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66700000097

第97章 千年渔港石塘

偏隅浙江东南沿海的渔镇石塘,以石屋、石街、石巷、石级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塘文化,古朴苍茫、雄浑粗犷。

石塘位于浙江东部温岭市南面,是一座纯朴的古渔镇。石塘古镇的建筑颇具特色,层层叠叠的石屋建在海边的山崖上,看上去既古朴又端庄。石屋、石街、石巷、石级,形成了独特的石文化。

石塘小镇

石塘原为一海岛,因风雨侵袭,土壤流失,海港不断淤积,与大陆逐渐相连。明朝末年,福建省惠安县渔民在海上遇到强风暴,避风到此,见周围山海石相映成趣,港湾曲折,水产资源丰富,便栖身于此。为防台风袭击和海盗登陆抢劫,他们就地取材,开岩凿谷,砌石屋,造石墙,筑石路,垒塘堤,在此捕鱼安家,繁衍后代。

石塘的地面狭窄,可供发展的平地几乎等于零,所以房屋只得依山势而建。石塘既无土也无窑,有的是满山遍野的石头,石头建房就成了其建筑特色。土黄色的石头结实敦厚,将它一块块凿下来,砌成房屋,渔民们才可对年年夏季光顾此地的台风高枕无忧。

石塘西北以石塘山为屏,三面环海,具有旖旎的海滨风光。镇中房屋、道路随地势升降而建,石屋、石街、石巷、石级,独具风采。在方圆四五平方公里的山岙里,全是那种“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山中峭壁有摩崖石刻“石华海月”、“墨池”、“海天如画”等,墨池字迹、横塘帆影、蓬屿冲波、石镜涵蛙、雷峰怪石、石穴窥天、鱼池映月、龙喉曲水、狮峰聚秀、澄海观涛为石塘十景。石塘古镇还分布着酷似欧洲中世纪古城堡的石堡楼,一般二三层,其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让人赏心悦目,被誉为“东方巴黎圣母院”。

石塘全镇由灰色的巨石构成。老街弯弯曲曲,石街的缝隙里长满了野草和青苔,这是时间走过的最好证据。两旁石砌的房屋错落有致,古朴苍茫、雄浑粗犷,给人一种浩然的阳刚之美和悠远的沧桑之感。明代古堡是石塘最高最古老的地方。

石塘,这个方圆不过四五平方公里的小镇,几百年来,它一直默默无闻地躺在山和海的怀抱里。坚固的石头挡住海风的施虐,给渔民们一个牢固的家。

石塘文化

元代便有人在石塘撒网捕鱼了。明代时石塘的人丁仍不兴旺。清代之后这里涌来了大批从邻省福建来的渔民,那山崖上的石屋也渐渐地多了起来,同时一些与闽西极为相似的习俗,如戴头花和祭妈祖也流传开来了。过去这里的已婚妇女都梳着极为标致的发髻,并喜欢插上不同颜色的小花。发髻一尘不染,发色乌黑,再加上一朵红艳艳的小花,给人一种美感,还可以看出这位妇女的洁癖以及生活的美满。生活总是不尽完美的,当一位穿着朴素的妇女头戴黄花或白花时,熟悉当地风俗的人就不免产生一种“红颜薄命”的同情感,她是一位孀妇。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外界联系的增多,如今石塘的少妇们也开始把这种装饰淡忘了。

延伸阅读

海神妈祖

传说,妈祖原名林默娘,是官家的女儿。默娘从小聪颖异常,读书过目成诵,长大后精研医理、熟习天文地理。她性情善良,乐于助人,替人治病,教人防灾,为渔民预报海上天气变化,让渔民避过台风等自然灾害。据说她还熟习水性,遇难的船舟渔民常常得到她的救助,所以说她能“乘席渡海”。当地的乡亲百姓非常喜欢她,称她为龙女、神女。据说默娘死于28岁,当地的百姓感念她的恩德,在洲岛建庙之,这就是名闻 的洲妈祖庙。妈祖庙历代扩建,日臻雄伟,妈祖也一次次被封为天、天后、天上圣母、直至海上皇,烧香拜的人越来越多,被海峡两岸的民间和全世界的华籍海员推崇至神圣化崇拜。农历三月十三日,是妈祖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