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有智慧的校长
10626800000104

第104章 致命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识的增长,知识的不断丰富、更新、补充,加深和完善,这是一般教师,特别是那些已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教龄的教师的致命问题。思想僵化对这类教师的威胁不下于、甚至有时更甚于年轻教师,防止这种现象是一个事关集体的重大问题。

我校教师群体,年龄大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能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材的体系观念强,处理随机事件的能力好。但也不可否认,年龄大的教师缺乏了一份激情,少了一股子冲劲。课堂上习惯性的动作较多。有的还有点婆婆妈妈,唠唠叨叨,被学生所厌烦。如,有一次,一位中老年教师掉着眼泪来反映学生的问题说,他去上课听到学生叫自己为老狼。说老狼又来了。自己又气又无奈,像这样一片苦心、一颗痴心全为了孩子而操碎了心的老师,反而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和理解,确实让人感到很无奈。而这些无奈,在青年教师的身上很难找到。这种致命的根源就是教师的知识体系及教学观念的更新问题。教师原有的死知识,只能是死海,咸而又咸,没有新的水源去补充。有时连自己对自己的表现都有些失望,怎么能让学生粘住自己并新鲜无尽呢?

我也知道,向自己挑战,学习新知识,对于中老年教师来讲是多么的困难。家庭方面,正值上养老,下抚小之际。身体上,颈椎并咽炎、高血压、糖尿病等职业病紧紧缠身,加之工作量又大,要挤出更多的时间,与消退的记忆力作斗争,是多么的不易而艰辛埃但,不去更新,课堂就会没有激情和张力,学生就不会喜欢学习,效率就不会高。长此下去,只会是恶性循环,累之又累埃

没有什么比改变自己更难了。既然更新观念及知识体系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就得做一点改变自己的事儿。在此,我借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给我们中老年教师打打气吧。

他说,多年的实践证明,有效地开展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师集体要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要有多样化的兴趣、广阔的眼界、顽强的钻研精神和对科学新事物的敏感性。

就让我们抽出一丁点儿时间,向着改变自己这个宏伟的目标而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