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10915600000022

第22章 如何看待孩子玩电子游戏

电子游戏是一种现代科技的产物,对于孩子的发展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够正确地看待这些东西,并正确地来使用它,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很有益的。但是,凡事都有个度,一旦过了这个度,那么好事也会变成坏事了,尤其是电子游戏,就更是如此。而这方面的教训,也可说比比皆是。

经常听到一些初中生、高中生,甚至于大学生由于沉溺于电子游戏而不能自拔,最后荒废了学业,毁坏了身体,甚至于出现了精神异常的情况。家长为此十分苦脑,想了许多办法,都不能够解决问题。例如有的孩子已进入大学,却因为沉溺于电子游戏而荒废了学业,最后不得不退学。做家长的应该知道,在孩子还没有陷入这个泥潭之前,就应该提前做好准备,防止他沉溺于电子游戏。假如孩子已经沉溺于在游戏中了,而家长还不知道,直到他已经陷得很深了,家长才发现这个问题,这时再想把孩子再从错误的道路上拉回来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有人也称电子游戏为现代科技毒品。因为孩子一旦沉溺于这些东西上,就跟吸了毒品一样,甚至会毁了孩子的前途。

有的家长没有看到这种危害的严重性,有的孩子刚上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玩电子游戏,而且玩得很熟练,家长不但不反对,还沾沾自喜,你看我的孩子多聪明,这么小就能把电脑玩得这么熟练,孰不知这正是走向危险道路的开始。

而孩子真正陷于电子游戏泥潭的时期,往往不是在小学阶段,而是在中学阶段。从初中开始,到高中这个阶段,最容易陷进去。为什么孩子在这个阶段最容易陷进去呢?这也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比较叛逆,而现实生活又无法满足他的各种欲望,也很难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得到理解和安慰,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会从电子游戏那里寻求一种满足感。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玩电子游戏呢?

(1)宜疏不宜堵

不可否认,有些电子游戏过于血腥、残暴,过度刺激、感官,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想尽办法,坚决制止孩子玩这种游戏。但一些电子游戏不但生动有趣,而且还能锻炼孩子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孩子的专注力,锻炼孩子主动思考以及探索、尝试用其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父母采取的态度应该是宜疏不宜堵。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并相信孩子能够有自制能力。如果一味地反对,往往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适当限制

由于电脑游戏对孩子的诱惑力很大,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限制,则有百害而无一利。父母可以采用和孩子约定时限的方式,规定孩子每天只能玩一个小时,或只能到双休日才可以每天玩两个小时。这样,让孩子有张有弛,既可以玩个痛快,又能有效地控制孩子玩上瘾。

(3)发现不良倾向要坚决制止

有些孩子往往缺少自制力,玩游戏时,很容易把时间、作业等等忘到九霄云外,不强制就不会停止,这样的情况容易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时,父母一定要对他的行为给予坚决的制止,同时还要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引导孩子参加其他一些活动,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4)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家长应该知道,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其学习能力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只要孩子遵守规矩,按时上课,认真学习,孩子的成绩,略好一些,略差一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也不要动不动就跟哪个同学比,因为条件不一样,所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家长应该理解孩子,让孩子走正路,在鼓励孩子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允许孩子暂时有退步,所以要给他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不要给他过大的思想压力。只要孩子没有太大的思想压力,他自然就不会想从电子游戏中寻求解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