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
9785200000068

第68章 细节68

尊重孩子的选择

日本著名漫画家庵野秀明,在教育孩子方面非常强调的是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以充分的自由。

一次,孩子的妈妈去法国了,庵野秀明负责送孩子上钢琴课。车到达目的地前,儿子却说:“我不喜欢弹钢琴,我想学的是吹笛子。”庵野秀明听了,竟毫不犹豫地立刻把车调回头,一路开回家。孩子很不安地问道:“可是妈妈刚交了4·万日元的学费,怎么办?”庵野秀明回答说:“那只好算了。”

庵野秀明说,4·万日元对他来说虽不算多,可也不算少,但他认为钱可以再赚,或者节省一些,少买一两套衣服,少吃几顿大餐。然而,孩子的自由是用钱买不到的,童年也是不会重来的,强迫孩子学习她并不喜欢的项目,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抹不去的阴影。

庵野秀明先生认为,教育孩子首先就要顺其自然。父母不要去为孩子安排未来,未来的路怎样走,要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在父亲开放式教育的培养下,庵野秀明先生的儿子从小就非常有主见,他知道自己做主是最幸福的事。后来儿子长大就独自一个人闯世界,虽然有些国家的语言不通,但是她还是克服了所有困难。

庵野秀明尊重儿子的选择,以4·万日元为代价,换回的是儿子幸福的童年和儿子独立自主的个性。

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他遇事时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孩子的意见,父母应该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例如,孩子对课余活动的安排等事情,父母应该尽量尊重孩子的意见,意见有分歧时应该在协商的基础上解决,否则,孩子会认为他的想法总是被大人们忽视,而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他可能会变得越发倔强,叛逆,很难再与之交流沟通。

只有尊重才显平等,只有平等,孩子才会独立地去思考并做出选择。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选择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孩子独立的思考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尊重”两个字写起来简单,可是能不能将此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才是关键,可具体该如何操作呢?

一,“请”字当先,“谢”不离口

在孩子帮忙分担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时,不妨“请”字当先。当他完成后,及时说声“谢谢”。

二,多问孩子“怎么办”

遇到问题时,不妨先倾听孩子的意见,问他“怎么办”,他若说得对,就按照他的主意做,他若说得不妥,可先假设几个问题,直到他说不出了,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孩子更易于接受。

三,多提“建议”

如果你有什么主意,不妨与孩子商量,以“建议”的形式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理解后,执行起来就不困难了。

四,敢于自我批评,道声“对不起”

家长对孩子做错了事,说错了话,一定要及时改正,并说声“对不起”。不应顾及父母颜面,也没什么放不下的架子。如果孩子能当面指出你的错误,更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对不起”三字又有何说不出口呢?

当然,尊重孩子并不是说家长不能对孩子提出要求。特别是处于学龄前期的孩子,他们的兴趣往往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受偶然因素影响较大,稳定性较差,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为此,家长在尊重孩子选择的同时,要帮助孩子形成较为稳定的兴趣。另外,由于孩子判断能力差,有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兴趣,这时就需要家长及时提出要求,及时引导。家长应及时发现孩子的消极兴趣,并在说理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教育,从而防患于未然,让孩子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则。爱而不娇,严而有格,宽松而不放任,自由而不放纵,则是家教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