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10915600000034

第34章 考试失利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我们讲的考试失利,是指孩子在期中、期末、升学等考试中没有考好,或者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时,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家长应该明白,这个时候孩子的心情也不好,所以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去埋怨孩子,指责孩子,挖苦孩子,更不能够训斥孩子。应该跟孩子坐在一起,面对现实,冷静地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把这些失利变成下一次成功的起点。所以,在这个时候,家长不但不能埋怨孩子,还应该对孩子进行特别的安慰与鼓励,使孩子重新找回信心和勇气。

平常的考试失利,有好几种情况,不同情况应该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有时候,是由于孩子考试时过于紧张,发挥失常;或者是过于松弛,结果导致大意失荆州。当然,也有的孩子平时不好好学习,没有掌握好知识点,所以考得不好。所以,家长面对孩子的这些失利,应该冷静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然后再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

有的孩子平时作业完成得很好,而且表现得也很优秀,但每当考试时,成绩却不好。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情况往往是由这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孩子有一种习惯性的怵考,一到考试就紧张,一紧张就出错;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平时做作业不是独立完成的,他是抄袭同学的作业。有的家长说,每次他都是在家里做作业,我看着完成的,没有抄别人的作业。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抄作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没有做之前,就拿来别人的作业本进行抄袭。还有一个种是孩子在家里独立完成了作业,但是到学校和同学一对,发现自己的不对,又把同学的作业抄在自己本上。这两种情况,实际上都是在抄袭作业。每次都是抄袭作业,每次作业都是优秀的,可是在考试的时候,他无法去抄袭,无法再去核对更改,就露了马脚,结果当然就考得不好了。这两种情况要分清事实,是孩子一考试就紧张怵考呢?还是孩子平时就有抄袭别人作业的习惯呢?只有弄清了这两点,家长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一般来说,家长和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希望孩子每次都考得好。所以,家长可以抓住这个共同点,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孩子把失分的根本原因找出来,加以改正,吸取教训,积累经验,这样出现失误的概率就越来越少,考试的成绩自然也就不断提高了。

那么,当孩子在中考、高考中落榜时,家长又该如何对待呢?

这个有几种不同情况,一种是孩子在报志愿的时候,眼光太高,而分数又没那么高,结果导致落榜。之所以会这样,往往是孩子有一个错觉,认为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不错,可以报一个重点学校。但实际上,现在学校和班级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在一个水平较低的学校,或者水平较低的班级,虽然孩子在这个小的范围内,成绩是领先的,但是在与比较好的学校或比较好的班级进行比较时,可能连比较差的水平都达不到,可是孩子却没有全面地去衡量自己的水平,光看到自己在原班级中的一个水平,就报了一个重点的学校,实际上这个学校要求录取的水平,远远超过他自己的水平。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这孩子在升学考试中,由于各种原因确实有着一种出乎意外的失误。例如:当时过于紧张,把题看错了,或者把题理解错了,而且这又是一道大题,一错就会差好几分,而往往差了几分,在名次上就差很多,最后也会导致落榜。

不管什么原因,孩子落榜了,对于他来说终归是一种打击,所以家长首先要安慰孩子。至于处理的方式,不外乎也就两种,一种是让孩子复读,第二年再考;第二种是虽然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却被低一级的学校录取了,不见得是坏事。俗话说“宁做小羊头不做大牛尾”,假如考上一个高一级的学校,孩子进去以后,可能他是在这些学生里面是排在最后,学习是比较困难和费劲的,这样对孩子也是一种打击,不利于孩子成长和发展。相反,假如上了一所稍微普通一点的学校,孩子的成绩往往是靠前的,甚至是领先的,这对于孩子的增强自信心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考上普通的学校,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很可能是一件好事,所以家长和孩子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在这个问题上,要有一个正确的看法,把这次失利变成一种动力。

举个例子:

有一年高考结束后,一所私立中学开全校校会,所有发言的老师和同学,都对考上大学的同学表示祝贺。而这个学校的老校长最后发言道:“我今天要向12位哪里也没考上的同学祝贺!你们赢得了一次遭受重大打击的机会。在这个世上,能够获得最后成功的人,不是那些能够承受胜利的人,而恰恰是那些能够承受失败与挫折的人。因此,最后的成功者,很可能就在你们这12名同学之中。”

老校长的一番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也激起了12名落榜同学坚定的信心和勇气。

总之,处理孩子考试失利的问题,主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冷处理,也就是要冷静地分析,冷静地思考,因为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味追求责任,或者一味埋怨,不但没有任何的好处,甚至还使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受到打击。所以,面对孩子在考场上的失利,父母不妨用“塞翁失马”的心态去对待,毕竟孩子还很年轻,一场考试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