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习俗是以丧葬为基础,在民间长期相沿、积淀而成的风尚和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与进步,国家殡葬制度的改革,长期形成的丧葬习俗也在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丧葬礼仪是既要让死去的人满意,也要让活着的人安宁。在整个丧葬的过程中,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
穿寿衣
死者在弥留时刻须穿上寿衣。北方汉族的习俗,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表示后继有人。死者的头上要戴上一顶挽边的黑色帽,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男性死者脚上要穿黑色的布鞋,女性死者要穿蓝色的布鞋。
沐浴更衣
在死者临终之前,家属必须要给他沐浴更衣。这实际上是给死者进行的第一次化妆整容。清洗尸体所用的水一般都是买来的,俗称为“买水”。买水用的钱主要是纸钱。
挺丧
在对死者进行沐浴更衣之后,还要举行饭含仪式。在死者的口中放入米贝、玉贝和米饭之类的东西。在其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要将其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她)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叫做“挺丧”。
报丧
报丧之制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丧家放爆竹通知临近的村人,发“帖”告知相距较远的亲友。有些地方的报丧有许多讲究,丧家死的是男人,必须由房族侄子到亲戚家报丧;死的是女人,必须由儿子、女儿给外婆家报丧。报丧的孝男孝女必须头上裹白布、戴斗笠,手上拿一条白布巾,跪在娘家或外婆家人的面前哭报丧事,哭报完之后马上回家。当有人来奔丧,走到村头时,孝男孝女必须跪在村边路口哭迎,哭着述说丧亲的悲痛,哭谢奔丧亲人的一路辛劳,给每人递上一条白布(孝布)。
招魂送魂
死者的尸体安排就绪之后,就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日子举行招魂仪式。招魂仪式的起源非常早,周代的一些文献中就有记载。招魂那天,丧家就在门前树起招魂幡,或者挂上魂帛。有的地方亲属还要登上屋顶呼喊招魂,让死者的灵魂回家来。
人死亡后,灵魂当然就要离开肉体。下一个程序就是由活着的人来给他“指路”,就是为魂灵指引升天的道路。招魂和送魂仪式,表现了两种相互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希望死者灵魂活转回来,另一方面则要告诉死者的灵魂迅速离开。
做七
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近代以后,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吊唁
在“做七”之时还要进行吊唁仪式。死者家属要哭尸于室,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如礼。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必须要搭灵棚。
入敛
“做七”完毕之后,就要对死者进行入殓仪式。在民间的习俗里,入殓的衣服和被子忌讳用缎子,因为“缎子”谐音“断子”;一般用绸子,“绸子”谐音是“稠子”,可以福佑后代多子多孙。
下葬
下葬是仪式的最后环节,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下葬的仪式反映了人们对灵魂的崇拜。汉族主要是实行土葬,墓地是死者的最终归宿,墓地的选择是埋葬死者的头等大事。墓地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气凝结的吉穴,从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今天,土葬渐少,多为火葬。
烧纸
人死之日起,亲人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四十九天,此为烧七。100天,1周年,3周年,也要烧纸祭祀,称为烧百天、烧周年、烧三周年。
悬棺葬
悬棺葬是将死者棺木悬置在悬崖峭壁上的一种墓葬。棺木放置方式因时因地而有不同,有的利用峭壁间隙架设棺木;有的在峭壁上凿孔,插入木桩固定承托棺木;有的利用天然岩洞及人工凿洞来盛放棺木。葬具多为独木凿成,呈长方形,有少数以独木舟船为棺。葬式有一次葬和二次葬。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悬棺葬是福建崇安武夷山的一、二号船棺葬,其年代经测定为距今3400~3800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