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10915600000013

第13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现如今,中国的家庭教育已经由“多子女家庭教育”逐渐转变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这代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对其表现出过分的期望、关心、呵护和保护。但事与愿违,有人说,在如今的独生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着三无:无能、无责任感、无情。追寻根源,是父母的过分保护,导致孩子对自我失去了自信。而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发展,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

自信心是进取的支柱,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基础。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幼儿期的自信,对一个人一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般来说,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常常会有如下表现:

①害怕面对新的事物,总认为自己缺乏能力,总是害怕失败,有沉重的心理负担;

②总是过分依赖熟悉的成人,不敢独自面对事情,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③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感到不安和烦恼,没有足够的能力适应这些变化;

④有人提问时,常低头不语,害怕面对别人的关注,总想躲开别人的注意;

⑤很难与伙伴建立友好关系,表现得很孤独;

⑥对自己特别挑剔,不满意自己的行为结果。

对此,父母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1)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中,可以明显感觉美国人非常重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在美国,很多孩子喜欢玩滑板,在街道两旁、宽阔的广场上,常常有孩子冲来撞去,在台阶上跃上跃下,不禁让路人为他们捏一把冷汗。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在这群孩子中,几乎看不到中国血统的孩子。原因何在?追本溯源,是因为在中国家庭的传统意识上,许多中国父母认为这种游戏太危险,容易伤到孩子,因而不鼓励孩子去玩。同样,中国的家庭教育有着很深的家长式教育传统,父母对孩子的基本教育方针是保护、灌输和训导。于是乎,这种教育虽然暂时保护了孩子身体不受损伤,但在性格上的损伤却是终生的,这就是软弱和胆怯。

(2)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

孩子成长需要一定的空间,他能在此中检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应付危险和突发事件。“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事”,是为人父母者很难做到但又必须做到的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就等于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们的自信心。有些年轻妈妈带孩子到公园玩,孩子在前面飞快地奔跑着,妈妈在后面着急地喊:“宝贝,慢一点,小心摔跤!”孩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妈妈着急地喊:“宝贝,慢一点,我来帮你。”虽然孩子这样很安全,但他却一点也不开心。妈妈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会使他失去对自己的信心。

(3)让孩子看到成功的喜悦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过多的失败体验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目标应当是让孩子“踮着脚够得着”。父母切忌将目标定得过低,以至于不用跳起来,就能够轻易拿到,那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孩子感觉自己的能力不被父母认可;相反,更不能将目标定得太高,这样会导致孩子连连失败,最终使他的自信心屡屡受挫。一个在游戏中总做不好的孩子,很难把自己看成是成功的人,他会减少自信心,并由此不愿再去努力。越是不努力,就越是做不好、越是不自信,这样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父母应帮助孩子完成他想做的事,另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父母要格外关心。对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级担任一定的工作,促其在完成任务时大胆、自信。这之中,父母一是要尊重和信任孩子,切忌包办代替,更不可打击、讽刺,而是要看到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孩子要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这对孩子自信心的树立会很有帮助。

(4)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父母要帮助孩子将审视自己的视线从学习方面扩展开,这对于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给孩子一个自我骄傲的理由,这对孩子自信心的树立大有好处。如果你的孩子没有特别的天赋,就教他如何爱人,如何与人合作,这也是孩子应具备的宝贵品质。

一个人只要有成功的决心和信心,就能保持最佳的状态,就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所要追求的目标上。只有坚信自己能成功的人,才会取得成功。相反,如果没有努力的方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就会对精神产生压抑。在这种情况下,大脑就会变得麻木起来。所以,在孩子努力拼搏,尽力向成功的顶峰攀登时,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告诉他们不要幻想把自己变得完美无缺,只要肯尝试和努力,就能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总之,家长应该刻意创造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比如“妈妈想你一定能行”、“你肯定能做得不错”等等,因为孩子的自我评价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就会使他在心里认为,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父母是孩子的效仿榜样,在孩子面前,父母更应表现出自信、乐观的性格,有魄力,自强,办事不怯懦。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是促使孩子自信起来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