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因常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以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对于华夏儿女来说,每到除夕是最热闹的时候,人们在这个时候要除旧迎新,因为这一天是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晚上。每年的这个时候更是孩童们最为欣喜的时刻,不管如何淘气,大人们此时都不能打骂。
除夕的来历
传说,华夏先民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以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匮乏时,它就会闯入村庄,猎取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害怕三样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人们就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有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又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一夜过去了,第二天早上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为了纪念这一天,除夕便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贴门神
早些时候人们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画成门神人像张贴在门上。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门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贴春联
春联来源于春贴。古人在立春之日多贴“宜春”二字,慢慢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的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很大关联。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的时候,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色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接神
除夕中的接神被看作新旧年的分野,但接神时间各地并不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接神。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来到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居住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的同时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为热闹。
放爆竹
当午夜交子正时,新年钟声敲响,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此时,屋内灯光明亮,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最高潮。
延伸阅读
庙会的由来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逐渐形成。二者互相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南北朝时都各自站稳了脚根。在唐宋时又都达到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斋戎、水陆道场等等。而今各地的庙会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相结合而更加的繁盛。在春节期间北京的庙会更是络绎不绝,雍和宫、颐和园、地坛等地纷纷举行盛大的迎春庙会,在庙会上人们能够一览老北京的绝活与饮食,同时还能祈愿幸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