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10915600000012

第12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上个世纪末,在由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中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未来家庭娱乐产品概念设计大赛”上,中国共有20所学校的1300多名选手参赛,真可谓阵容强大,气势磅礴。然而,比赛结果却令人寒心,中国只获得了一个带有鼓励性质的纪念奖。在众多闪耀着大胆想象、独特构思的作品面前,中国孩子的作品显得那样的苍白,为此,有人惊呼:中国孩子到底怎么了?

其实,中国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也都是智商极高的孩子,他们在各类知识性考试中往往出类拔萃。但是,创造力是一种思维能力,只靠生搬硬套和死记硬背是掌握不了的,它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式的创意,而是一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并不是智商高的人就一定有较高的创造力。事实上,历史上有很多有成就的人,本身智商不一定很高,书也不一定读得很好,但因为他们点子多,心思巧,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解决而不是放弃,成就反而因此要高出许多。

我们知道,每个孩子都具有非凡的创造力。但孩子的这种创造潜能能否被顺利地挖掘出来,使他成为天才,则主要取决于父母及老师对孩子的教育。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呢?

(1)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创造的环境

为了使孩子能自由活动、尽情创造,父母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宽松、愉快、鼓励的环境,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地点和素材,以促进孩子在游戏或试验中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促使孩子不断去思考,去实践。

(2)鼓励孩子的求异思维

创造是需要求异的,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艾伯特?詹奥吉所说:“创造就是和别人看同样的东西却能想出不同的事情。”因此,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而是要积极地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多角度、多方面地想问题、看事物,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当然,对于孩子的新奇念头、大胆想象,父母要及时给予称赞和鼓励。

(3)鼓励孩子大胆尝试

鼓励孩子做些“白日梦”,激起他的创造热情。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搞些小试验、小发明等,使孩子触类旁通,从中获得创新的勇气和信心。应该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拆拆”、“装装”、“试试”的过程中反复不断地摸索,即使孩子做错了,也不要对他责备或埋怨,而应因势利导,帮助他拥有一颗不怕失败的进取之心。

(4)为孩子创造“提问”的机会

要知道,孩子大脑中的无数个问号孕育着创造力的萌发。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对孩子思维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但如果孩子没有问题提出,那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父母为孩子创造一个“提问”的机会,我们可以尝试安排一个情境,以激发孩子提问的兴趣,引导孩子提出问题。

当然,这个情境要让孩子感到新奇,比如,父母把故事讲到一半,在关键的地方停下来,让孩子自己去猜想结果,并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求知的欲望,他们大脑中原本有着无数个“为什么”,想了解这个奇妙世界的本来面目,只是父母习以为常的姿态和不以为然的态度,逐渐扼杀了孩子的这种求知冲动。因此,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对孩子的提问努力表现出自己的兴趣,与孩子一起去寻求答案,孩子提出问题的欲望就会不断增强。

其实,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无需花费太大的工夫,也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只是在引导孩子之前,父母应该从自己做起,试着抛弃原本的刻板观念,不带成见地给孩子多一些发挥的空间。那么,即使是小小的游戏,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开发出孩子无穷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