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精典教育)
10617900000065

第65章 不要过分看重孩子的考分

在伦敦的日子一天又一天过去了。秋天来临时,我收到一封小斯宾塞的来信。正在德比求学的小斯宾塞在信中写道,他很怀念以前和我一起的生活。与此同时,我还从信中感觉到了他的忧愁。

小斯宾塞说了一些在德比发生的事情,重点说了学校的情况。他说,为了提高当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大学入学率,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问题,使得学校的氛围非常压抑。大多数同学在这种重压下努力学习,睡眠严重匮乏。

而原本有很多人嬉戏的德文特河畔,现在再也看不到孩子快乐玩耍的身影。这些学生都两眼发红,拼尽全力准备大学考试。

但小斯宾塞对这样的做法很怀疑,他不认为这样就能取得好成绩。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一直思考有关“过度教育”的问题。看到小斯宾塞的来信,我决定立刻返回家乡。

在我离开伦敦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升起。而远处的伦敦大桥上人潮涌动,这些人急匆匆地赶往公司、机关、学校等。这一幕让我想起一位诗人对伦敦的描述:

大雾湮没着黎明,

人们纷纷涌向伦敦大桥……

这就像一个教育寓言,孩子在度过了童年期、青春期后,全都挤在了一座大桥前。这些孩子必须挤过人群,达到大桥的另一端。有的人挤了过去,有的人却挤不过去,只能开始不同的生活。

回到德比后,我继续对小斯宾塞进行快乐的教育,同时也开始研究过度教育和过度学习的课题。有时,我会到学校做一些讲座,这让我感觉很快乐。

有一件事我想说一下,公立学校的校长请我为考生进行辅导,我用自己的快乐教育法让孩子的学习不再那么痛苦,而升学率比伦敦有名的学校都高,这也说明快乐教育确实有效。

孩子在经历过快乐的童年后,一个接一个走进了学校,开始进行系统的学习。而在学校中,除了学习,还要进行相应的课程考试。有考试,就会有成绩,就会有成绩好坏优劣之分。

在各地区就职的官员,为了表明在自己的带领下,地区的教育工作非常出色,就强迫孩子必须取得好成绩。

一到孩子考试时,父母总是比孩子更紧张。当孩子考试完拿回来成绩时,父母又要紧张一番。如果孩子考得好,许多父母会因此大摆宴席,对他们赞不绝口;如果孩子考得不好,就会对孩子横加批评和指责。这种现象反映出父母们都非常注重孩子的考试分数。

这就让原本轻松快乐的课程充满了残酷的竞争,而考试就像是异常审判,让一些孩子得到胜利,让一些孩子经受失败的苦痛。这使得一些孩子在鼓励声中越来越好,一些孩子在挫折中渐渐沉沦。

但事实上,考试分数真的那么值得关注吗?

我认为,用分数来衡量孩子在一段时间有没有认真学习,只是各种方法中的一种。其实考试分数只是从某个方面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它并不真正代表孩子的学习能力。考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孩子考试失利也并不代表孩子就不行。

而且,这种方法的不完善之处已经遭到很多心理学家和专家的批判。我也认为,用分数衡量一个学生本身的优劣是很可笑的。

一是因为许多试题都很死板,一点也不灵活,有些题目之所以会出现,仅仅是因为题目的答案便于打分;二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孩子自我认知差,低分容易给他们带来无能的暗示,尤其是这些暗示来自具有权威性的老师,就更会加重孩子的挫折感。

遗憾的是,学校里,有升学率作为考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校,都希望高分的人越多越好。学校里成绩好的学生,是被众多人宠着的。这种高度关注,能带来强烈的成就感,也吸引着孩子想当高分生。这种种因素,造成了分数的被推崇、被追求。

父母把考试分数看得重于一切,不知道考试的真正意义所在,结果愤怒地斥责孩子,导致孩子对自己更加绝望。

因此,父母过分注重衡量孩子学习情况的考试对正确指导孩子的学习是不利的。

一次考试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既不是衡量孩子学习情况的全部标准,也不是孩子以后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父母应该适当减少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事实上,父母关心孩子的学习并没有错,但是应该明白的一点是,考试成绩并不是孩子学习状况的唯一标准。

一个真正会教育孩子的父母在意的应该是孩子是否学习到了知识,而不是拿了多少分。即使孩子考了一百分,也不能说明什么,他只是比同班的同学多掌握了一些知识而已。

考试充满了机遇和变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用更加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也有人认为分数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分数高的人能得到激励和鼓舞,分数低的人也能开始加速前进。可在我看来,事实并不是这样。

在学习阶段,我们可以用荣誉刺激孩子养成好的品德,但是却不能用分数刺激孩子学习。

如果孩子是因为某种刺激才学习,那就会让他失去求知欲,看不到知识的有趣之处,而是不停地寻找标准答案。从表面看来,这样的孩子是优秀的,但是他所失去的,远远比得到的多得多。

对于成绩不好的孩子来说,低分不可能让他们得到快乐,只能让他们失去信心,甚至从此自暴自弃。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项和特性,不能用分数来划等级。父母更要关注的,是孩子的个性、快乐和幸福,而不是分数。其实每个父母内心都是如此希望的,可一到大形势下,周围人一比对着,就容易犯迷糊了。

父母犯迷糊,牺牲的是孩子的个性和快乐。这样的代价,是最不值得的。因为,人的童年只有一次,人生同样不能重来。孩子在最应该追寻快乐时,却被迫去追寻分数,正反映了一种观念的误导。

生活中有太多能证明这个观点的例子。

很多孩子小学时成绩优秀,经常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但是,当他上了中学、大学,甚至走上社会后,却不再优秀,而且深受压力和挫败感的折磨。

再看看那些小学时成绩平平的孩子,虽然不被父母和老师重视,但最后却成了受人尊敬的德才兼备的成功人士。

所以,我想劝告各位父母,不要过于重视考试分数这一暂时改变不了的存在,而要把精力用在开发孩子的思维、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让孩子对求知充满兴趣和好奇。

父母不要用分数去衡量孩子,不以此为荣,也不以此为耻。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考试就像是进行一场游戏,如果你想在游戏中取胜,很容易,掌握游戏规则就行了。

庆幸的是,在我和其他教育专家的共同倡议下,英国教育官员决定,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考试,禁止打分和排名次。

这样一来,教育和学习又变成了快乐的游戏。分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没有明显分数限制的词,如优 、优、优-、良,等等。

评价中也有“差”,但却很少使用,而是代之以一些含有操作方法的建议。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老师也会给予具体的表扬。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被划分为优等学生或次等学生了。

我认为,这样才是对孩子的成长负责任。如果有父母或老师仅仅根据几道考题,就能判断出孩子的优劣,那么他不是异能者,就是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