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66700000086

第86章 素雅轻盈的朝鲜族服饰

朝鲜族自古就有“白衣民族”之称。朝鲜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服装,是朝鲜族人民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其文化与朝鲜半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朝鲜族服装呈现出素净、淡雅、轻盈的特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更充实了中国服饰艺术的宝库。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其中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及文字,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和汉语。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即兴放歌,翩翩起舞。而他们的服饰将舞蹈最大程度的美化,轻盈如蝶,翩翩而起,给人以美感。

朝鲜族服装的特点

白色是朝鲜族最喜欢的服装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高尚、神圣,因此朝鲜族自古就有白衣民族之称。朝鲜民族服装的结构自成一格,上衣自肩至袖头的笔直线条同领子、下摆、袖肚的曲线,构成曲线与直线的组合,没有多余的装饰,体现了白衣民族古老袍服的特点。

朝鲜族传统女装

朝鲜族女子婚前穿鲜红的裙子和黄色的上衣,衣袖上有色彩缤纷的条纹;婚后则穿红裙子和绿上衣。年龄较大的妇女,可在很多颜色鲜明、花样不同的面料中选择。

朝鲜族妇女的短衣长裙,是朝鲜族服饰中最具传统的服装。短衣在朝鲜语中叫做“则高利”,是朝鲜族最喜欢的上衣,女性穿起来潇洒、美丽、大方;长裙,朝鲜语叫做“契玛”,是朝鲜族女子的主要服饰,腰间有长皱褶,宽松飘逸。年轻女子和少女多爱穿背心式的带褶筒裙、裙长过膝盖的短裙,便于劳动。中老年妇女多穿缠裙、长裙,冬天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

朝鲜族妇女头饰较简单,女孩多留娃娃头短发,未婚少女梳一条长辫,婚后挽发于脑后,除在辫根和辫梢系彩色头绳及在发髻上插金属簪外,无其他饰物,朴素大方。

朝鲜族传统男装

朝鲜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裤腿宽大的裤子。外出时,多穿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男子短衣朝鲜语也叫“则高利”;成年男子的上衣衣长较短,斜襟、宽袖、左衽、无纽扣,前襟两侧各钉有一飘带,穿衣时系结在右襟上方。他们还喜欢黑色外套或其他颜色的带纽扣的“背褂”即坎肩,朝鲜语叫“古克”, 一般套在“则高利”上衣的外面,多用绸缎作面,毛皮或布料做里,有三个口袋,五个扣,穿上显得特别精神。

朝鲜男子爱穿“灯笼裤”,这种裤子裤长腰宽,而且白色居多。“巴基”是指传统的朝鲜族服饰裤子,其裤裆、裤腿肥大。由于朝鲜族传统房屋都有火炕供暖系统,人们常常是坐卧在地面的垫子或席子上,穿这种裤子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随意轻松,裤腿系有丝带,外出时可以防寒保暖。

朝鲜族传统儿童装

朝鲜族儿童服装主要是七彩衣,是用七色绸缎给儿童做的衣服,好像彩虹在身。朝鲜族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或出于审美心理,或出于避邪的目的,意在让儿童美丽幸福,使孩子们显得更加聪慧、活泼可爱。

朝鲜官服

过去朝鲜族的官服,随官职、身份而异,但基本式样大体上是冕服,用黑色绸缎做团领,受中国冕服十二章纹饰的影响,肩部亦有带色之龙,袖口画有火、华虫、宗彝等图案。裳用红绸缎缝制,裳前有藻、粉米的纹饰图案。

延伸阅读

朝鲜族民俗风情

朝鲜族能歌善舞,尤其擅长本民族的传统乐器和舞蹈,其中包括琴弹唱、顶水舞、扇子舞、长鼓舞、农乐舞等,是当地人非常喜爱的传统歌舞,农乐舞已是世界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喜欢运动,摔、荡秋干、跳板是朝鲜族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朝鲜族特色民俗小吃,最具代表性的有“辣泡菜、打糕、冷面、酱汤、狗肉”等,不仅当地人喜欢吃,海内外旅游观光的客人来到这里,狗肉和冷面是必须要品尝的。朝鲜族妇女自古以来创造并发展了自己固有的刺绣技法,手工刺绣描绘美丽的自然风景、人物、动物、植物等现实,反映了朝鲜族妇女美好、细腻的生活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