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诤臣就是唐太宗的那面镜子,魏征。
魏征原先是太子李建成的智囊,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将他收在了自己手下,他要求做一个良臣,而不做一个忠臣,也就是希望唐太宗勤于纳谏,别听信小人的谗言,经过了最初的磨合,君臣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了,纳谏的故事也就多了起来。
唐太宗也不是完人,平时也贪恋美色。有一次就把郑家一个已经有婚约的美女纳入宫中,并且已经登记造册,可能是这个姑娘的老爸与魏征有些关系,魏征闻知此事后竭力劝阻太宗说,陛下你住得好,就应该想到让老百姓也有个住处,你有吃的,就得让老百姓有喝的,你左拥右抱的,就不能让老百姓打光棍,现在郑家的小姑娘已经有婚约了,你好意思强娶人家啊,老百姓会怎么说你呢?唐太宗听了,虽然不大乐意,可还是听了建议,放了那位姑娘。不爱听不要紧,只要愿意去做就行了。
还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个珍奇的鹞子,非常喜欢,一天,他正放在肩膀上玩耍,魏征来了,唐太宗赶紧藏在袖子里,魏征一看,心想你整个一个玩物丧志,还跟我玩这一套。也不动声色,一个劲地拖延交谈时间,唐太宗也不好说什么,几次要结束话题,都被魏征接了下去。等到魏征看到唐太宗袖子不动弹了,就告退回去了,那唐太宗赶忙拿出鹞子,早闷死了。
还有一次,唐太宗备好了车马准备出去游玩,见魏征来了,就取消了。魏征问,这是怎么回事啊,他倒也直率,很老实地说,本来是想出去游玩的,怕你不高兴,就不去了。一个皇帝能够有这种行为,真可以算得上可爱了,不过发怒的时候也是有的。
有一次,魏征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毫不顾及皇帝的情面,唐太宗拍案大怒,但是魏征面不改色,依然慷慨陈词,把唐太宗气了个半死,回到后宫,破口大骂魏征,说那个乡下老头子弄得我一点面子都没有,实在没把我放在眼里,一定要找个机会废了这个乡下老头子。长孙皇后是一个贤惠的人,一听这话,马上换上朝服庆贺唐太宗有一个贤良的大臣,提醒了唐太宗,从此更加重用魏征。
一个好的管理人一定要善于纳谏,这是我们再三强调的事情,唐太宗就是以善于纳谏出名的。他仍然会发怒,说明纳谏确实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度量,毕竟人们都喜欢好听的话,但为了自己的事业,还是克制一下自己吧。唐太宗也未必真是愿意听那些不好听的话,只是他知道那确实对自己有利。
魏征死后,唐太宗慨叹失去了一面可以知道自己过失的镜子,并赋挽诗一首,诗曰:
劲条逢霜摧美质,
召星失位夭良臣。
惟当掩泣方召上,
空对余形无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