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66700000074

第74章 佤族婚俗

佤族的婚姻是自由选择加上父母及媒妁之言,盛行姑表亲习俗。同姓不婚,是佤族缔结婚姻关系时最严格的戒律。

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孟连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佤族的婚俗有自己的特色。

同姓不婚

佤族认为,同姓就是同宗同祖或同源,同姓不婚是佤族世代相传的规矩,若有人违犯了,就会激怒村寨、祖先神灵,神灵对犯忌行为的惩罚就是降灾于人们,如旱灾、洪灾、风灾、虫灾等。佤族还认为同姓通婚的行为会使寨子变得肮脏不堪。

尽管佤族严格禁止同姓通婚,但还是有同姓婚的现象。对于违犯婚俗禁忌的行为,都得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惩罚。惩罚犯忌者的传统仪式主要有“洗寨”和“正寨”两种,仪式中要杀猪宰牛,这等于是用最宝贵的财产赎罪,恐惧天灾的村民认为耗巨财免灾是犯忌者必须接受的惩罚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参与仪式的人都可以食用用作祭祀的食物,但犯忌者及与之同姓者不能食用。

姑表亲优先

佤族的婚姻有“姑表亲优先”的习俗,即姑姑生的女儿必须先嫁给舅舅的儿子,其次才是堂姑亲和姨表亲。佤族认为,姑表婚才是最好的婚姻,舅父家有优先选择权。在婚姻问题上,舅父权还高于父母权。

自由恋爱

佤族的婚姻也有自由选择,择偶的主要条件是看对方是否身强力壮、勤劳朴实、相貌相当,其次是看家庭经济条件。青年的婚姻要经过串姑娘、杀鸡看卦、送定亲礼和结婚四个阶段。

佤族青年男女一般十五六岁就开始谈情说爱。吃了晚饭,姑娘们就三五相邀于一家,等候小伙子们的到来。小伙们也三两成群到姑娘家串门。在串姑娘过程中,主要有唱情歌和“散海”(梳头)两种形式,其中尤以“散海”(梳头)最为有趣。“散海”是由女青年中年纪较大的自愿作为代表,轮流给小伙子们梳头。在梳头中,姑娘小伙窃窃私语,相互试探对方对自己有无爱意。如果双方比较投缘,那么姑娘的动作就显得柔和多情,故意拖长梳头的时间,即使其他人有意见,他们也不会在乎。

佤族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时机已经成熟,考虑婚嫁了,但必须让伟大的“梅神”知道和同意这件事,因此要举行抢姑娘杀鸡看卦活动。举行活动的这天晚上,小伙子和他的媒人约上几位同伴,假装到姑娘家“串”。到夜深人静时,人们都已熟睡了,媒人示意姑娘走出房门,姑娘一跟出来,未婚夫就将她的包头抢走了跑。姑娘追上去要未婚夫还她包头,小伙子说:“你的包头已经是我的了。”然后又向前走,如果姑娘不走,其他人就推着她走。这时是姑娘选择自己终身大事的关键时刻,如果不同意或临时变卦,她就必须大声喊叫父母亲友将小伙子们赶走。如果同意,她就会假意要包头,一路跟着未婚夫到男方家。到了男方之后,人们杀鸡祭神,求神让婚姻顺利成功,接着大家高高兴兴吃鸡粥。到了第三天,未婚夫就可以带上媒人和礼物去女方家中说亲了。

定亲之后,还要经过三次礼仪,每次都有严格要求和标准。第一次要送6瓶氏族酒给女方父亲氏族的男掌家人喝;第二次要送6瓶邻居酒,给村寨中人喝;第三次要送1瓶开门酒给姑娘的母亲喝。

结婚那天,男女两家各有自己的迎送队伍,男方迎亲队伍由舅父拿着长镖走在队伍前头领路,由新郎的叔叔挎长刀紧跟舅父,随后便是芦笙手、敲锣的和拿礼品的若干人;女方家的送亲队伍也是这样组成的。迎送队伍到新娘家门口时,新娘家的“门官”早已紧紧把门关上,舅父跟门官对话,付给门官开门钱后,方才将大门开启。进屋后,在新娘家办完后,就把新娘迎到新郎家。到了新郎家,大门早已打开,婆婆公公出来迎接新人。进屋后,还是由舅父清点新娘的嫁妆,再摆出宴席款待来宾。到此,结婚仪式就告结束。过去,佤族新婚之夜新郎新娘不同房,由陪娘或者新娘姐妹陪新娘同居,婚后三天内新娘不能回娘家。

转房习俗

佤族有转房习俗,大哥去世,小弟未婚,可以继娶嫂子为妻;大姐去世,小妹未婚,可再嫁姐夫,但前提是双方自愿。

延伸阅读

佤族创世史诗

族的创世史诗《司岗里》是文化的灵魂。宇宙诞生以后,天神创造了除了人以外的世间万物,地神就用泥土和水创造了第一批人类。第一批人类只吃泥土,而且只有生没有死,还一天生两到三个孩子,所以对地球破坏极大。天神见了就派燕子把火带到地球上把第一批人类消灭了。地神把人种藏进了山洞里,第二批人类从山洞里出来以后天神给了他们血肉之躯,但还是有生没有死,不久人类又挤满了地球,所以天神就用水来消灭第二批人类,并让有生有死的第三批人类从葫芦里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