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老年医疗保健10000个为什么(下册)
9250300000034

第34章 养生篇(18)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表研究称,对中年男性而言,手掌握力是衡量健康长寿的关键指标之一,握力强的中年男性寿命更长。握力大小是衡量上肢力量的重要指标,而上肢力量反映身体是否健壮。报告建议男性“应该从中年时期开始就保持身体健壮”,这样身体器官功能才能维持更长久,所以应经常锻炼手的握力。

25.强体健脑的指针法怎么进行

人体保健最重要的就是上、中、下“三位一体”,即:“上”保持灵敏、充沛的脑力;“中”保持通顺、畅快的胃肠消化系统;“下”保持一双强壮、有力的大腿。要达到这个目标,方法就是指针加运动。

指针就是以手指按压、按摩穴位。对于大众来说,指针简单易学,是最实用的健身养生方法。

首先,坐在椅子或沙发上,靠背,头稍后仰,双眼微闭,消除杂念,心平气和,双手向后做护住后脑勺状,用两个大拇指在后颈部及耳垂后凹陷处,找准天柱穴、风池穴、翳风穴,依次按压、按摩这3对穴位。每对穴位按压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此法可随时随地做,尤其是伏案工作超过1小时后做指针按压,会感到双眼明亮,头脑轻松。

其次,取坐姿,双腿稍微前伸,用双手大拇指用力按压左右两腿的足三里穴,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经常这样做对健身强体有特殊作用。

除了指针,还要加上步行、慢跑、游泳等运动,因为这是最好的排毒和减肥方法。中医讲究:“运则行,动则通,气血不行、不通则瘀,瘀则百病生。”

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陷处,也就是颈部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外侧凹陷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cm处。

风池穴:在颈部正中大筋外缘凹陷处与耳垂齐平的位置。

翳风穴:耳垂后乳突前下方的凹陷处。

26.为什么锻炼时还要按摩四大穴?怎么进行

每天坚持按摩四大穴:大椎穴、合谷穴、关元穴、足三里穴。每天早起后按一遍,晚上睡觉前按一遍,是养生一大秘诀。

(1)拍打大椎穴早起散步时,边走边用力甩手,用手掌拍打此穴,以感觉微痛为宜,可加强对大脑的刺激,防止脑萎缩。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即低头,从后发际沿着颈部后正中线向下,先摸到颈椎最突起处,其下凹陷处就是大椎穴所在位置)。

(2)按揉合谷穴交替按摩左手和右手的合谷穴,用拇指和食指按揉5分钟左右,力度以能忍受的疼痛为宜。长期按摩可预防感冒,对牙疼、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神经麻痹等有一定作用,还能预防痤疮。合谷穴位于虎口,在手背拇指和食指的掌骨之间,靠近食指一侧的凹陷处(将大拇指和食指并拢,突起的最高点就是合谷穴)。

(3)点击关元穴用食指和中指垂直点击此穴,以感觉皮肤有强劲的抵抗感为宜,时间为3~5分钟;也可以用艾叶灸,效果更佳。按摩此穴还可强肾壮胆。关元穴位于脐中之下四横指宽度处。

(4)击打足三里穴伸直手掌,用手指与手心相连处拍打此穴,也可以拳头击打;攥拳时,要手指头慢慢用力向中心卷起,如同卷大饼。长期坚持可提高免疫力,有防治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腹部疾病的功效。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双腿屈曲时,膝盖下面外侧有个凹陷,就是外膝眼)之下四横指距离,小腿骨外侧一个手指宽度处,按之有明显的酸胀感。

27.怎么用手指运动来锻炼五脏

活动手指能刺激大脑皮质,兴奋中枢神经,强化五脏六腑,改善它们的功能。中医经络学认为,十二条正经中有六条经脉经过手指,脏腑的功能和病理变化可以从手上反映出来。而反射学家确信五个手指各自对应一个脏腑,拇指对应肝,食指对应肺,中指对应心,无名指对应脾,小指对应肾。经过实验测定,活动手指时,心脏和大脑的血流量明显加大。

活动手指并不一定刻意去做,只要有此运动意识,就可以在许多空闲的时间进行。

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同样可以针对自身的疾病加强相应手指的锻炼。如果物品只用两个手指就能拿起,那么有心悸、心慌、失眠等症状的心脏病病人,最好常用中指和小指拿物品;而有腰酸腰痛、耳鸣耳聋等症状的肾虚病人,最好常用拇指和小指拿东西。如果所拿物品太重,必须动用五个手指时,可以侧重多使用脏腑对应手指,并加大力量。如有目赤肿痛、胁痛口苦等症状的肝病病人,就应加大拇指用劲力度;有腹痛腹泻、呕吐泛酸等症状的脾胃不和病人,应加大无名指用劲力度。

28.怎么通过交叉手指来提精神

当你感到大脑迟钝,精力不易集中时,不妨把双手手指交叉地扭在一起。然后,使手指尖朝向自己,某只手拇指在上,从手指根部把双手交叉在一起,并使双手手腕的内侧尽量紧靠在一起。紧靠一会儿后,换成另一只手拇指在上地交叉,这也同样会给大脑以刺激。一般交叉3秒钟左右就要松开:然后再用力地紧靠在一起,反复进行几次。

29.怎么进行手跑运动

手跑,是以手为中心的一项健身活动。健身者可躺在草地上、沙滩上或垫子上进行,当然也可以躺在床上进行。健身者仰卧身体,双臂向上伸直,活动手指,甩动腕肘部,伸展手臂,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让整条手臂的所有关节都能活动开。也可模拟蹬自行车的活动,但要有意用手臂发力,每次可做2分钟。还可拿一个橡皮软球尽力抛向空中,落下时稳稳接住,或将球用力抛向墙壁,弹回时再接住。高龄老人则可选择不用球,而仅做抛、掷、接球的姿势,但需用力去做,每次可做3分钟。

30.为什么经常压压腿可强腰?怎么进行

把腿抬高时,脚部、背部和腰部都得到牵拉,而人体的脚下有三阴三阳6条经络,腰背部有督脉,还有众多的穴位,在压腿时如果有节奏地按压,其实也给腿部和腰背进行了按摩。经常压腿,能让腰腿更加灵活,也可以帮助防止换季时出现的腰腿痛。

晨练时不少老年人爱好搁脚压腿。搁脚压腿可刺激不常活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为防止发生意外,搁脚压腿时应遵循下列五原则:

一要稳。搁脚时,单腿独立必须站稳,最好能有个拉手,以调节平衡,避免失重摇晃而跌倒。

二要低。搁脚不要一步味求高,要适可而止,更不能与人攀比互相争高。

三要轻。压腿用力要轻,不能过猛,以免腰腿肌肉骨骼造成损伤。

四要缓。搁脚压腿的动作宜缓慢,以免快中出错。

五要短。压腿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应在3~5分钟之间。

总之,老年人压腿要循序渐进,适可而止,不能逞强,不要贪高。

31.登楼梯压涌泉怎么进行

涌泉穴(位于在屈趾时脚心凹陷处)与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cm处)被称做人体的长寿穴。经常按摩这两个穴位,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借助登楼梯“按摩”涌泉穴,有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上楼时用涌泉处蹬踩楼梯棱角处并让脚跟稍向下倾斜,使身体重心全部落在涌泉穴上。随着登楼交替重压两脚涌泉穴,会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坚持做下去,会收到强身健体的功效。老年人操练时要注意安全。

32.为什么收缩肛门对身体有好处?怎么进行

收缩肛门健身术是通过锻炼臀部周围肌肉,让内脏回归到正常位置,使整个身体体形得以矫正。如果坚持每天做,可起到减肥、缩小臀围、腰围、提升骨质密度的作用,同时,改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供氧水平,美化肌肤,使臀部不再下垂,让下垂的乳房恢复坚挺,使整个人显得年轻、美貌、自信,行动敏捷,神采奕奕。

锻炼方法:双脚跟并拢,与头部成一直线,双手心向外,两肩向后缩,使背部形成皱纹,与此同时,急速用力收缩肛门并坚持10秒钟,每天5次(生病、有外伤以及洗澡时不宜锻炼)。有人将这种简单的锻炼方法取名为“让你年轻15岁的单一姿势体操”。此体操的动作虽然简单,但做起来有点吃力,若能坚持每天认真地做,必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3.为什么踮脚尖运动可祛病强身?怎么进行

踮脚尖运动对于久坐或久立者很适宜。方法是:双足并拢着地,用力踮起脚尖,然后放松,以20~30下为一组,中间休息3分钟。别看此法简单,健身效果却相当好。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的人会感到脚下酸胀和麻木,重者出现下肢静脉曲张,这是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活动,引起下肢血液回流不畅造成的。而人体下肢血液回流,可以靠踮脚尖对左右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来改善。据测定,双侧小腿肌肉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量大约相当于心脏的脉搏排血量。所以,当你下棋、打牌或久立不动时,最好1小时左右做1次踮脚尖运动,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踮脚尖运动还可以活动四肢和头脑,消除长时间用脑过度集中,突然站立而眼前发黑、头脑发晕的症状,有利于维护自身健康。踮脚尖的同时上提肛门,可以预防痔疮的发生。

走路时将脚跟提起,完全用脚尖走路,两脚交替行走20m,再向后用脚尖走回原地,可以锻炼小腿屈肌,并有利于疏通足三阴经。当然也可以用脚跟走路,即把脚尖翘起来,用脚跟走路,这样可锻炼小腿前侧的伸肌,疏通足三阳经。脚尖脚跟两者交替进行可以祛病强身。

34.为什么多蹲少坐更利于健康

蹲有益健康,因它与胎儿在母体内的姿势非常相似,也是人类寻求舒适和庇护的本能姿势。下蹲时,腹部、腿部、臀部的肌肉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挤压,这个挤压的过程,其实也是人体“做功”的过程,能对全身血液进行重新调配,将更多的血液“挤”向大脑、心脏等人体重要脏器,从而增强心肺功能,减少冠心病、肺气肿及高血压的发病率,并使大脑年轻化;在蹲的状态下,膈肌上抬,站起来则横膈下降,可以加大胸腔和肺的活动范围,肺活量因此增加;由于人在下蹲时,为了保持这种姿势,比站和坐都要消耗能量,再加上对腹部的挤压作用,所以下蹲也是消除腹部脂肪的好办法;在一蹲一起这个简单的动作中,全身肌肉会由紧张到松弛,反复进行,就好像在给全身进行深层按摩,既减压又解乏。由此可见,下蹲的意义远不是运动或支撑躯干这么简单,它的“良好状况”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突然心慌不适、胃痛难受时,都会不由自主地蹲下来,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人体本能地会借助蹲这个动作,来缓解症状。

蹲姿从易到难,锻炼中可采取以下姿势:(1)如意蹲:也就是随便采取什么样的姿势,能蹲下去就行;(2)八卦蹲: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深蹲;(3)太极蹲:双脚并拢再深蹲。老年人刚开始练习下蹲可以不拘一格,如意蹲就可以了,时间上也不用强求;等身体灵活了,再从如意蹲逐步发展到太极蹲,并延长蹲的时间。

除了有意识地每天进行下蹲锻炼,还可以将其贯穿到我们的生活中,如看电视、摘菜、洗衣服时,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试试改坐为蹲吧。

35.怎么选择不同下蹲保健法

(1)日常蹲日常蹲分为劳作蹲和休息蹲两种。

1)劳作蹲:顾名思义,就是在平日劳动如摘菜、洗衣服的时候,下肢分开,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靠近胸口,双手环抱双膝,时间不限,以自我感觉不累为准。

2)休息蹲:是指练习者在看电视、看书、听音乐时,下肢并拢或分开,蹲于板凳或沙发上,腰背挺直,双手抱胸或下垂均可。初蹲时可自己掌握时间,以每次坚持10分钟以上为宜,次数不限。

日常蹲较适合女性。通常她们比较在意自己的体形,下蹲时由于要以腿部挤压腹部,可以减少赘肉的生长空间,达到减肥塑形的效果。虽然做操、跳绳、跑步等也有同样的功效,但在进行上述运动时,乳房经常颤动,时间久了易造成乳房下垂。而保持蹲姿时,双腿将乳房向外向上挤压,会使乳房坚挺。

(2)卧蹲卧蹲分为仰卧式和侧卧式两种,是供练习者在睡觉前练习的姿势。

1)仰卧式:练习仰卧式时,双膝弯曲,尽量贴近胸口,双手环抱小腿,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对于次数和时间,没有一定的讲究。

2)侧卧式:练习侧卧式最好由夫妻两人同时进行,背靠背躺下,各自双膝弯曲,尽量贴近胸口,双手位置依自己的舒适度调整,无时间和次数限制。

从中医方面来讲,卧蹲可使人体经络相互挤压,从而形成自体经络按压状态,有利于气血流畅,可减少冠心病和卒中的发病率。老年人腿部关节不灵活,采用这种方式较好。

(3)组合蹲组合蹲比较适合夫妻一起练习,分为背靠背双人蹲和车厢式双人蹲两种。

1)背靠背双人蹲:练习者双脚尖拢,双脚跟紧靠,然后缓缓蹲下,两人背部靠在一起以保持平衡。双手向前平推,练习时间可以从开始的3分钟逐渐延长到10分钟。

2)车厢式双人蹲:练习者一人背靠墙蹲下,双手平缓推出,搭于前者肩上,前者蹲下时,腰背挺直,抵住靠墙者膝盖,双手也平缓推出。锻炼时间可从3分钟开始,逐渐根据自身情况延长,次数不限。

该姿势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腰背部肌肉,对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6.怎么才能做好“健康蹲操”

健康蹲操包括借物蹲、实蹲、踮蹲、跟蹲、弓箭蹲等。

(1)借物蹲练习者将自己的背部、腰骶部依靠在墙上,或是手握栏杆,借以分解身体重量,使下蹲训练变得容易进行,从而蹲得深、蹲得久。练习时间可以从开始的1分钟逐渐延长到5分钟。

(2)实蹲分为太极蹲和八卦蹲两种。

太极蹲是双脚尖并拢,双脚跟紧靠一起,然后双膝弯曲,弯曲到大腿腿腹与小腿腿腹紧贴在一起,经络穴位重叠,互相挤压,可起到推拿、按摩的效果,练习时间为1~3分钟。八卦蹲是从太极蹲演化而来的,即将太极蹲的下肢并拢变化成下肢分开,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平行,双膝弯曲小于90°,臀部不要左右扭曲,距地不超过10cm,八卦蹲比太极蹲容易,练习时间为1~5分钟。

(3)踮蹲练习者两只脚的前脚掌着地,脚后跟抬起离开地面。双膝弯曲,躯干下沉,大腿紧紧压在小腿上。踮蹲有一定的难度,初次练习时不要太勉强,时间控制在30秒到1分钟即可。

(4)跟蹲跟蹲与踮蹲正好相反,即脚跟落地,同时足弓部也可以着地,前脚掌悬空,即足底的后2/3部分触地面。由于前脚掌悬空,身体重心向后偏移,掌握不好,容易向后倒,因此初次练习时要注意安全,时间控制在30秒到1分钟即可。

(5)弓箭蹲练习者左脚着地,右脚呈踮蹲状态,下蹲时将身体重量落到右脚上,每练习30秒调换一次左右脚,以改变两脚的受力情况。

做这套动作时,需注意的是刚刚接触蹲式训练时,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从借物蹲开始,然后逐渐尝试其他蹲的练习。

37.怎么进行有利于心脑的下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