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9644100000029

第29章 异物寻踪(5)

五、麟凤山异兽寻踪之二:狻猊

狻猊就是狮子,古书常写作”师子”。和麒麟不同,这是真实存在的动物。西汉通西域以后,中国人便开始认识这种原产于非洲和西亚的猛兽。《汉书·西域传上》:”乌戈地暑热莽平……有桃拔、师子、犀牛。”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师子似虎,正黄,有颅形,尾端茸毛大如斗。”又注:”师子即《尔雅》所谓狻猊也。”古书中《本草集解》对狮子的描述最为详细:

狮子出西域诸国,状如虎而小,头大尾长,目光如电,有耏髯。牡者,尾上茸毛大如斗,怒则百兽辟易,虽死后,虎、豹不敢食其肉。

在《镜花缘》中,作者描写狻猊:”为首其状如虎,一身青毛,钩爪锯牙,弥耳昂鼻,目光如电,声吼如雷,一条长尾,尾上茸毛其大如斗。”完全是按照《本草集解》中的说法。

在中国古代,人们以虎为百兽之王,自中国人认识和熟悉了狮子以后,也给予狮子以兽王的地位,《本草集解》就称其为”毛虫之长”,《镜花缘》中也说”狻猊亦可算得毛群之长”。但自古麒麟为兽长,所以狻猊只能充当恶兽的头头,来同麒麟作对。

在《镜花缘》中,以瑞鸟凤凰为首的凤凰派和以狻猊为首的狻猊派,展开侵略与反侵略的战斗,是正与邪、善与恶、君子与小人的交战。第二十回蔬庵评曰:”君子小人,各树其党,有党则必争。”结果当然是以正克邪,作者算是在幻想中出了现实生活中很难出的窝囊气。从全书结构上看,这两回书是后边英雄才女打败武家军的象征性铺垫,一虚一实,前后映照。不过,唐周之战也还是一种寓意,都象征正邪善恶的斗争,只是写得比较空泛而已。因此,禽兽大战的含义也就显得更加空泛,并无深刻的思想内涵,剩下的也就是那些奇禽异兽的可惊可叹,和令人赞叹的风趣笔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