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9733100000043

第43章 辅导员日常工作———大学生服务(4)

③高校就业工作部署出现偏差, 影响辅导员指导就业工作的主动性。当前,由于国家职能部门对高校就业率的高度关注,给各高校就业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学校在分割就业工作任务时,将每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分给就业指导中心和毕业年级的工作人员,在考核和表彰时也主要针对毕业年级的工作人员,忽视了低年级的就业指导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缺乏从低年级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

④当前辅导员的工作过于繁重, 影响辅导员指导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当前,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系列政策,其中明确规定辅导员配备与学生数的比例在l∶200~1∶250。 可见,辅导员所带的学生数之多,同时,由于辅导员处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第一线,维系着学校和学生的正常联系,学校的每次活动、每项要求最终都要通过辅导员传达落实,尤其是学生解困、欠费问题、心理问题以及学校的安全稳定等都需要辅导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除此而外,辅导员还要承担党团、行政、教学和科研等其他工作,每个辅导员的都肩负着巨大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压力。 因此,辅导员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全体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分散了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5.当前就业指导工作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择业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点。 辅导员工作的全程性和过程跟踪性,要求其关注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并能作出及时的评估与指导。 辅导员是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交往最密切、接触最频繁,也是学生生活中的贴心朋友,容易与学生建立起有效沟通的平台,对学生的情况掌握最全面,具备很多有利的条件,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与传统的毕业分配相比,当前的就业指导实行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方针,这种就业指导方针对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如下要求:

(1) 就业指导专业化。

当前就业工作指导是一门新兴的学问,而目前许多高校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往往是凭经验办事,缺少专业知识。 当前就业指导工作的性质和任务,要求就业指导必须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唯有如此,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才能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从学生进校起,辅导员可以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学生毕业时,辅导员可以根据毕业生的性格、兴趣、能力特征等进行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指导,其他教师无法取代。

(2) 就业指导网络化。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求职者与招聘者快速、全面、有效地相互了解,正确选择,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逐步向信息网络化方向发展,一些高校已加快了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在网络上张贴用人单位的信息,学生也制作了电子简历,实施了网上交流、网上招聘。 就业信息的网络化,推动了就业指导工作的网络化,指导教师可以通过BBS、电子邮件等形式做一对一的、即时性的就业指导工作,网络交流为就业指导者和就业者提供了一个独立的空间,学生有什么困惑和疑虑,在心理上有什么压力,都可以通过网络通道与指导老师交流。

(3) 就业指导全程化。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就是要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而不是学生就业时或毕业时的临时性工作。目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仍停留在统计毕业生数据、协议书发放、收取,上传下达毕业生就业政策与信息、办理毕业生离校手续等简单的程序性工作,实力较强、条件较好的院校则组织自己院校的人才交流会。这种比较原始的、简单的就业指导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

就业指导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自我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高校要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一年级着重职业生涯规划,二年级着重能力的培养,三年级职业定向指导,四年级择业指导、就业服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业技能。

(4) 就业指导经常化。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大部分集中在毕业生就业前的这一段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就业指导往往以开大会的方式进行,许多学生对什么样的职业适合自己感到十分茫然,即使是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但一般都在四年级开始。四年级学生忙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考研冲刺,同时也是求职的高峰期,听课的人寥寥无几。 即使学生听了课,但在求职中遇到实际问题,如:我们的专业有哪些就业方向,我该从事何种职业,是考研还是就业,是教书还是考公务员,正式签约时该注意什么等,学生不分上下班,不分节假日,随时都会咨询辅导员。 面对学生在求职中的焦虑、失落和困惑,辅导员都要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给以解答,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但是,如果辅导员没有一定的知识结构、知识技能、专业素质,很难向学生提供良好的职场供求信息服务,职业发展态势服务,学生兴趣、能力、个性、心理特征与职业选择咨询服务,专业知识背景与职业岗位关系咨询服务,劳动市场维权服务等。

6.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中的工作要点

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引导作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辅导员应该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1) 辅导员应加强就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等。 毕业生辅导员不仅仅扮演着辅导员的角色,更重要的还扮演着就业指导工作者的角色。 毕业生辅导员的多重角色要求辅导员一方面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 即应具有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咨询学等综合知识,另一方面要具备调查研究和预测能力,以准确把握、正确分析、科学判断就业发展趋势;同时还要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辅导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才能从容应对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达到就业指导的专业化、专家化,最终实现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 辅导员应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的教育者、管理者,也是学生就业工作的服务员。 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协约签订由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决定,辅导员仅是程序操作者以及就业制度的解释者、贯彻者和就业信息的收集发送者。因此,辅导员应把握工作重心,配合国家就业政策和学校就业工作,从两个直接服务对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增强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这种要求是全方位的。 通过就业指导,使学生充分了解就业政策、了解社会,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辅导员应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辅导员作为大学教师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辅导员肩负着时刻把握学生思想变化,并加以正确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任。在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辅导员要注重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这样做可以很好地把就业指导作为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还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为辅导员进行就业指导提供方向和理论支持。

(4) 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和职业理想。

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引导学生来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帮助学生寻找个人核心价值观,了解自己的职业性格、兴趣和才能;帮助他们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和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和职业理想应该与实际现实切合,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还应该制定实现职业理想的具体步骤和行动计划。针对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人心理准备不足的学生,辅导员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心理测验技术和心理咨询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增进自我认识,增强自信心,确定适合于自己的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领域。

(5) 营造激励的环境氛围。

在职业生涯辅导中建立保健与激励机制,营造激励的环境氛围,可以促进辅导工作的开展。学校有关部门从环境、校园氛围、校园活动、校园文化、辅导机构、硬件设施等方面营造氛围保障学生成才。 如改善校园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刻苦学习、精益求精的良好学风,开展职业生涯相应辅导活动或讲座,完善辅导机构等,使学生通过各种活途径充实自己,减少不满情绪的滋长。 高校相关指导部门和指导教师,包括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中要以人为本,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长处和优势,对学生取得成就给予及时的激励。辅导员利用综合测评、奖、助、贷、勤、补、免等方式解决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的实际问题,使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激励的环境保障学生健康成才。

(6) 帮助大学生深化“自我”理念认识和加强经营自我的观念。

自我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基础工作,职业生涯只有在对自我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才能制定出符合个体特点、符合个性性格、能力特长以及兴趣爱好的职业生涯策略。 学生如果开始关心自己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才会主动进行生涯规划,才能积极规划自我,才能在规划的指导下逐步走向成功,因此,帮助学生深化“自我”理念的认识和加强学生经营自我理念的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鼓励学生针对性选修人文素质选修课等课程,与专业学习和专业研究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充分发展和展示学生个性,健全学生人格。 此外邀请成功人士特别是校友举办成才讲座, 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感悟,有所感悟才能有所触动,才会有所行动。

(7) 帮助学生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掌握职业规划的技巧和能力。

辅导员不仅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且也是《思想道德修养》、《形势政策课》和《就业指导课》等公共课承担者。以公共课为依托,辅导员利用《形势政策课》和《就业指导课》教学,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引导学生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的观点、立场去认识形势、分析形势,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把国家形势与自身发展结合起来,使他们正确理清国家与个人关系,把国家的发展与个人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增强社会责任感。 《思想道德修养》、《就业指导课》 等课程中有相当多涉及大学生自我发展或就业能力和技巧的内容,辅导员应该以此为依托,采取有效手段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辅导,使学生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在认识自身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做出科学自我评价,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8)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构建学生发展平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最终是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辅导员在帮助学生设计生涯的同时,还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构建多方位、多层次的学生发展平台,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比赛、大学生艺术节、大学生科技节、素质拓展训练、职业角色扮演、模拟招聘和职业心理测评与咨询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空间,而且也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客观分析环境,树立科学目标,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提高综合能力,从而提高自我素质,使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9)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辅导员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开展有益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辅导,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 目前,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的暑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园创业活动、实习实践、见习实践、假期兼职等都是职业训练很好的形式。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启发学生对自身生涯意识和对工作及社会环境的认识,从而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规划自我,合理制定自己的生涯发展规划,不断发展自我潜能。

三、帮困助学工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尤其是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和推进高校收费改革的进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日益突出,经济有困难的学生能否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自推动下,各高校都把帮困育人作为“执政为民”、“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

如今,“决不让一个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一项庄严承诺,高校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责任和义务,努力做好帮困助学工作,增强育人成才的效应。

1.帮困助学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关心、学校担心、家长揪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高校帮困育人工作是建设和谐校园、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学生困难无小事,帮困助学工作落实的好坏, 直接关系校园的和谐安定、 家庭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