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认清了孩子的脑力劳动乃至整个精神生活要在那样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健康,我们便决定要从研究孩子的健康状况入手。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的健康情况,校医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之后要向校务会议报告。对于那些发现有心血管系统、呼吸道系统以及新陈代谢不正常的孩子,我们都要进行经常性的教育观察。
——摘自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第161页
如何尽快地促使教师不要忘记,而是尽可能地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然后才谈及德智体全面发展呢?我想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尝试:每学期的第一个月,由班主任全方位地对学生的健康情况进行了解。第二个月的第一周,由班主任牵头,召开本班所有教师参加的学生情况通报会,重点是通报本班所有学生的健康情况,另外还可以通报其他个性特质,如兴趣爱好、卫生习惯、家庭背景(是否单亲?由谁来带?)、父母亲的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上课时的注意力程度、作业习惯等。这个会议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点召开,以便于让更多的任课教师都来参加。同时,班主任可以提前做一些信息统计,在开会时印发到教师手中。班主任介绍,任课教师边记录,边总结。校长也要尽可能去参加每个班级的学生信息通报会议。如,本校有十五个班,在开学的第二个月便可将所有会议举办完毕。当然,这样的会议,还可邀政教主任、保卫干警、校医来参加,以便让这些管理人员也能了解特殊学生的健康状况,而在平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这样的分析会应该形成一种制度,长久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