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
9785200000069

第69章 细节69

学会保护孩子的秘密

“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爸爸妈妈偷看我的日记,偷听我的电话。我觉得他们看我就像看贼一样!这样下去,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的隔阂越来越大,甚至不愿意和他们交流了。”一方面,家长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另一方面,家长为了了解孩子,偷看日记,追查电话,短信,甚至盯梢,跟踪等也成了父母对付孩子的有力手段。这种情形很容易导致父母和孩子的对立情绪,从而加剧两者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矛盾。

教育学家认为,有隐私是孩子逐渐走向独立的标志,这时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家长不要总认为孩子长不大,自己必须牢牢控制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的增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秘密”,日记就变成了孩子倾诉的“朋友”。但很多父母以对孩子“负责”和“关心”为由,想方设法翻看孩子日记,偷听孩子谈话,殊不知这些父母亲的做法正是孩子们最反感的行为。

理智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也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但并非放任自流,对孩子的隐私要给予充分的关注,积极的引导。

首先,主动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多交谈,谈父母在与他同龄时的一些所思所想,成功和挫折,甚至谈一些当初的隐私,谈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倾听和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成为孩子可以信赖的朋友。一段时间后,孩子会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父母才能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隐私,给予必要的指点和教育。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获取有关孩子隐私的信息,即使有些越轨和不良因素,也不必大惊失色,殴打辱骂,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理想,事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悟出为人处世的真理,提高孩子按规范要求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有了这种自我教育的能力,一些隐私中的危险倾向都有可能自我解决。

14岁的男孩聪聪和妈妈的关系特别好,什么事都愿意和妈妈商量,他认为妈妈最伟大的地方就是从来不侵犯他的隐私。他常常自豪地对同学们说:“我的日记放在桌面上,也没有锁,我有这个自信,妈妈绝不会偷看!”而他的妈妈透露自己的教育心得时,说:“我知道我必须尊重孩子,这样才能换来他的信任和尊重,瞧,现在不是很好吗?我从不偷看她的信件,日记,但他有了难解的事都会和我商量,有男孩追他啊,不喜欢数学啊……我一点儿也不用担心他变坏。”

聪聪真幸运,有这样一个开明,懂得尊重她的妈妈。如果天下的父母都能像这位妈妈一样,也许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就不再是问题了。

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隐私,就不能随意地拆孩子的邮件或是翻看孩子的日记,更不能监听孩子和他伙伴的谈话,如果孩子心中有秘密,在他不想倾诉出来的时候,父母也不要刨根问底,更不要以命令的口吻逼孩子说出来。不然的话,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使他们产生不被信任的感觉,从而渐渐失掉诚实正直的好品格。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没有隐私的孩子很难健康成长。由于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秘密看得很重,他们与成年人一样有着自己不愿让他人知晓的隐私,一样需要亲人和社会的尊重,他们理应享有隐私权。

要尊重孩子的秘密世界,有时候我们必须学会“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记住,孩子不是我们的仇人,需要我们时时揭发,他们恰恰是需要我们保护的人,不但在生理层面,更要在心理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