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地里万千
9566400000019

第19章 高原、平原与盆地(2)

农业区:包括渭北、陇东、晋中、延安市以南等地。这里在气候类型上属于半湿润温和与寒温气候,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年平均气温10℃以上,具有比较多的塬面,较大的生产潜力。这些地区应该以发展农业为主,并积极营造护田林、护坡林,在源面和丘陵缓坡地区适当种植牧草,发展养畜业。

林牧区:包括陇南、宁南、晋西北、延安市以北等地区的丘陵沟壑地带。这里属于森林草原及其向草原过渡的地带,在气候类型上半干燥寒温气候,年降水量为400~500毫米,具有十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现象。这个地区应该以植树种草,发展林牧业为主,在“川”台地及缓坡上适当修建基本农田,争取做到粮食自给。

牧区:包括陇中、宁南、晋西北、榆林北部、内蒙古北部等地方。这里属草原带和荒漠草原带,在气候类型上属于半干燥寒冷气候,年降水量多数情况下在400毫米以下,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夏多旱多风,土质沙性比较大,具有严重的风蚀和水蚀现象。这个地区应该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大力营造防风林、放牧林。

林区:包括子午岭、黄龙山、崂山、乔山、六盘山、陇山附近各县的部分地区和吕梁山区的一部分地方。这里具有较多的降水量,较高的地势,多以土石山地居多,土层比较薄,现在还有一些次生林残留。这个地区应以该主要发展林业,严格保护现有林区,积极发展水源林以保障这个地区农牧业的发展。

总之,在高原上,青稞是主要的农作物,牦牛是特有的牲畜,连同藏山羊、藏绵羊是青藏高寒牧区的三大主要牲畜。因此,黄土高原应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改善土壤沙漠化现象。

冲积平原的来历

冲积平原是一些碎屑物在通过河流搬运的过程中,由于流速减慢而逐渐堆积所形成的。冲击平原大多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面积广大。

以我国的华北平原为例,它主要就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等大河合力沉积而成的。黄河和海河的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每年有近16亿吨经黄河下泄的泥沙;且从第三纪以来,华北平原地区便持续沉降,因而形成了沉积层厚数百米乃至上千米,总面积达30余万千米的大平原。

冲积平原是人类重要的栖息地,也是每个国家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和文化的重地。

冲击平原的形成及分类

河流受到构造运动(上升转为下降)、地形(从山地到低平谷地)和人为因素(筑堤、修水库)等的影响,水流流速减缓,导致泥沙大量堆积而形成的平原叫做冲击平原。它有三个形成条件:一是在地质构造上,一定要是相对下沉或相对稳定的地区。通常在相对下沉区有巨厚的冲积平原形成,而在相对稳定区有厚度不大的冲积平原形成;二是在地形上,需要有相当宽的谷地或平地;三是要有足够的泥沙来源。

根据形成的部位,冲击平原可以分为山前平原、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

山前平原位于山前地带,在类型上属于洪积-冲积型平原。河流流出山口之后,进入平原,河流比降急剧减小,并发生大量堆积,从而形成如黄河出孟津后和邻近其他河流在山麓带共同形成的平原。

冲积平原的主体是中部平原,沉积物以冲积物为主,常常会夹带有湖积物、风积物甚至海相堆积物等。一般来说,中部平原德坡度较为平缓,河流分汊,水流流速比较小,沉积的物质也比较细。洪水时期,大量的悬浮物会随着洪水溢出来,在河槽两侧堆积成天然堤和天然堤外的泛滥平原。如果天然堤被洪水冲溃,河流便会沿着决口处改道。因此,中部平原上的河流经常改道,留下了许多古河道,并保留了一些沙堤、沙坝、迂回扇、牛轭湖、决口扇和洼地等地貌和沉积物。

滨海平原是冲积-海积型平原,其中的沉积物很细,湖沼面积大。由于有周期性的海潮入侵,形成了海积层和冲积层的相互交错现象,还常见海岸沙堤或贝壳堤、湖等地貌。

根据形状,冲积平原又分为冲积扇平原、泛滥平原和三角洲平原。

在山地河流的出山口处,由大量的泥沙堆积所成扇形的平原叫做冲积扇平原;沿河搬运的泥沙在洪水期经常泛滥、堆积在河床两侧的河漫滩上,沿河呈带状分布的平原叫做泛滥平原,为大型的河漫滩;河口区的泥沙所形成的三角洲,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平原叫做三角洲平原。

冲积平原的特征和分布

冲积平原是一片较为广大而且平坦的陆地,以地势低平,起伏平缓为主要特征,海拔大部分在2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50米,有的仅为10~20米;坡度一般在5°以下,有的不到1°或0.5°。

冲积平原大多在不同的高度、纬度和不同的河流部位(上、中、下游)上分布。以我们国家为例,位于第一地形台阶的青藏高原面上的,有雅鲁藏布江上游的马泉河串珠状宽谷冲积平原,海拔在4550米以上;位于第二地形台阶的高原面上的,有黄河中游的河套冲积平原、关中渭河冲积平原,高1300至300米;但更多的则是分布在东部最低一级地形台阶上的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如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多在200米以下。

由于冲积平原所处的纬度各异,其物质组成的地貌形态等也有不同。比如位于北纬42°以北的俄罗斯平原(即东欧平原),北部受冰川、冰缘等作用影响,平原面布有冰碛、冰砾阜等地形,组成的物质也比较粗糙;南部不受冰川、冰缘作用的影响,仅发育,因此物质组成就比较细腻。而中国的松嫩平原地处寒温带,山区具有覆盖面积较广的森林,水流比较弱,平原下部又有河,限制了河流的下切作用和流水的下渗能力,因此在平原面上多湿地、沼泽和湖泊等,平原的物质组成也比较细。位于赤道附近的南美洲亚马孙河平原,全年高温多雨,无论是河网密度、流域面积和水量等,在世界上均居首位,平原面上有大片的湿地、沼泽等。

小知识——冲积扇与洪积扇

我们把河流出山口处形成的的扇形堆积体叫做冲积扇。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的约束,其携带物质就会铺散沉积下来。

冲积扇面积一般约为几平方米至数百平方千米,如黄河冲积扇、滹沱河冲积扇等。冲积扇有较为陡峭的的扇顶坡度,多构成于砾石和筛滤堆积物,中间较厚、两边较薄;扇中坡度比较平缓,主要构成于砂砾石夹粘土,横切面好像弦切面,中部堆积厚,两变薄;扇缘坡度最低约1°~2°,一般构成于粉沙和粘土,扇缘常会出露泉水或形成沼泽、洼地。不同的干、湿气候区与构造活动区,有不同特点的冲积扇分布。

我们把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的山地水流出山口时通过堆积作用而形成的扇形地貌叫做洪积扇。组成洪积扇的泥沙、石块颗粒都较为粗大,而且具有较差的磨圆度,不明显的层理,较强的透水性,扇面上水系不发育。山前构造发生断裂并下降,使得洪积物在厚度上可达到数百米,从扇顶至扇缘的高差也可达数百米。一系列的洪积扇互相联结,就会形成洪积平原,又叫做山麓洪积平原。当山地具有较大的上升规模和幅度时,老扇就会随之抬升,新扇体就会在其下方发育,形成如同串珠状一样的洪积扇。当山地前缘有不等量的新构造活动时,新扇体会向相对下降的一侧移动,使新老扇体并列向一侧偏转,就会造成不对称形态。

三角洲是怎么回事

由于流水在河口区速度减缓而将泥沙携带并堆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叫做三角洲,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在奔流过程中携带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高的海水,就会凝絮淤积,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进而形成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的顶部指向河流的上游,外缘面向大海,可以看成三角形的“底边”。因它的外形类似希腊字母“△”而得名。世界上较大的三角洲主要在入海河口处分布。

三角洲有哪些类型

三角洲的大小、岸线的形状以及几何形态等,主要决定于入海河流携裹沙粒的能力和海洋动力(波浪、潮汐、沿岸流等)对入海泥沙再搬运能力之间的对比关系。随着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及海洋再造营力的增强,会有扇形(或吉尔伯特型)、鸟足形、舌形、尖嘴形、弓形和河口湾形三角洲类型系列依次形成。

扇形三角洲主要在入海河流含沙量高、河道分汊并常有改道、口外海滨水深较浅的河口地区形成,由泥沙均匀地向海堆积而成。如中国的黄河、滦河三角洲。

鸟足形三角洲在入海河流含沙量较高、河流作用占优势的河口地区形成,所堆积构成的沙嘴平面形似鸟足,由此得名。最为典型的鸟足形三角洲如美国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舌形三角洲在入海河流含沙量较高、汊道众多的河口地区形成,其河口沙坝经波浪改造连接而成。如苏联的勒拿河三角洲。

尖嘴形三角洲主要在入海河流含沙量不多,波浪作用较强的河口地区形成,由主流河口堆积成突出于海中。如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

弓形三角洲在入海河流含沙量不多、有潮汐作用的河口地区形成,由河口附近的沙体堆积而成向海凸的弓形。如非洲的尼日尔河三角洲。

河口湾形三角洲形成于潮汐及波浪作用比较强烈的喇叭状河口地区,是经过河流泥沙将河口湾充填而成。如南亚恒河三角洲。

三角洲形成是咋形成的

三角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泥沙堆积后,形成了一片向海或向湖伸出的平地。因外形常呈“△”状,所以称为三角洲。

世界上每年被河流搬入海中的泥沙约有160亿立方米。这些泥沙混在河水中顺流而下时,由于河床渐渐扩大,落差减小,水流在河流汇入大海时变得分散,流速骤然减少;再加上潮水的不时涌入对河水起到了阻滞作用,尤其是有很多电离性强的氯化钠(盐)溶于海水中,使得大量离子产生出来,能使那些悬浮在水中的泥沙逐渐沉淀。于是,泥沙就会在此越积越多,最后露出水面。这个时候,河流就只能从沙堆两边绕流而行。由于沙堆的迎水面受到河流的直接冲击以及流水的不断侵蚀,往往会形成尖端状,而北方水面却比较宽大,使沙堆成为一个三角形,人们就给它们命名为“三角洲”。

也有一些河流在入海口处并没有三角洲形成,例如我国的钱塘江口就是如此。这是由于,钱塘江水里的泥沙含量稀少,且河口呈现出非常宽大的喇叭口型,涌潮的巨大冲刷力不能使泥沙沉积。即使有些泥沙侥幸留下来,堆积在钱塘江口也难以逐渐加高,只能在水面下形成一道水下沙坎,不能形成露出水面的三角洲。

河流在具有较强的波浪作用的河口地区,以单股入海,或仅有小规模的交叉。在此种情况下,沉积量超过波浪的侵蚀量的就仅有主流出口处,使三角洲以主流为中心呈尖形向外伸长,这称为尖形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就属于这一类型。

此外,和形成三角洲的过程正好相反,河流有较小的来沙量,河口受潮流的强烈冲刷作用,没有形成三角洲,二是常常呈现出喇叭形。这种河口被称为三角港或三角湾,典型的三角港如杭州湾。

三角洲的沉积结构

三角洲由两部分组成:水上三角洲及水下三角洲。水上三角洲沉积层、水下三角洲的前坡沉积层以及前三角洲的沉积层,和吉尔伯特三角洲沉积模式的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大致相当。

水下三角洲位于低潮位以下,包括两个部分:前三角洲和三角洲前坡。前三角洲位于三角洲的最外带,有平缓的坡度以及平整的地形,是三角洲的前缘地貌单元,主要由粘土和细粉沙组成,具有较好的横向连续性,水平层理,单层厚度向上游逐渐变厚,穴居动物的扰动构造较为明显。三角洲前坡主要由较粗的粉沙和沙组成,具有较好的分选性,口门附近沉积物最粗,并沿着大海的方向逐渐变细,沉积构造有斜层理、交错层理、波痕层理和透镜体等,具有较大的岩性变化;主要地貌形态为汊道河口沙坝、潮成沙脊和汊道间凹湾。

水上三角洲又叫做三角洲平原。以最大的高潮位为界,又有上三角洲平原和下三角洲平原之分。上三角洲平原完全拜托了潮汐的直接作用,主要有泛滥平原、天然堤、决口扇等地貌形态;后三角洲平原则处在河流和海洋动力交互作用的环境,潮差大小和底坡坡降决定了其宽度,主要有河口边滩、河口沙嘴、河槽、潮滩和波浪塑造的滩脊等地貌形态。

三角洲平原有着更为负载的沉积环境,无论是在平原的形态结构、沉积物岩性还是构造上都变化显着;河槽分汊,各汊道的水流能量变小,使得三角洲岸线在一个较大的扇形区内向海洋推进;三角洲平原的岸段受主汊道的迁移的影响,向外扩展并发育出次一级三角洲,称为亚三角洲。密西西比河在近7000多年来,已经塑造了7个亚三角洲。

延伸阅读——三角洲的沙体特征

在三角洲中,包含着有各种原因形成的沙体,主要有汊道河口沙坝和河口沙嘴、河槽充填沙体、潮成沙脊和波成滩脊、岸外沙坝等。三角洲的基本骨架和形态格局就是由它们构成并进行控制的。

通过分析34个三角洲的动力条件和沙体特征,美国科学家将三角洲的沙体归纳为6种沙体分布型式。如密西西比河有比较强的径流,比较多的输沙量,口外海域潮差仅为0.43米,该三角洲形态的显着特色是有指状的汊道河口沙坝以及汊道间凹湾;澳大利亚奥德河地处干燥气候带,年输沙量2200万吨,以1、2月份最为集中,河口的潮差5.8米,流速达3.5米/秒,因而三角洲有典型的潮成沙脊发育;巴西圣弗朗西斯科河口三角洲的特色是有多列平行的滩脊和外缘的风成沙丘带;而西非的塞内加尔河口三角洲岸线平直,有堡岛、沙丘等发育。

丘陵及其地形地貌

丘陵,通常指地球表面形态起伏,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

丘陵通常起伏不大,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它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呈浑圆状,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

丘陵的地质特点

通常来说,各地对丘陵的定义都不是十分一致。一般而言,在相对比较平坦的地方,高度差50米就可能会被称为丘陵了;而在山地附近,可能高度差需要达到100~200米以上,才能被称为丘陵。

丘陵的形态和构造相当的“偶然”,它没有特别明显的地形构造,这也反应了丘陵在形成过程中风化过程起着重要的的因素。

在丘陵中的河流,几乎很少有像山脉那样流向平行的。这是因为,丘陵的形成因素通常与山脉的形成因素不同。山脉通常是通过地壳运动造成的褶皱和断层,而河流通常是沿这些断层流行的,因此一般是平行流动。

丘陵的分类

丘陵的分类法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