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历史名人(兰州历史文化)
10758900000014

第14章 辛云京:河西才俊平叛乱

唐朝天宝年间爆发的安史之乱,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之深重,是唐建国以来空前的。这次叛乱也直接导致了唐王朝由盛转衰,日趋没落。在平息这场暴乱的过程中涌现出一位著名的将军——辛云京。辛云京,唐代陇右道金城人(今甘肃省兰州人)。他有勇有谋,战功卓著,尤以平定安史之乱所立的战功而闻名。

俊杰出名门

辛氏一族,在河西是名门望族,人才辈出,尤其是出将才的家族。辛云京就出生于这样一个家族中,他的父辈是统率千军、英勇威猛的将军。他们兄弟数人,全都加入行伍,因为作战勇敢,各自成为了军中将帅,其中以辛云京最为勇敢、最有胆识。

辛云京从小聪颖过人,勤思好学,在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逐渐对有关战争的军中事务感兴趣,尤其喜欢读排兵布阵、战略战术方面的书籍,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将军,纵横战场,杀敌报国。他练习武术,每天三更起床,五更入睡,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经过不懈努力,武艺大为精进,对军事战术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后来随父从军,在南北征战中,大大丰富了战争的阅历。每当在战争发生的时候,辛云京便主动请求上阵,以擒获斩杀敌人的将领作为最荣耀的事情。在长期的战斗锻炼中,他素以有胆量、性格刚强豪放而为全军之首。

仗剑平叛乱

安禄山揭起反唐旗帜后,由于唐朝长期朝政腐败,军务荒废,加上朝廷上下的士兵久疏战阵,抵挡不住早有准备的安禄山叛军,于是唐军节节败退。唐军兵败如山倒,形势变得日益严峻起来,都城长安告急,危在旦夕。唐朝廷为了解除困境,大力重用有才能的将士,召集军队抵抗叛军,形势才有所好转。唐军的反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叛军的混乱,安禄山也在混乱中被儿子安庆绪所杀。但是叛乱并没有因为安禄山的被杀而停止,他原先手下的大将史思明又重新反唐,成为叛军的领袖人物,势头更加凶猛。

天宝十四年(755年),史思明屯兵相州,厉兵秣马,准备发动大规模进攻。此时的辛云京已身经百战,成长为一名有胆气有谋略的将军了。得到史思明大兵压境的消息,辛云京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周密的部署,决定采用突袭的方法,打退兵力远远超过自己的敌军。他亲自挂帅,挑选4000精兵,轻装上阵,急行军到达滏阳(今河北磁县)。稍做修整后,辛云京召集唐军将士,语气豪壮地说:“如今国难当头,大兵压境,作为热血好男儿,报国的时候到了,只要大家同仇敌忾,勇猛向前,我们一定会胜利!”说完,一马当先,率军杀向滏阳城。经过激烈的战斗,攻下了滏阳,乘胜追击,把残余的叛军打得七零八落。辛云京又会合后续部队,继续追击,追到叛军的老巢相州与史思明遭遇,在辛云京的指挥下,经过艰苦的血战大败史思明。经过这场战斗,史思明的力量受到重创,基本上没有再给唐王朝造成大的威胁。这次战斗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唐军的士气,也是平定安史之乱一系列战役中非常著名的一次大捷。为表彰辛云京的战功,唐肃宗授官以代州(今山西雁北地区)都督、镇北兵马使。

后来,辛云京又多次配合唐朝名将郭子仪、李光弼领军对叛军的围剿行动,最终平定了叛乱,辛云京在其中也是屡立大功。

铁面行法度

后来,山西太原的驻军发动叛乱,守将邓景山无法控制局势,被叛军所杀,当地一片混乱。唐肃宗便任命辛云京为太原节度使兼太原尹,后来又加封他为金城郡王。辛云京到任后马上对叛军进行严厉打击,不久叛乱就消除了。他性格刚毅沉稳,执法严明,恪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凡是犯罪的人,不论是谁,不论有过何等的功劳,一律严惩不贷。正因为如此,他不但把军队整顿得纪律严明,而且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太原百姓在乱世中得以喘息。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唐军力量比较薄弱,曾经借助回纥的军队帮助平定。时间一长,回纥人自持曾有功于大唐,加上唐朝廷采取的友善政策,便骄纵起来,不但违法乱纪,甚至有时候劫掠唐朝的百姓。辛云京决定重点整治,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有一次,回纥人进入太原境地,胡作非为,辛云京将其捉拿,并按照大唐的律法,予以严惩。从此,回纥人因为害怕辛云京的威严,再也不敢为所欲为了。

辛云京任职太原使以后,太原得到了良好的治理,若干年以来太原、大理没有战乱之灾,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在唐朝中后期是少有的局面。辛云京也因为为政有方,被加官为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大历年间,辛云京在任职期间终老。唐代宗感念他对朝庭所做巨大贡献,想到他为国的赤胆忠心,伤心欲绝,痛哭流泪,并下令集体追悼,册封为太尉。在葬礼期间,唐代宗辍朝三天,为辛云京哀悼,赐谥号为忠献。

“名门望族出英豪,戎马生涯立功劳。驰骋疆场平叛乱,严明法度太平保。鞠躬尽瘁为良政,赤胆衷心后终老。”以上可算是辛云京一生的写照,英雄早已终老而去,但他的业绩载入了二十五史——《周书》,其名其事将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