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10915600000036

第36章 帮助孩子总结出适合的学习方法

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的研究生涯时,用了一个方程式:A=X Y 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成功是三个变量的综合效应,毫无疑问,勤奋是成功的前提条件,而方法则是成功的保证,不勤奋,当然无法取得成功,但如果只有勤奋而方法不正确,所有的勤奋也只能白白地付出。由此可见,方法是决定孩子付出努力之后能否得到回报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不正确,事倍功半。

孩子的学习方法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这是一个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作为父母,我们无法自行为孩子制定出一套学习方法,硬让孩子按照它来学习。因为,这种做法从表面上看,虽然是为孩子“量身打造”,却很可能出现削足适履的悲剧。其实,不管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也不管这种方法多么的高明,但如果不适合你的孩子,就是不可取的。

当然,学习方法也是有共性的,父母可以遵循如下五个环节,对刚上学的孩子进行指导,并帮助他养成习惯。

第一环节:认真预习

预习是孩子在学校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孩子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工作。所以,预习实际上是孩子课前自学的一种良好形式。

预习首先是让孩子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如果发现新课所需的某些旧知识欠缺或遗忘,就要让孩子进行查阅、补习。帮助孩子发现他难以掌握和理解之处,做些简单的预习笔记,以便听课时用。当然,也并非每天都需要对所有科目进行预习,但对于主要的功课,一定要让孩子养成一种预习习惯。

第二环节:专心听课

课堂听课是孩子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他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一环。在这一个环节里,父母应该怎样指导孩子呢?

①带着问题上课。如果孩子带着一些未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就能保持较强烈的求知欲。此时,孩子就会集中精力听老师讲一些重点、难点和要点的内容,并学会适当放松。父母应该特别注意提醒孩子,要抓住每一堂课的开头和结尾部分。

②紧跟老师思路。让孩子在听老师讲课的过程中,注意老师讲课的逻辑性。如果遇到某一问题没听懂可迅速记下来,先跳过去,顺着老师的讲解去听,等下课后再去找老师讨教或与其他同学讨论解决。

③大胆提问。鼓励孩子在听课的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演示或实验,大胆提问、大胆发表看法,积极参加讨论。

④记好课堂笔记。要让孩子在听课时边听边记笔记,以听为主。并告诉孩子,记笔记时可以用符号代替,这样就可以简洁明了,迅速整齐。必要时可注明自己的批语,重点处用重彩或着重符号标注。

第三环节:不断复习

复习是学习过程的中间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孩子在复习中,可以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并提高对知识运用的技巧,进而使知识融会贯通,把学过的知识真正为自己所有。在孩子复习的过程中,父母切忌让他一味地死记硬背,而是要遵循一定的章法。

①采用多种形式复习。可让孩子轮流采用看、听、记、背、说、写、做等多种形式复习整理知识,不要一味机械地重复。

②当天的知识当天复习。应该要求孩子将当天学习的内容尽早进行复习,这样可减少遗忘。同时将其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可弄清楚知识前后的联系和规律。

③假期里指导孩子复习。每年的寒暑假及节假日期间,孩子都会有相对多的闲暇时间,父母可以督促和提醒孩子,除了完成作业外,还应适当复习,防止遗忘。同时,这样做也有利于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另外,在节假日期间,父母还可以指导孩子适当阅读一些课外书,以加深和拓宽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运用。

第四环节:完成作业

通过做作业,不仅可以使孩子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并加以运用,使其转化为一种能力。父母应该想办法让孩子体会到做作业的乐趣,并尽可能高效地完成作业。

①做作业的过程中也有快乐。平时,父母应该给孩子这样一个概念:做作业是一件每天必须完成的头等大事,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推拖。在所有的孩子看来,作业总是枯燥的。但父母却可以想一些办法让孩子觉得做作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比如,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遇到难题而有畏惧心理时,父母不要对孩子进行批评,应很轻松地给孩子讲解,或者通过举例子,让他知道做错了以后会弄出很多笑话。如果孩子很好地完成了作业,父母应该给予赞美。这样,孩子就会在快乐中完成作业,并且会很容易把做作业当成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②先复习后做作业。孩子做作业之前,父母应该提醒他先看书,复习当天所学习的内容,然后再写作业。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既省时又省力,而且还可以提高效率。

③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一定要让他认真对待,不仅要认真完成,还要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但是,检查是讲求方法的,要尽量保持高效,否则就会让孩子认为检查等于重做一遍,进而产生厌倦。平时,父母可以给他一些用来检查作业的好方法,比如,检查自己是否按要求、按数量完成了作业,检查自己没把握的一些生僻字或易混淆的字词,检查自己有没有丢掉得数、有没有看错符号,等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孩子很容易养成独立检查作业的好习惯。有些父母总是对孩子不放心,亲自检查孩子的作业。这样做,表面看来,孩子的作业本上成绩很好,但却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④帮助孩子弄清楚老师的批语。老师在孩子的作业上写的评语,经常是言简意赅地点出问题所在。但大多数孩子只知道看作业中的对与错,并不注意评语。因此,父母应该帮助孩子认识老师批语的重要性,让孩子从更深的层次了解自己作业中的问题所在,最终达到更正错误的目的。

第五环节:做好小结

考试前后,是孩子进行小结的好时机。小结也是学习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通过小结,孩子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对今后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平时,父母可以通过下面方法,指导孩子做学习小结:

①系统小结。通过系统小结,可以帮助孩子的知识系统条理化、实用化,让他轻松面对考试。在小结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孩子打破章节的限制,把前面学过的内容过一遍,挑出自己掌握不很牢固的内容,并记录下来,集中攻克;还可以让孩子将自己的作业翻看一遍,找出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分析其原因,达到重点突破的目的。

②考后分析。当孩子拿到批阅后的试卷时,分数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应该是对考试题目的分析,改正错题,查漏补缺。如果每次考试后都能将错题记录下来,积累到一定时间,这些资料一定会对孩子学习上的进步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总之,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这五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父母如果能够很好地指导孩子抓好这五个环节,必能达到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