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11023600000058

第58章 儿童体育游戏的兴起

明以前的中国古代文献中,除扛杆、走绳等杂技项目外,鲜见儿童体育的内容。大概和新兴的宋明理学对儿童影响小有关,在传统体育呈衰落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儿童体育游戏却显得比较活跃,构成了中国古代体育习俗的新内容。

在明、清时期盛行的以儿童为主的体育游戏中,踢毽子、踢石球、鞭陀螺、打柭柭、跳绳、摸瞎鱼等活动最为常见。虽然有些项目并非明、清时才产生的,如踢毽子,早在汉代的壁画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宋代高承《事物纪原》中也记载有“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名芭……”所踢花样已然不少,但像明、清时期将这些活动与季节气候结合起来、流行成俗的尚不多见。明人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记载有当时京城流行的儿谣:“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发芽儿,打柭儿。”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岁时杂戏》也有类似的记载:“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螺;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可见这些儿童体育活动已约定俗成,在以杨柳变化为标志的不同季节,儿童所进行的体育游戏也各异。如“杨柳死,踢毽子”,指的就是杨柳落叶、天气转冷,踢毽子的时候也就到了,“京师十月以后,儿童踢弄之(毽子),足以活血御寒”(《燕京岁时记》)。对民间多不富裕的孩子们来说,这确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活动,既可御寒防冷,又可锻炼身体,而且娱乐性极强,故深为儿童们所喜爱,开展非常普遍,以致出现了专门的踢毽艺人,《帝京岁时纪胜》即云:“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堕落。”这些艺人的踢法花样多,技艺高,不论“顶、额、口鼻、肩、腹、胸皆可代足。一人能应数敌。自弄则毽子终日不堕”(《通俗编》),这无疑是自小锻炼的结果。

与毽子一样,踢石球也是季节性儿童体育游戏。据《燕京岁时记》载:“十月以后,寒贱之子,琢石为球,以足蹴之,前后交击为胜。盖京师多寒,足指酸冻,儿童踢弄之,足以活血御寒,亦蹴鞠之类也。”

有趣的是,踢石球和踢毽子都是由蹴鞠演化而来。石球自不必说,毽子与球形状虽异,但踢法(花样)与“白打场户”中的“一人场”蹴鞠方法几乎一致,足、膝、腹、胸、肩、头皆可用到,故《日下旧闻考》说,踢毽子是“蹴鞠之遗事”。《燕京岁时记》也云:踢毽子“亦蹴鞠之类也”。在球类活动日趋衰落的明清时期,踢毽子、石球之所以在儿童中开展广泛,正是一种流传已久的习俗即将消亡时会以其他方式出现,即变种的证明。

鞭陀螺、打柭柭,都是春季流行的儿童体育游戏,即儿谣所云的“杨柳活,杨柳多,小孩小女闲不过,丝线结鞭鞭陀螺;鞭陀螺,陀螺起;陀螺起,鞭不已”。陀螺的种类很多,能以木制、竹制、陶制、砖瓦磨制,以鞭抽打,使之在地上旋转,并以旋转时间长短定胜负。打柭柭,是“小儿以木二寸,制如枣核,置地而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为负”。

跳绳亦称跳百索,是明、清时期儿童喜爱的体育游戏。其法以“二童子引索略地如白光轮,一童子跳光中,曰跳百索”。这在《宛署杂记》中有载:“儿以一绳长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令难凝视,似乎百索,其实一也。群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则为索所绊,听掌绳者绳击为罚”。跳绳不以场地为限,人多人少均可进行,故当时颇为流行。

摸瞎鱼也称摸虾儿,颇类儿童游戏中的捉迷藏。是明代常见的儿童体育游戏。“群儿牵绳为圆城,空其中方丈。城中轮着二儿,各用帕,厚蒙其目,如瞎状。一儿手执木鱼,时敲一时,而旋易其地以误之。一儿候声往摸,以巧遇夺鱼为胜。则拳击执鱼儿,出之城外,而代之执鱼轮之,一儿摸之”。轻巧灵变,技巧性、趣味性强,是儿童体育的特点。

此外,放风筝也是明、清时期特有的儿童体育活动。风筝即纸鸢,亦称风鸢,“缚竹为骨,以纸糊之”,制成各种飞禽走兽的模样,是绘画颇工的艺术品。这在中国古代早已产生,明、清时期,在儿童中极为流行,“儿童放之空中,最能醒目”,对健康十分有益,《续博物志》说,放风筝“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仰视,可以泄内热”,不无道理。

和放风筝相类似的是风车。据《日下旧闻考》记载:“风车则剖秫稽二寸,错互贴方纸两其端,纸各红绿,中孔,以细竹横安秫竿上,迎风张而疾趋,则转如轮,红绿浑浑如晕,曰风车。”这项活动在明清儿童中也极为流行。

明、清时期丰富多彩的儿童体育游戏,是中国古代体育习俗的组成部分。它们在中国古代体育史上曾放射出异彩,对后世乃至现今的儿童体育活动也起了积极的影响,有些项目如踢毽子、跳绳、鞭陀螺等在许多地方至今流行不衰,反映出中国古代体育习俗顽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