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历史名人(兰州历史文化)
10758900000019

第19章 聊让:义胆忠肝成就美芹之献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国读书人自古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与气度,不论自己当时的身份是否低微。他们对自己向统治者的上书、建议表示自谦,将其称之为“美芹之献”、“芹献”或“献芹”。“昔有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于26岁之际向国君宪宗献奏《美芹十论》,畅论抗金大计;明朝景帝时,兰州也有一位名聊让、字公逊的读书人,他不以自己身份低微而妄自菲薄,怀有中兴之志,勇敢地上书向最高统治者阐明当时的政治积弊及对应之策,他心系国家兴亡,其忠肝义胆,天地可证,日月可鉴,成就了一段美芹之献的千古佳话。

拔举贤能新政治

明景帝刚刚即位时,政治积弊已经非常严重,佞臣王振弄权,贪官污吏横行,边境常有外敌来犯。因而,为了惩戒王振蒙蔽圣听,朝廷便大开言路,准许官吏百姓上书言事,兰州人聊让此时在兰州的肃王府做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君子必养其浩然正气,作为饱读诗书的有识之士,他毛遂自荐,勇敢地向皇帝上书陈事,表明自己的心迹。

聊让首先在上书中陈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及朝政积弊,其言辞之恳切溢于言表,读之使人动容。他说:“近年来国家大兴土木,贪官污吏纵横于朝野之上,大臣们不敢匡正他们的恶行,御史也不去弹劾揭露他们的罪过,上至陛下,下至百姓都被蒙蔽,民生凋敝,边境上经常有狡诈的外敌来犯,对于陛下来说,真正到了枕戈待旦、卧薪尝胆的时候,怎么能不拔举贤能,任用人才,革新政治呢?昔日勇猛之将镇守边疆,敌国闻风丧胆。司马光居相位时,强邻决不会侵犯边境,现在应该推举文武大臣中有威名德望的人,重新议定法律以振朝纲,寻找有才能的贤士为朝廷所用,这样离振兴之时就为时不远了!”

他思维严谨缜密,层层展开,说理透辟,见解不凡。在上书中,他将人才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在任何一个朝代,人才都是兴国之本。朝廷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才的匮乏,正人君子不能在朝堂上匡扶正义,那么奸佞小人必定充斥于朝野之中。他的真知卓见,至今令后人叹服。

他还在上书中言明:“大臣,阳也;寺宦,阴也。君子,阳也;小人,阴也。”以阴阳之理阐明忠奸之分,希望当时的统治者总揽朝纲,抑制宦官,使得他们不能居要位,这样,阴阳能够理顺,乾坤也可以重振了!

“天下治乱,在君心邪正”

他在上书中还勇敢地正谏直言:“天下治乱,在君心邪正。”他指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必应首先以身作则,勤勉修身,克己复礼,才能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他直言:“打猎玩耍是逸乐,修建宫殿是奢侈,亲近宦官是狎行。”这三者之一就足能够蛊惑君心。以此来劝诫皇上能够提拔贤士,少亲近宦寺宫妾,戒除奢靡浪费和游佚玩乐之风。

国家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心的问题。人心正,则国家正;人心乱,则国家乱。人心包括君心、臣心、民心,而在这三者之中,最重要的又是君心,即最高统治者皇帝之心。皇帝若能够常存爱民之心,修政之心,克己之心,那么国家必定会政治清明,朝臣必定会尽忠职守,黎民苍生也就能够安居乐业。聊让将最高统治者对国家兴亡的作用摆在重要位置,他认识到,朝纲不振,奸党佞臣充斥于朝廷,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中国历代不乏因皇帝居于深宫不出而导致小人把持朝政,横征暴敛、施暴天下而亡国的例子。而皇帝要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那就必须有广开言路、从谏如流的雅量。古时的明君尧唯恐别人不公开指责他的过失,立了一块“谤木”以明志提醒;秦朝废除谥法(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和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封带褒贬意义的称号),唯恐别人议论自己,所以有了亡国的下场。如果皇上能够从谏如流,作臣子的能够无所顾忌、言无不尽,那么太平盛世也就能够来临。他还引用苏子之言:如果平常没有直言正谏的臣子,那么,危难临头也就没有舍生取义的忠义之士。他再三陈说,层层剖析,希望统治者能够躬身实践。

一个人为国家大事投入如此深厚的感情,其文章的感人自不待言,而他洞察社会矛盾的能力、见微知著的远见更令人叹服敬仰。

聊让的美芹之献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他的上书感情真挚,行文流畅,见解不凡,恳切盼望统治者能够挽狂澜于既倒,有浓厚的战国纵横家遗风。因此,张维在《甘肃人物志》中将他与西汉名臣晁错相提并论,认为“其言明且清”,对他评价很高。

明景帝看到了他的上书,非常欣赏,赞不绝口。4年后,他考中进士,赴任江西南昌知县。后来,他因为不与权要同流合污而被弹劾,“君子坦荡荡”,他愤然罢官回乡,过着平静的田园生活。

他的忠肝义胆彪炳史册,千里陇原之上流传着一段美芹的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