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人精于织染、刺绣,服饰多种多样。服饰均用自染的土布制作,有一套完整的蓝靛印染技术。服饰色彩常用红、绿、黄、白、黑五种,采用挑花、刺绣、织锦、蜡染等工艺制作,五彩斑斓,美轮美奂。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支系众多,分布广阔,各支系服饰也不尽相同。此前瑶族曾因服饰的颜色、裤子的式样、头饰的装扮不同而得各种族称,如广西南丹“白裤瑶”、龙胜“红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瑶族服饰的色彩、款式之丰富。
瑶族服饰聚焦
瑶族人的服饰多种多样。广西防城花头瑶女子穿对襟交领长衣,衣襟滚边,袖口镶饰布条,下着短裤、绑腿,用红穗缠头,顶一方挑绣几何纹头帕。广西大瑶山花兰瑶女子穿对襟交领式长衣,衣侧开衩,领襟、衣摆、袖子皆施以精美的红色绣饰,下着青布短裤、织锦绑腿、木屐,青布帕、白帕包头,颈尖佩带银圈等饰物。云南金平红头瑶女子穿青布对襟长衣,领襟有红色绣饰和一排银牌,腰系青布带,带端刺绣几何纹,下着刺绣精美的宽大花裤,其裤子堪称珍贵艺术精品。常见的瑶族男子服装有对襟、左大襟短衣或长衫,束腰带,裤子也有长裤和短裤之分,以蓝色为主。较为特殊的是广西南丹白裤瑶男子的白色灯笼裤,宽臀紧腿,造型奇特。
瑶族各支系服饰存在较大差异,男子服装以青蓝色为基本色调,以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为主,也有穿交领长衫的,配长短不一的裤子,扎头巾、打绑腿,朴实无华。
妇女服饰有穿大襟上衣,束腰着裤的;有穿圆领短衣,下着百褶裙的;还有穿长衫配裤的。瑶族服饰的挑花构图风格独特,整幅图案均为几何纹。
多彩多姿的头饰
瑶族头饰极为丰富,白裤瑶男子长发梳辨盘于头顶;大排瑶男子蓄发挽髻,头包红布,插饰野鸡尾;蓝靛瑶男子喜戴编制精美的马尾帽。茶山瑶女子戴三对翘翅大银板;花瑶女子戴狗头冠,盘瑶女子的锦绣帽绚美多姿;顶板瑶女子头顶“峨冠”;用锦帕包出的各种奇特的女子头饰多不胜数。
瑶族头饰颇具特色,多姿多彩:有龙盘形、A字形、月牙形、飞燕形等;有的戴竹箭,有的竖顶板,有的戴尖帽,有的戴竹壳。广西贺县的瑶族妇女戴十余层的塔形帽子,颇为壮观。湖南瑶族的女子以蜂蜡涂发,椎髻于顶,无论寒暑,均以花帕包裹呈梯形,用蛾冠形的斗篷罩在上面,避风遮阳,清秀大方,犹如学士帽,又似宫妃绣冠,婚后则取下蛾冠,表示已成家立业,开始新的生活。
对神的崇拜尽在传统服饰
瑶族服饰美还是集中地反映在挑花的构图上,挑花图案以及服饰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是宗教的反映。广西西林县瑶族保留着一件已有数百年的师公(宗教)服饰,上面绣有许多天神、山神、雷神、日神等,表达了瑶族人民多种崇拜的心理特征。
抽象的文化意识
在远古时代瑶族就会运用抽象的文化意识。南丹瑶族男子白色裤上的五条垂直红线,相传是瑶族祖先为了捍卫民族尊严而带伤奋战的十指血痕。女子着无袖、无扣、贯头褂衣,两侧不缝合,仅将前后襟底边相连,下着蜡染裙,背饰花背牌。其上的方形图案,传说是当年被土官夺走的瑶王印章的模样,绣在衣上以示纪念,也是他们氏族图腾的标志。
延伸阅读
瑶族精湛的蓝靛印染
瑶族妇女精于蓝靛印染,至今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印染技术。她们将自己种植的蓝草经过浸泡加工后,提取蓝靛,加入白酒,经草木灰过滤、发酵呈黄色后便可染布。在染布过程中经过数次浸染、晾干,直到布料呈深蓝带暗红色为止。为了使布坚挺耐用、颜色深重,还把已染好的布放入缩的牛皮溶液或猪血溶液里,进行蒸晒。蓝靛印染即在蓝靛布上染花,有蜡染、针线折染两种方式。瑶族人民以熟的蓝靛印染和印花技术,制作出了驰名国内外的瑶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