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66700000055

第55章 巳蛇乘雾

蛇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非常突出,蛇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图腾,在人们心目当中,蛇是有灵性的动物,人们称之为“小龙”并赋予蛇很多吉祥的象征意义。

盘古、女娲两位创天地、造人类的始祖以及伏羲、炎帝和黄帝这三位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他们的的形象都为人面蛇身造型,这反映出蛇在远古时期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先祖们对于蛇的崇拜。

蛇的传说

很久以前,蛇和青蛙是好朋友。那时蛇有四条腿,青蛙却没有腿,靠肚子蠕动爬行。蛇好吃懒做,青蛙十分勤快,不但捉虫给蛇吃,还帮助人们捕害虫。人们开始厌恶蛇,喜欢青蛙了。据说巳时的蛇不会伤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荡,多隐蔽在草丛中,这样蛇便成了巳时的代表动物了。

蛇发现人们讨厌它,开始仇视人,见人就咬,见畜就吃,弄得人间不得安宁。土地神见状,到天庭告状。玉帝将蛇传上天庭,劝它改恶从善,蛇却口出狂言,决无悔改之意。玉帝大怒,令神兵砍去蛇的四条腿,以免再害人。从此,蛇就失去了四条腿,玉帝又见青蛙有功于人类,便将蛇的四条腿赐给了青蛙。

青蛙有了腿后更为勤快了。蛇知错改过,决心重新改造自己,也开始吃害虫并拖着长长的躯体,一声不响地为人类做好事,还跟着龙学治水。蛇死后,也将自己的躯体献给人类,作为药物救治了许多病人。玉帝见蛇知过能改,奋发向上,在册封十二生肖时,让它排在龙的后面,当上了人类的生肖。

蛇当上生肖以后,自然不会主动伤人了,一旦恶念萌发,便将恶念化成一层皮蜕下。尽管如此,蛇还是对青蛙拥有它的四条腿怀恨在心。直到今天,蛇还是见到青蛙就咬。青蛙自知占了蛇的便宜,见了蛇就会吓得发抖,急急忙忙地躲开。

图腾崇拜

在《山海经》中,人首蛇身的神数量巨大。可见,蛇在远古先民心中的地位之高,无与伦比。在一切动物崇拜里面,对蛇的崇拜是最广泛的,在大多数原始氏族的宗教信仰中,蛇曾经占据一个突出的地位。在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发现有蛙、鸟的图像;在仰韶文化的陶器上还有蛇的图像;从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也看到有人头、鸟兽的图像,这些图像有些可能就是当时的氏族图腾。传说中的汉族祖先,亦有不少是蛇的化身。

中国人认为蛇有灵性,中国传统文化的四象(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之一的玄武,象征北方的灵兽,就是龟与蛇(或龟蛇)。乡间塑造神像,往往抓小蛇放入泥胎头部或腹内,以显示神性灵验。遇蛇要避,蛇有难要救,忌讳打蛇。这些都有深刻的图腾崇拜性质。

蛇的形象

在中国文化中蛇有正面的象征价值。传说蛇与龙同类,人们认为蛇是神的化身,是吉祥物,蛇主吉运、旺财富,故又称祥蛇、灵蛇、小龙,把蛇当神仙供奉。

蛇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被奉若神明,是智慧的象征、善良和正义的代表。关于蛇的民间传说很多,其中以《白蛇传》最为著名。《白蛇传》中敢爱敢恨的白娘子是一个善良、受人喜爱的蛇精形象,白娘子也成为中国文艺舞台一个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形象。

延伸阅读

家蛇不能打

蛇在中国人的眼中,有很多的灵异之处,如中国人对居住在自己房内的家蛇一般持保护态度,尤其是北方的中国人,视家蛇为“镇宅之宝“,礼敬相加。家蛇指生活于住宅内的一种蛇,常盘绕于梁、、墙缝、瓦楞、阁楼的一种无毒蛇。人们认为家蛇会保护人,家有了家蛇,米囤里的米就会自行满出来而取不空。若杀死蛇或蛇没有被子打死,蛇就会采取报复行动,于家门不利。所以如果在家中发现蛇,就将其捉入罐中或挑在长杆上,然后送到山谷中,并求其躲进山洞,不要再跟随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