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10915600000014

第14章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这种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好习惯会使孩子走向成功,帮助他铸就人生的辉煌,而坏习惯却常常是摧毁人生的慢性毒药。

培根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从伟人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习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孩子,习惯会影响他的一生。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中,成功者的经验能给他带来启发,父母老师的教导能给他指引,但任何人都无法替代和左右孩子的行动。有一种力量却可以做得到,这就是习惯的力量。从一定程度上说,孩子养成的习惯或好或坏,最终将决定他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教会孩子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做才更有效呢?

(1)专时专用的习惯

专时专用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但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也不一样,每次能够连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长短更是不一样,因此,父母提出要求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最重要的是教孩子自己给自己提出合理的学习要求,包括学习时间、内容、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这样,一旦孩子坐到书桌前,就会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当孩子按时完成了任务时,就要允许孩子休息、玩耍,这样,孩子的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如果父母只知道要求孩子学习,恨不得让他整天坐在书桌前看书、写作业,没有休息与放松的时间,这样反而容易养成孩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坏毛病。

(2)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请求父母帮助时,父母千万不要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而应该用热情的态度和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即便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也绝不应包办代替,可以耐下心来,采取一步步启发孩子的方法,使孩子在父母充满智慧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靠自己的力量攻克难关,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3)及时改错的习惯

孩子的错误其实是他进步的契机,关键要看父母怎样引导孩子。如果引导得当,坏事当然就会变成好事。具体方法是:可以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和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再用另外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别字举例”、“错题集”等形式进行分类,以警示自己,避免今后出现类似错误。时间一长,孩子自然就会变得谨慎和细心,再也不会犯一些低级错误了。

(4)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师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的评价,卷面就是孩子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很多老师会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我们很难想象他对学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父母应该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的评价,还能促使孩子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5)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因此一定要让孩子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作为父母,应该为孩子的阅读创造必要的条件,积极购买相关的书籍,促使孩子自觉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同时,父母还可以要求孩子在养成观察、思索、阅读习惯的同时,培养其学会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和日记等,这不仅有助于他对知识的总结回顾,还能让他的思路更加开阔,视野更加宽泛。

当然,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父母的耐心培养,勤检查和严督促,直到孩子达到“习惯成自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