实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过于追求浪漫的垄断经营者专横的经营方式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