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他甚至还遣使向朱元璋通好,献上宝马。
朱老大于是派出中书省都事汪河至开封,致书王保保道:元朝的土崩瓦解已成定局,你可得好好打算了。你的养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之前派人到开封只是为了和他交流一下,并不是想投降元朝。既然你想跟我通好,那也行,从今往后,希望咱们和平相处。
这封信已经很不老实了。王保保只要脑子还清醒,都看得出这姓朱的野心极大,是个刺头。
本来,如果此刻元朝的各派势力都听命于王保保的话,他保准下一个开刀的就是这姓朱的。可是,很多事没那么多假设,有人出来挑事了。
挑事的人叫李思齐,论资历他同李察罕一般老。对于朝廷任命王保保为总司令,他就一百个不满。甚至连他的部将,如张良弼、孔兴、脱列伯等也自恃功高,瞧不起王保保这个小辈。众人是“各怀异见,请别为一军,莫肯统属”。
当然,王保保也不是吃素的,他的野心并不满足于做一个割据的军阀,其身边不少谋士都在鼓动他成就“大事”。
于是,新一轮的军阀混战又开始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如果李察罕不死,以他的权威与号召力,再加上他的头脑,那么,元末的北方地区出现一个“曹操”式的人物是很有可能的。
在混战期间,王保保也与皇太子闹得有些不愉快。
太子想要逼迫老爹退位,可王保保不赞成。
太子又数次催促王保保南征(可见太子也不是个草包),可王保保一面命弟弟脱因帖木儿等人盘踞山东,一面继续西向同李思齐等人抢地盘。
至正二十七年八月,顺帝下诏命皇太子亲自统帅天下兵马,并分配任务如下:命王保保以其兵自潼关以东,肃清江淮;李思齐则以其兵自凤翔以西,进取川蜀;秃鲁以其兵与张良弼、孔兴、脱列伯等取襄樊;王信以其兵固守山东等地。
可是,诏书虽下,不仅一贯嚷嚷着要亲征的皇太子没动静,就连向来以忠臣良将自居的王保保也不肯受命。
眼见王保保有不臣之心,其属下的几员大将如貊高、关保等便萌生了诛灭主帅之心。最终,他们举兵讨伐王保保——可见,王保保多么缺乏应有的政治头脑。
十月,王保保已陷入众叛亲离的绝境,朝廷又进一步瓦解了他的兵权。身处不利的王保保只得受诏,以一支孤军屯驻于泽州(位于今山西东南)一带。
与此同时,朝廷再次下诏命令诸军南下。
可直到至正二十八年,即洪武元年(1368年),不甘心被人摆布的王保保还派兵占据了太原,杀尽朝廷所置官属。盛怒之下的皇太子不得不命令各军夹攻泽州、讨伐王保保,而顺帝又下诏削夺了他的爵邑。
二月,王保保退守于平阳一带,眼看已经四面楚歌。而就在这时,朱明王朝的大军已经开始了北伐,这反倒“救”了他。
当时,大明王朝的北伐军队已经打到了河南,火烧眉毛的蠢材李思齐等人见状,才赶紧派人私下里同王保保和解,然后带领着军队跑回关中老巢据守。七月时,貊高、关保等保皇派还在继续进攻平阳,灰心丧气的王保保不敢出城应战。但是一天晚上,王保保趁貊高等人不备,突然率军杀出,最后竟擒杀了貊高、关保等人。
朝廷闻讯后,强硬的态度也开始出现了急剧变化,而王保保本人又上疏表白了委曲的心迹,于是双方很快达成了和解。
此时,中原之地已尽被明军占领,朝廷急忙下令恢复王保保官职,并严令各路迅速出兵勤王。
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这年闰七月底,元顺帝父子弃大都北奔蒙古大漠,元朝宣告灭亡。
此后,王保保所能做的,就只能是不停骚扰大明边境,反复折腾,让朱皇帝头疼而已。
实话实说:作为元末明初天字第一号偶像的王保保,其人很复杂,前后简直判若两人。大元灭亡前,不仅看不出他有多高明,反倒可以说愚蠢透顶,热衷于内斗和争权,而对于元帝国外部的致命敌人——朱元璋部,他一直是视而不见、放任和纵容。待到大元灭亡,蒙古贵族逃命漠北了,他反倒显出了惊人的胆识、谋略和韧性,跟大明王朝周旋良久,胜多败少,至死不屈。朱元璋在对他头疼不已的同时,也佩服之至。而他的名气也在此时达到了顶点。
这人,似乎天生就是一个末路英雄——非得把自己混到末路,他才迸发出能量成为英雄。但这样垂死挣扎的英雄又有什么意义呢?
历史总喜欢重演,类似民族性格、人格和行为,值得后人警醒。
半仙之体是如何炼成的
被朱皇帝称誉为“学为帝师,才称王佐”、又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的刘基,在后世老百姓口中,几乎就是半仙之体。刘先生的神秘面纱是时候该揭开了。
刘基,字伯温,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出生于浙江青田。刘福通曾冒称是南宋大将刘光世的后代,可事实上刘基才真正是刘光世的七世孙,这回算是李鬼遇上了李逵。不过,刘光世虽与岳飞等人并称为“中兴四大将”,可事实上他不过是一个手握重兵的庸才。
刘家本是军人世家,后来却渐渐完成了由习武到修文的变化。不过,从文韬武略的刘基身上仍可以看出,尚武的家风还没蜕净。刘基的曾祖就曾在南宋灭亡时组织过抗元武装,他的祖父和父亲也是当地的名绅,所以,他家族在当地颇有声望。
刘基自幼聪颖异常,有“神童”之名,其师郑复初曾经对刘父说:“您祖上积德,刘基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至顺三年(1332年),刘基参加了江浙行省乡试,中举人,名列第十四。
第二年,赴大都参加会试,中进士。
至元二年(1336年),他开始踏入仕途,被任命为(江西)瑞州高安的县丞,相当于副县长。
在高安县丞任上,因为刘基颇有廉直的名声,所以行省想要征辟他出任更高的官职。
就在这时,目睹官场污浊的刘基却忽然动了弃官的念头。于是,他辞官返乡,开始了三年青灯伴读的生活。带着现实的困惑,刘基想从书本中寻找到答案。
换了现在的某些官员,好不容易混到副县长,要让他辞官回家读书三年,那估计比判他入狱劳改三年都痛苦。所以,这么一比较,看得出刘基还是真心想做点实事的。
这期间,刘基有过一次出游的经历,除了附近的海宁、苏州、金陵之外,他还一度到达了正泛滥中的黄河岸边,并清醒地觉察到了帝国潜藏的危机。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显然,刘基不是一个袖手空谈的腐儒。
这次北上,令刘基感慨甚多,他决定重新步入仕途,担当起读书人改造天下的重任。为此,他以诗言志:“人生惜死非男儿,但有马革可裹尸。”
至正八年(1348年),刘基出任了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行省考试官。
刚上任不久,他就发现行省监察御史渎职,虽然这事不该他管,且对方的品级也比自己高,但以刘基刚直的性格,他还是愤而举报了那位官员。
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上级不但不追查,反而斥责了刘基越权。改造天下的志向变成了笑话,刘基因此愤然辞职。
这第二次辞职后,他闲居杭州四年多。眼瞅着大元,已从根子上开始腐烂,刘基的功名自许消褪了好多,甚至有了“清泉素石堪乘兴,欲买扁舟过此生”的遁世念头。
但也就呆在家里这么想想而已。毕竟,此时的刘基还年轻,让他空老于林泉之下,是很不甘心的。更何况置身乱世,想洁身自好又怎么可能?
当时方国珍部开始为患海上,刘基的四乡八邻受害的不少。对于大元的贪官,刘基只有不满,但对于义军,老刘地主阶级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切齿痛恨,恨不得生啖其肉。
刘基的愿望不久得以实现。江浙行省征辟他为元帅府都事,帮着参与谋划剿匪大计。老刘一听,机会来了。
他走马上任,随即建议:官军在各要地多修城池,步步为营,以堡垒政策对方国珍部形成压迫之势,逐渐缩小其生存圈乃至最终消灭之。这一招非常管用,不久,方国珍部就开始吃苦头了。
中国历史上有个有趣的现象:农民起义一旦爆发,代表大地主阶级的朝廷,往往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然后,地方中小地主武装蜂拥而起,扮演救火队的角色,成为起义军的克星。这些中小地主们,似乎天生就知道自己手下佃户的弱点,一旦出手,就能击中要害。中小地主构成了封建帝国的基石,而大地主则是帝国的上层建筑。
老刘是中小地主阶级,方国珍是彻底的农民阶级,所以,老刘对老方,出手就对症,几招就见效了。
方国珍压力越来越大。好在这时,朝廷招降,老方就顺坡下驴接受了。
刘基当然知道这帮人“贼性难改”,所以,他建议除掉方氏兄弟,不然“无以惩后”。
方国珍闻讯后想要贿赂老刘,老刘不吃他那一套,于是方国珍便进京贿赂那些掌权的高官。结果是,方国珍被授予了官职,而刘基反倒被上面指责擅作威福,弄了个被羁压于绍兴的下场。
我搬不动你这块帝国的基石,我搬帝国的上层建筑来压你,你总没办法对付他们吧?农民方国珍对阶级压迫学掌握得挺到位的。
但没过多久,浙江地区山寇又起,行省的那些大员们又想起了刘基,于是再次征辟他出来剿捕贼寇。刘基便与行省院判石抹宜孙同守处州,两人惺惺相惜,最后成了莫逆之交。
因为镇压有功,经略使李国凤便上奏朝廷,请求封赏刘基。
可是朝廷还惦念着方国珍一事,竟只授予刘基总管府判,还不许他掌握兵权。
刘基简直气得吐血:就为一造反的农民,你们这帮昏蛋,一而再再而三地为难我。那好,咱干脆不当你的官,回老家得了。
这一回他算彻底死心。
老家的人,被方氏兄弟侵袭怕了,听说刘老爷回来了,都争相来投奔。老刘只略施部署,就把家乡整得铜墙铁壁似的,老方奈何不得。
老刘重新找回了他的自信。
刘基读书很多,学究天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西蜀的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刘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而且刘基诗文俱佳,“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
于是老刘被人吹成了半仙之体,但在他本人,却对个人崇拜颇不以为然(有兴趣可以读读他的《郁离子·楚巫》篇)。
那一套掐决算咒的神道学问,不过是刘基拿来糊弄外人的工具而已,他自己真正看重的还是真才实学。《明史·刘基传》中就评论他:“基以儒者有用之学,辅翊治平,而好事者多以谶纬术数妄为傅会。其语近诞,非深知基者,故不录云。”
自从这次退居家乡后,刘基的思想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他对于大元帝国已经绝望了。于是写作了《郁离子》一书以明志。在最后一篇文章中,刘基申明了自己的理想:“仆愿与公子讲尧禹之道,论汤武之事,宪伊、吕,师周、召,稽考先王之典,商度救时之政,明法度,肄礼乐,以待王者之兴!”
很显然,改朝换代的时代来临了,他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枉费了这一肚子学问。但作为深受儒家正统思想熏陶的知识分子,要他改投新主,在其内心,总是难免有些割裂感的。
当朱元璋拿下金华后,听闻属下谈到刘基及宋濂之名,再加上胡大海等人力荐,所以他便派人前往征聘。
刘基自然没那么轻易就会出山,虽然他已经知道朱元璋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可是一则他不愿辜负石抹宜孙,另一则也想试探朱老大一番——诸葛亮需要三顾茅庐,考验的不是刘备的脚力,而是他的胸怀和诚意,我也想知道朱元璋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