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斯的失败应该从2001年的裁员开始,这还得从西尔斯2001年以18亿美元兼并Lands‘End说起。当时西尔斯并购Lands’End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借此重整公司的服装业务。西尔斯新任总裁拉斯认为,Lands‘End的邮购和网上订购服装这一模式,可以给公司经营带来活力。拉斯对公司进行了一次大换血,Lands’End的管理人员成为西尔斯服装业务的实权人物,而公司原有的服装管理人员有30%被无情地裁掉。
但是,实际的运营状况却让人们大跌眼镜,尽管拉斯预见到Lands‘End的管理人员在从邮购这一模式转向店家零售方面会有些陌生,但是他明显对这种陌生带来的恶果预计不足。Lands’End的管理人员虽然在邮购和网上销售方面很有心得,但是在维持大型连锁零售商的配送系统方面明显经验不足。他们不仅没有将自己先进的邮购经验有效地运用于店家订货上来,而且还扭曲了西尔斯原先还算有效的配货订货系统。事实上,邮购与店家销售相比,有着相对紧凑的订货时间,而且货物也是统一进仓和出仓,仓库也相应集中,货物能够直接运送到消费者手中。但是对于西尔斯这样一家大型连锁零售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公司必须有精确的计划,从而在适当的时机将适当的商品及时地运送到适当的商店。西尔斯看来是在忙于集中化运行,却忘了最重要的是要将货物及时运送到商店中,从而让消费者及时看到这些新货品。
事态发展至此却远没有结束,这次大的换血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震荡,严重挫伤了公司的那些老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他们开始变得畏畏缩缩,有些无所适从,时刻担心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公司炒鱿鱼,因此将事态引向更为不利的方向了。
当美国国内的零售业行家们一致认为消费者的购买力将会有所增强,建议商家加大进货力度时,西尔斯的采购人员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新的销售季度的订货量贸然降低了14个百分点。这令许多专家难以相信,因为在他们眼里,西尔斯这一老牌零售巨人,是不应该犯这样有悖常情的低级错误的。其实要找原因并不难:西尔斯现有的高层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大商场零售及货物流通经验。在西尔斯的高层管理人员中,有14人在西尔斯呆的时间不到3年,而且只有一两人有零售经验。并且总裁拉斯自己的专长也不是零售业,而是金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