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10915600000035

第35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孔子曾经有一句至理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如何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应该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根本点。

孩子的学习兴趣是需要家长去引导的。家长可以从他感兴趣的东西入手,逐渐引导他对学习产生兴趣。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故事,不管是听身边的人讲故事,还是看图画书上画的故事和电视里播放的故事,他都会很专心,还不时要问为什么。当遇到画面上出现不认识的字时,他会专心地看,表现出很想认识它的欲望。这时,父母一定要抓住机会,回答他提出的“为什么”或“是什么”,及时教他认读这些字。当孩子学会拼音,学会一部分汉字时,对于自己喜欢的故事,孩子会津津有味地边拼边读,甚至便猜边读。这时,不管他读的是流利还是结巴,是不是还有读错的地方,父母都要先给孩子肯定和赞赏,再耐心地给予指点。孩子自然就会得到极大的自豪感,不厌其烦地读下去,这样,他就会慢慢对书本产生兴趣。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还可以启发和鼓励孩子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物讲出来、画出来,或者根据书里的内容和孩子进行对话、提问,甚至做游戏,在这样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孩子自然会受到启迪,并逐步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和习惯。

具体来说,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过程中,以下几点需要引起父母注意。

(1)增强孩子的学习快感

快乐的事,大家都愿意去做,正如孩子喜欢玩游戏一样,因为游戏给孩子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应该遵循这个道理。只有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他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被激发。父母可以通过引导、评价、激励等手段鼓励孩子,尽量避免学习过程中的“苦”,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无穷的“乐”。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呢?

①多表扬,少批评。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表扬。如果父母只看到孩子的缺点,总是抱着“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动不动就对他说“你就是笨,连这点事都办不了”或“你看看人家,多有出息”之类的话,往往会导致一块“好钢”在不断的批评中渐渐“钝化生锈”。“反正我就是很差,怎么做都是错,怎么做你们都看不上,又何苦努力呢?”孩子在这样的心态下,很快就会开始厌学,甚至讨厌父母。这样的结果,又岂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呢?

②多鼓励,少打击。很多时候,孩子取得了成绩,大多父母脸上会“阳光灿烂”,而一旦孩子出现失误,就会一阵“疾风骤雨”。殊不知,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安慰。要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增强孩子对学习的快感,父母一定要更多地给他鼓励和信任,一句“妈妈相信你,肯定没有问题”,可能比唠叨半天效果更好。当然,父母还要注意让孩子量力而行,适当提醒孩子多休息。对于一些特别贪玩、调皮的孩子,则更应该因势利导,可以先陪孩子玩一会儿,再对他说:“宝贝,歇一会儿吧,先去做功课,等做完了功课,就可以玩得更开心了。”这样,孩子一定会高高兴兴地投入学习,哪里需要父母强制读书和写作业呢?

③多关注,少冷漠。当孩子解答出一道难题时,或当孩子经过自己的探索,得到对某种现象的结论时,父母一定要与孩子分享他的快乐。哪怕你正忙得不可开交,也一定要向他表达你的祝贺。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在关注着自己的点滴进步,遇到困难时,自己不会孤军作战。然而,常有父母忽视了这一点,孩子兴奋地报告自己攻克了一道难题,他们却由于忙着其他的事情而简单敷衍:“知道了,你赶紧写作业去吧!”这冷漠的态度很可能会给孩子泼一头冷水,使他的学习热情即刻降温。

(2)明确孩子的学习目的

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习目的。只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才能让孩子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另外,明确学习目的是培养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的间接手段,父母可以通过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理想目标联系起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同样会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例如,孩子对背外语单词不感兴趣,但对学好外语后可以用外语与外国朋友交流、参加各项外语活动感兴趣,这种兴趣便可以促使孩子对背单词产生一种紧迫感。

(3)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庄稼,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可能培养出智力优秀、聪明活泼的孩子。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可以给孩子买一些适合其心理发展特点的书,像一些简化本的文学名着或一些注重激发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科学童话、科幻小说等等,丰富孩子的学习内容,开阔孩子的视野。此外,还应该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学习时,尽量不要打扰。有些父母非常关心体贴孩子,在孩子学习时,一会儿送一个水果,一会儿送一杯水,殊不知,这样的体贴反倒不利于孩子的学习,不但容易打断孩子的思维,甚至会使他心烦意乱。另外,让孩子多与热爱学习的小朋友接触,也利于良好学习环境的建立,让他受到周围许多积极向上的小伙伴的影响,会更容易使他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4)家长的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如果父母也热爱学习,本身就是对孩子的最大鼓励和引导。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我们无法想象,如果父母督促孩子努力学习,而自己却常常通宵达旦地打麻将或痴迷于电视荧屏,怎能保证孩子专注于学习而不效仿自己呢?如果父母习惯读书看报,时常端坐书桌前,或查阅资料,或伏案疾书,可以肯定,不用你苦口婆心的说服或粗暴的强迫,孩子自然就会好好看书学习。

因此,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父母给孩子什么样的榜样,将决定孩子的行动和思想,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