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9398400000060

第60章 《华盛顿邮报》对伊拉克战争报道的分析与思考(2)

这场由美国发动的对伊拉克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应该说,美国媒体在这场战争的表现是充分的,给人们留下的思考与启示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嵌入式新闻报道的实施表明了美国政府对媒体策略的调整。

实际上,美国政府的这一举措与美国政府的战时新闻检查制度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自美国国内战争以来,美国媒体与军队共同经历了不断演变的但始终是对立的关系。在国内战争期间,军方很少关注新闻报道中关于战事的描述。然而,随着19世纪50年代电报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南北战争成为美国历史上政府系统地实施战时新闻检查制度的第一场战争①。在随后的历次战争中,美国政府所采取的战时新闻检查制度都遵循着同样的模式。到了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的经历则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三边委员会”曾在70年代初发表了一篇名为《民主体制的可统治性》的报告,报告的结论指出:“媒体已成为国家权力的明显资源,媒体的无法掌握,内则使民主过度,使政府威信扫地,外则使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里衰退。”①这促使美国政府和军方重新思考其新闻检查制度,并开始着手研究如何在以后的战争和冲突中处理与媒体之间的关系②。如何营造和促进未来战争冲突中积极有利的公众舆论成了美国权力机构实施的对媒体的有效策略的主题。军方更是试图通过限制媒体与战事的接触来达到更有效地控制公众舆论的目的③。结果,在此后包括第一次海湾战争在内的战争冲突中,媒体记者遭遇了未曾遭遇过的严格的新闻检查和采访限制。

这次伊拉克战争,美国政府和军方改变了以往对媒体实施的强制性的信息过滤与限制的方式,而代之以主动为记者提供随军采访的机会。这是其对媒体策略的重大调整,其出发点和实质是希望增加正面宣传的力度,借此提升政府和军方的形象。

应该说,美国政府和官方这一策略调整,并非为了帮助媒体获取新闻,而只是加强对媒体的控制与利用。这从这一策略的具体措施中可见端倪。每一位嵌入式记者必须签署一份协议,保证遵守所谓的“基本规则”(TheGroundRu1es)。“基本规则”规定了包括不得公布“表现敌军战俘或囚犯的脸部、名字牌或可辨认的东西的照片或图像”在内的19条禁止条例和14条可以报道的信息类别。从表面上看,大多数规定是理所当然的,但只要仔细研读便会发现,它对新闻报道的限制是非常严格的。

例如,协议规定“关于正在进行的军事行动除非获得现场指挥官的同意,否则不得进行报道”;“有关早先常规的军事行动的时间、日期、地点或部队情况只有当以某种方式(certainterms)表达的时候才准许公布”等。又如“基本规则”的第六部分强调了安全的重要,规定军队为了安全起见有权审查新闻报道的内容,并删除“敏感”的信息。另外,不同意上述原则的记者将被禁止接触类似的信息,包括军事行动、战前准备、物质力量等①。这一切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战争的报道权和编辑权掌握在军队和政府手里,而非媒体记者和编辑手中。可以说,媒体以牺牲自己的一部分编辑权换取了与军队和前线的接近②。而这些嵌入式记者实际上也成为了美国政府宣传的工具。他们很难不对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士兵们抱有同情的态度,也难以对于美国的军事行动进行批评性的报道,如批判其带有侵略的性质③。

即便如此,最终的实施效果应该说是政府和媒体双赢,战争给了政府又一个控制信息流的机会,政府获得了他们所期待的“令人感到骄傲的、正面积极的、爱国的”报道,而媒体也得到了相对于前两次战争丰富得多的新闻报道。与海湾战争相比,记者们不再只是待在旅馆里,抱怨他们缺乏与部队或前线接触的机会。美国编辑人协会4月份在新奥尔良召开了一次研讨会,会上来自各大媒体的人士一致认为,尽管各媒体在处理敏感话题上存在异议,但总体而言,嵌入式采访报道是成功的④。

然而,浮华热闹的外表却掩盖不了空虚的实质。嵌入式新闻采访虽然使媒体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战争,但是,记者们与军队士兵生活在一起,一方面朝夕相处,在情感上难免会产生好感,另一方面要依赖部队为其提供食宿、安全保障和交通便利,这些都或多或少会影响记者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可以说,嵌入式新闻报道的方式使媒体与军队建立了某种稳固的关系,“消除了记者与士兵们之间的距离,但所得到的却是客观性的丧失”。嵌入式新闻报道的确为记者了解美军的情况提供了便利,然而,这种便利却带着不公平和不平等的色彩。作家NormanSo1omon一针见血地指出,“‘嵌入’意味着对伊拉克战争进行报道的记者们与军队‘同床共寝’。这一报道体系势必导致记者们在进行军事报道的时候失去客观性。如果记者们‘嵌入’到美军当中,那么他们也应该‘嵌入’到伊拉克居民家庭当中去。”①最初几天的报道十分热闹,部队胜利挺进、萨达姆的寝宫遭到轰炸等消息充斥媒体,然而,有关炮火之下的伊拉克军队和平民的报道则寥寥无几。可以说,媒体传达给美国公众的是缺失的、不完全的信息,他们通过媒体所了解到的伊拉克战争是一场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所看到的不同的战争。美国公众成了这次伊拉克战争报道的牺牲品。如果说包括《华盛顿邮报》在内的大多数媒体认为这次战争报道是成功的、进步了的,那么这种成功和进步则是以牺牲公众对于战争的全面的、真实的了解为代价的。

第二,美国媒体过去所坚持的“监督和批评政府”的功能开始弱化,国家意识再度得以张扬。媒体与政府之间共生关系的核心,在于相互依存和相互利用。

很明显,美国媒体与政府之间的“暧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对媒体的新闻报道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这一点可从《华盛顿邮报》有关这次伊拉克战争报道的新闻来源分布情况(见表三)中得到明证。该报大量采用政府和军队官方所提供的新闻,从而大大丰富了报道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报纸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但在这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正是由于报纸充斥了来自权力机构的声音,势必导致对来自公众、弱小团体的意见的忽视,造成新闻信息的单一化、绝对化。

在“自由媒体”的时代,美国媒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处于相互独立、相互对立的状态。首先,美国媒体作为私营机构,在经济上完全自立,不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因此,它们可以不俯首听命于政府,不必受政令的制约。其次,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明确保障公民的议论和出版自由。这一精神作为美国宪法的灵魂之一得到了较为普遍而切实的执行。正是由于经济上和法律上的保障,美国媒体数百年来充分发挥了监督(watchdog)政府的作用,被看作是与政府相抗衡的另一个权力中心①。

但是,自后工业社会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产业的集中和垄断的扩大,各行各业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精英。多元主义代表人物罗伯特·达尔指出,如今,主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决定……都是由极少数人作出的。决定国家的政策的是一小部分的政治精英、权力精英,他们比普通人更富有,受到更好的教育,有着更好的社会关系②。在美国,主流媒体本身常常被看作是精英的一部分。它们倾向于加强和维护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以及权势阶层的观点,以精英阶层的价值观组织传播内容,使公众趋同于社会上原有的主流意见,最终以主流意见代表社会的意见。“这不是因为它们听从雇主的命令,而是因为它们自己认同于那些价值观念……”③可以说,媒体是现行制度的支持者和维护者。

一方面,媒体享有独立自主的法律地位,但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受着社会经济制度所形成的公司企业界所支持的。反过来,媒介也支持这个制度”①。媒介经济的实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国媒体对于政府的倾向性。美国媒体的拥有者是少数富有的上层社会的精英,控制和决定媒体新闻报道的不是记者、编辑和其他从业者,而是这一“精英层”。这一“精英层”与政府官员有着广泛的社会关系和商业往来,他们要依赖政府在诸如电视频道许可证、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涉外商业活动等方面提供便利②。正是因为处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美国媒体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表达自由便不可能不看政府的“眼色”行事了。正如LudwigvonMises所指出的,没有拥有和使用私有财产的自由,从根本上说就不会有言论自由。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新闻媒介好比吹笛手,而给笛子定调子的人是那些付钱给吹笛手的人。即使付钱的主子身份不清,情况也是这样”③。

现今美国媒体与政府之间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如果说他们之间还存在对立的话,那么这种对立也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其深层的核心关系是相互依存与相互利用。已经在报界工作了近25年的Wi11iamL.Anderson指出,“政府是我们的生命线,即使新闻记者与政府官员之间有一点(但仅仅是一点)对抗性的关系,现在回头看来,我认为政府与媒体过去和现在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仅政府的强大和四处干预,而且它的增长,对于媒体都是有利的。”④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国内曾经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媒体股权交易,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大财团和企业成为了美国媒体的幕后操纵者,“自由媒体”的时代从此结束①。这使得媒体成为了政府控制下的宣传机器。而就在本文行将完成的时候,2003年6月2日,尽管遭到强烈反对,美国电信管理机构仍以微弱多数通过了传媒改革新规则。

该规则除了允许电视集团最多可以控制全国45%的观众以外,还规定大部分地区的地方电视公司可以拥有两家电视台,同时还允许一个地区内的报纸、电视和电台进行交叉控股②。毫无疑问,新规则将导致美国媒体所有权的进一步集中,再一次预示了企业集团对于媒体的控制将达到新的高度。NoamChomsky曾经指出,媒体根本上不是挑战现存秩序,而是在社会上为权势阶层“制造一致”③。

第三,既竞争又联合,走多媒体“互通”、“共荣”之路是美国媒体积极拓展自身发展空间的新尝试。

在这次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美国报纸媒体大多一反常态,不再把其他媒体单纯地视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而是变换了竞争的手段,在“对抗”的同时注意寻求媒体间的合作与互通。这最主要的体现,便是报纸或报业集团(公司)与其他媒体在嵌入式记者名额分配上所进行的交易。《华盛顿邮报》与MSNBC.com签订了合作协议,允许MSNBC.com共同使用该报得到的8个嵌入式记者名额。Cox报业集团与CNN也达成了一项类似的协议,允许有线新闻网使用Cox所得到的8个嵌入式记者名额中的5个,即CNN除自身得到的名额外还获得了5个额外的名额。作为交换,CNN的嵌入式记者为Cox报业提供他们所得到的新闻报道内容。用Cox报业集团的旗舰报纸《亚特兰大新闻宪法报》责任编辑SusanStevenson的话说,这一交易是报纸节约资源的一种方式,但同时对保证报纸伊拉克战争报道的质量和报道的丰富性提供了条件①。可以说,走多媒体“互通”、“共荣”之路是美国媒体打破原来的固定思维模式,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的积极探索。尽管这一新举措的动因更多的是基于媒体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尽管其最终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但是这种拓展发展思路、勇于尝试和创新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与深思的。

(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