麴允,西晋金城(今甘肃省兰州市)人,出生于豪门望族,一生为国家社稷尽心尽力。“时穷节乃现”,在西晋末年的乱世时期,麴允为了岌岌可危的政权依然不懈努力,鞠躬尽瘁。即使在西晋即将灭亡的时候,也不放弃最后的努力,忠心日月可鉴,最终他以自杀来反抗屈辱用生命来捍卫了尊严。
从头收拾旧山河
麴允在晋怀帝时就担任安夷护将军、始平太守。怀帝在位期间,已经是群雄割据、战乱纷争的局面,西晋下属的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地盘,互相厮杀,甚至有的树起了反晋旗帜,要取而代之。这时的西晋国力日趋衰弱,政权也是危在旦夕。后来,割据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的汉国国君刘聪派他的儿子刘曜率兵攻占了西晋都城洛阳,抓住了晋怀帝,宣告了西晋的灭亡。
麴允冒死逃出了京都,来到长安,在为洛阳陷落痛心的同时,决心在最艰苦的时候,为国坚守到底。于是和大臣阎鼎等人拥立怀王的侄子秦王为皇太子,着手准备复兴大业。但是在当时人人自危的局势下,想要复兴有着种种的阻碍,不光是诸侯国的大军随时都可能杀到,就是长安的朝廷内部也危机四伏。阎鼎居功总揽朝政,骄横跋扈,肆意妄为,甚至借故杀了重臣京兆太守梁综。阎鼎此举,引起朝臣大为不满,麴允也是非常的忧心,他联合梁综的弟弟冯翊太守以及其他大臣,赶走了阎鼎。朝政暂时恢复了正常,为西晋政权得以延续赢得了时间。麴允在这场为消除奸佞、整顿朝纲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识大体、顾大局的胸怀和忠心,令满朝上下都十分敬服。
壮心不已事戎马
公元313年,秦王在长安即位,也就是晋愍帝。愍帝封麴允为尚书左仆射、领军、持节、西戎校尉、录尚书事,并且兼任雍州刺使,在这个兵少将寡的非常时期,麴允毅然担当起了救国的大任,成为朝中的中流砥柱。汉国国君刘聪看到西晋又立新君,就继续派兵进行围剿。他命令刘曜、殷凯、赵染分别率领数万人马,向长安开进。大军压境,而长安的守备十分空虚,士兵出现了恐慌的现象,认为此次一定要失败。麴允就召集将士,做战前的动员,告诉他们:大丈夫以报国为荣,特别是在非常时期只要同仇敌忾,上下齐心,就一定能打败敌人。在敌军还未到达长安的时候,麴允果断出击,经过激烈交战打退了殷凯军队,并将殷凯生擒,大大地鼓舞了士气。
这时,刘曜领兵已经到达了北地(今甘肃省宁县),准备攻城。麴允在关键时刻,受命于危难,毅然服从主上的安排,要为社稷尽最后一份力量。他被任命为大都督、骠骑将军,带领士兵前去援救。刘曜在麴允和北地士兵的夹击下,被迫撤围,转而进攻上郡(今陕西省鄜县),麴允又快马加鞭地赶到灵武,准备策应上郡的守军。刘曜看到麴允到达后,又班师再次进攻北地。北地太守麴昌火速派人到麴允处求救,当麴允率领军队赶往北地时和刘曜遭遇,他英勇无畏,镇定地指挥,把敌军打退了几十里地。但是敌人使用计策,绕城点燃火把,狼烟四起,谎称北地已经攻克,麴允听到北地陷落的消息,担忧长安的安危,就挥师回到长安。太守麴昌经过艰苦突围,也奔赴长安,北地陷落了。虽然北地没有保住,但是麴允依然在保卫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碧血散尽为尊严
北地陷落后,只剩下长安一座孤城了。城内残破不堪,居民不满2000人,车驾只有几乘,坚守孤城,形同霄壤,此时,匈奴大军也一直在长安附近打转子,等待时机进攻,这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公元317年,刘曜再次集合重兵围攻长安。战争进行得非常艰苦,麴允带领守城的士兵拼死抵抗,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但是敌军力量强大,守城士兵死伤也是非常惨重。而且由于敌军的围困,所有的供应都被切断,城里的粮食很快就吃光了,米都卖到二两一斗的天价,太仓里还有十几个烧饼,麴允就把它弄成碎屑煮成粥来给愍帝吃。士兵没有吃的,老百姓更是饥寒交迫,因为饥饿致死的已经大半,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现象。年仅17岁的愍帝叫天不应,呼地不灵,哭着对麴允说:“今穷厄如此,外无救援,当忍耻出降,以活士民。”于是,愍帝开启城门,“乘羊车,肉袒(露出左臂,割除袍袖),衔璧(口中衔玉璧),舆梓(车上拉着棺木),出东门降”,自此西晋彻底灭亡了。
刘曜占领长安后,把愍帝解押到汉国都城平阳,麴允等群臣一同跟从。汉国国君刘聪看到成为阶下囚的愍帝,甚为得意,装模作样地授予愍帝光禄大夫、怀安侯的职位,却当着众人的面侮辱他。刘聪坐在高高的大殿之上,命令愍帝低头跪拜,行君臣之礼。麴允看到刘聪的举动,义愤填膺,大义凛然地站出来痛斥刘聪大逆不道,弑君篡权的罪行,并且匍匐在地上,号啕大哭。刘聪勃然大怒,下令士兵将麴允抓起来,要他认罪,否则就杀头。麴允坚决不屈,想到自己没能辅助愍帝振兴朝政,反而做了亡国的囚徒,愍帝和自己居然受到如此侮辱,于是悲愤自杀。后来,刘聪为麴允的气节所敬服,加赐他为车骑将军,谥号节愍侯。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麴允正是用自己的行动昭示了“士可杀不可辱”的刚烈气节,他用自己的铮铮傲骨悲壮地向强权显示着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