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10915600000009

第9章 如何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基本条件。教育专家说:“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对孩子来说,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被试者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背诵课文,只需读9遍就能背诵下来,而同样难度的课文,在注意力不集中时,竟然读了100遍才记住。可见,注意力与人的学习效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很多有关伟人的传记、轶事中,随处可以看到他们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例子。比如,牛顿在做实验时,把怀表当鸡蛋煮;居里夫人课间演算习题时,有同学恶作剧地在她身旁堆满了凳子,她竟丝毫没有察觉;爱因斯坦思考问题时,竟把和他一起乘车的小女孩忘记了;王羲之写字入了迷,竟把墨汁当蒜泥,用馒头蘸着吃……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天才,恰恰就是因为当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天地时,常常忘记了时间、空间的存在,忽略了身边的环境,甚至忘记了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和事。

爱因斯坦的一位朋友在为他作传时,曾经谈到:“他特别能集中注意力,我确信那是他成功的真正秘诀,他可以连续数小时,以我们大多数人一次只能坚持几秒钟的程度完全集中注意力。”数学天才华罗庚也曾说过:“天才比常人能更高度地集中注意力。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勤奋工作的人,才可能成为天才。”

因此,父母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天才,不但要培养孩子具备超常的毅力、耐性和不计代价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具有长时间的、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那么,家长应该从哪方面去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呢?

(1)给孩子一个安宁的环境

对于孩子来说,虽然他的求知欲比较强,但自我控制能力却比较差;虽然他喜欢学习各种知识,但却无法持久。那是因为孩子往往经不住诱惑,很多干扰因素会使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因此,要想使孩子集中注意力,父母首先要帮助孩子排除一切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因素,事先做好各种准备。

创造一个安宁舒适的环境,是集中孩子注意的必要条件,有条件的家庭最好能让孩子从小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学习,即便达不到这样的条件,也要力求给孩子一个单纯的学习环境。另外,在孩子学习前,最好不要让他玩一些新颖的玩具或有趣的游戏,以避免他过于兴奋而无法静下心来。当孩子学习时,父母不要在他的旁边走来走去,或聊天、听广播、看电视等,因为这些都会严重地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最好的办法是,当孩子学习时,父母也在旁边坐下来读书、看报,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2)给孩子一个愿望

明确目的,可以使孩子的注意力较长久地坚持下去,如,父母在窗台上养一盆花,孩子不一定会注意它,但父母如果对孩子说:“它不久就会开出漂亮的花儿,咱们等着欣赏吧,看谁先看到花骨朵。”这样,孩子就会经常注意它。因此,要想让孩子的注意力持久,父母就不能仅仅要求孩子做什么,甚至强迫他做什么。而要让他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激发他做好这件事的愿望,愿望越强烈,注意力就能越持久。

(3)利用游戏的魔力

游戏是锻炼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最好办法。曾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孩子在游戏和单纯完成任务两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下,将各种颜色的纸分装在与之同色的盒子里,观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实验结果发现,在单纯完成任务的形式下,4岁孩子能坚持17分钟,6岁孩子能坚持62分钟。而在游戏中,4岁孩子可以持续进行22分钟,6岁孩子可坚持71分钟,而且分放纸条的数量也比单纯完成任务时多50%。实验结果表明,在游戏活动中,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都比较强。

因此,在日常活动中,父母可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戏,比如,玩拼图、搭积木等,使孩子在浓厚的兴趣中,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游戏活动方法很多,下面我们介绍三种可以提高小孩子注意力的游戏,父母不妨以此为例,自己再创造一些游戏。

①找回不见的玩具。父母与孩子一同取出几件玩具摆放在桌上,并教孩子清点玩具的数量、说出玩具的名称、记住玩具的种类。然后,趁孩子不注意时,拿走其中的某样玩具,或调换某几个玩具的位置,再请孩子说一说“什么东西不见了”或“什么东西换了位置”,引导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想、查看、寻找。

②“开飞机”接龙(参与这个游戏的人越多越好,一家三口也可以完成)。大家围坐一圈,每人报上一个机场名,然后代表该机场参与游戏。比如,爸爸代表首都机场,妈妈代表上海机场,孩子代表广州机场。爸爸开始拍手喊:“北京的飞机就要飞。”大家一齐拍手喊:“往哪飞?”爸爸再次拍手喊:“往广州飞。”于是,代表广州机场的孩子要马上接着说:“广州的飞机就要飞。”大家又齐拍手喊:“往哪飞?”孩子拍手喊:“往上海飞。”这样,飞机飞到谁那儿,谁就得马上接口。“飞机”飞得越快越好,中间不要有间歇。

③数数字。自制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并在这张表中,将数字1-25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然后,让孩子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指边数。同时,父母在一旁为他计时。研究表明:6-8岁儿童按顺序找到每张图表上全部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父母可以多为孩子制作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训练一遍,相信孩子的注意力水平会逐步提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一个人玩游戏,玩得正高兴或非常投入时,父母千万不要随意打扰、干涉他,因为这样不仅会让孩子扫兴,还不利于他养成做事专心的好习惯。

(4)利用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对某事物的兴趣越浓,越容易形成稳定和集中的注意力。因此,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从事各种活动,让他在活动中发觉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及兴趣,并借以培养他的注意力。

强烈、新奇、富于运动变化的事物,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很多孩子会对能唱歌的生日蛋糕、会跳的小青蛙、会自己走路说话的娃娃等玩具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且集中注意力去观察和摆弄他们,正好说明了这一观点。因此,对于孩子,特别是0-3岁的孩子,采取这种方法激发其注意力,是最理想、最有效的。

另外,父母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去玩。比如,带他逛公园,让他看一些未曾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及其引人入胜的景观等等,通过激发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培养他的注意力。

(5)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孩子学习中遇到困难和干扰,仅靠注意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使注意力服从于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因此,要帮助孩子排除外来干扰,维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还必须培养孩子具备一定的自制力。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计划地进行,从帮助孩子控制外部行为做起,要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不要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还可以让孩子通过某项专门训练,如练琴、书法、绘画等方式,培养他的自制力。训练时最好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这样可以形成心理活动定向,即当孩子在习惯的时间和地点坐下时,精神便会条件反射似地集中起来。

总之,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因素,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父母,既有责任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更有责任为孩子营造出有利于其集中注意力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