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9644100000030

第30章 异物寻踪(6)

六、《镜花缘》中有关于美人鱼的记述吗?

《镜花缘》中确实有关于人鱼的记载,这段文字出现在书中的第十五回:

只见那鱼鸣如儿啼,腹下四只长足,上身宛似妇人,下身仍是鱼形。多九公道:”此是海外『人鱼』。唐兄来到海外,大约初次才见,何不买两个带回船去?”唐敖道:”小弟因此鱼鸣声甚惨,不觉可怜,何忍带上船去!莫若把他买了放生倒是好事。”因向渔人尽数买了,放入海内。这些人鱼蹿在水中,登时又都浮起,朝着岸上,将头点了几点,倒像叩谢一般,于是攸然而逝。

在古书中,关于人鱼的记载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大鲵,俗称娃娃鱼,《本草纲目》卷四称作孩儿鱼,因为其鸣声像婴儿啼哭而得名。大鲵不是鱼,属两栖类,古人分类不科学,误将其归入鱼类。《山海经·山经》中记载了许多人鱼,都是这种两栖动物。据《北次三经》记载:再往东北二百里,是座龙侯山,不生长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决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人鱼,形状像一般的鱼,长有四只脚,发出的声音像婴儿哭啼,吃了牠的肉就能使人不得疯癫病。

另一类是传说中的水栖人形动物,常常指美人鱼,或通体为女子,或上体为女子,下体为鱼。《太平广记》卷四六四引《洽闻记》记载的”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丽女子”的”海人鱼”,《类说》卷二十四《狙异志》中”红裳双髻”的”人鱼”,明杨一葵《裔乘》卷二”状如妇人,形发皆具”的”妇人鱼”,清褚人获《坚瓠广集》卷三引《松漠纪闻》的”海女”,东轩主人《述异记》卷中的”女形,两乳无别”的”人鱼”,都是通体女形的美人鱼。《类说》卷十二《稽神录》中”腰以下化鱼”的波中妇人,卷三十四《摭遗》中”自腰而下鱼也,腰上乃美妇人”的美人鱼,明艾儒略《职方外纪》卷五”上体直是女人,下体则为鱼形”的”海女”,都是上女下鱼的美人鱼。

李汝珍所描写的人鱼是以上两种人鱼的混合体,”鸣如儿啼,腹下四只长足”,是取意《山海经·北次三经》;而”上身宛似妇人,下身仍是鱼形”乃又糅合了美人鱼的形状,于是便形成一种古书中从未出现过的特殊人鱼,这也可以算作一个新的创造。

作者写美人鱼不单纯是猎奇,还有情节组织和思想内容上的特殊需要。第十六回写人鱼感激救命之恩,紧紧跟在船后不肯离去,以致被水手打伤一个。到第二十八回,唐敖一行人遭遇厌火国人喷火,正在危急之时,海中蹿出许多赤身露体的妇人,口中喷水,灭掉烧身之火。这些喷水妇人正是在元股国放生的人鱼。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巧妙构思和在情节组织上的细密功夫,小小一件事都前后照应得妥妥帖帖,随意捏合提拿一下,便给厌火国的历险增添了许多情趣。从后往前看,第十六回写人鱼跟随也不是随便说说,原来人鱼始终跟着他们,此时出现并不突然。作者写人鱼报恩蕴含着道德含义,就是藉以讽刺世上忘恩负义之徒。

作者在书中十分注意道德批判,这也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