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筱媛则可以慢慢地讲条件。
如我之前所说,他们的主要矛盾是基础利益的矛盾,而表现形式就是家庭三角体的稳定形态被破坏。所以筱媛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建立自己稳定的家庭结构。
这也是一直以来,他们这户人家犯的最大的错误。老人总觉得子女们应该住在一起,人越多越好。而当儿子的总以为要和父母在一块,可以尽心孝顺。但世上的事情,往往都是看起来好,实质却问题极大。
人想做好事,往往却有坏结果。
筱媛提出的条件也很简单,就是要另外买房子搬出去住,可以和公婆住得比较近,但一定不能再住到一起。平时夫妻二人上班的时候,公婆可以过来带孩子,而他们回家后,就自己带孩子,公婆依旧回自己家住。
这样一来,婆婆依然可以带孙子,依然可以每天见到儿子,但筱媛和公婆的相处时间却会大幅度减少,也避免了生活习惯不合的吵架。
虽然分开住略有不便,但由于很近,所以只要一个电话,他们都可以去公婆家帮忙。
筱媛的这个方案,最终得到了大家的妥协,她的丈夫是最大的支持者。因为一直以来的婆媳吵架,作为儿子是最难做人的,不仅处理不好家务事,甚至都影响了工作。
事情很快就解决了,虽然没有那么快买到新的房子,但筱媛在短期内租了一个带精装修的小屋,这三口之家迅速成型。
搬出去住后的两个月,日子可谓相当平稳顺利,不仅听不到吵架声,而且筱媛和婆婆之间的关系也恢复如常。
男人端不平一碗水,一定要争取
筱媛的第一个家庭危机解决了,但这意味着生活从此就没有波折了吗?当然不是的。
我之前说过,结婚就是将两个人的生活融合在一起。那么夫妻之间,实质上有各种需要磨合妥协的东西。
因为陈建设和筱媛,从前是两个独立家庭里抚养出来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利益取舍。
而当他们组建成一个家庭后,和从前家庭之间的联系、亲密程度,就成了一种战争。
筱媛他们以前是和陈建设的父母住在一起,所以每周会去筱媛父母家吃两顿饭,让外公外婆也见见小外孙,共叙天伦。
而如今独立住了出来,陈建设是个孝顺孩子,巴不得天天回父母那儿吃饭,一周总有五天是在自己爹娘那儿吃饭的,而周末又会自在地出去吃,所以反而去筱媛父母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的,从一周两次改为一次,有时候连一次都没有。
这下筱媛就不高兴了,她心中想,大家都是父母,大家都是如珍如宝的孩子。而且筱媛还是独生子女,更是像小公主一样。凭什么陪陈建设父母吃饭五次,陪自己父母吃饭连一次都没有?这也太不公平了。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筱媛遇上了更加不公平的事情。
有一天,陈建设突然跟筱媛说,想每个月给父母三千块饭钱。筱媛一开始还没有多想,可随后的几天,心里却越想越不是滋味。
虽然现在晚饭都是陈建设的父母在操持,可一来筱媛是真的不想去吃,完全被陈建设逼着去的;二来两个人吃喝也花不了三千块钱那么多,就算要孝敬也没必要用这种借口;三来也是最重要的。现在陈建设父母住的房子,原本就是他们小夫妻俩买的,而他们让给老两口后,自己又每个月三千块钱租了房子住。他们当然不可能向父母收房租,可这相当于是每个月多开销了一大笔钱,现在再给这份饭钱,是不是很不合理呢?
何况陈建设也从来没有提过给筱媛家饭钱,更没有给筱媛父母一分钱的孝敬。
都是爹娘,为什么这样不公平呢?
筱媛心中有气,所以每次陈建设提这茬,她都会很不高兴,慢慢地发展成消极抵抗,不仅不愿回去吃饭,甚至都不太想见老公,整天就在单位里磨蹭,能晚回去一点就好一点。
时间一长,陈建设也察觉了,他认为筱媛是不愿意孝顺自己的父母,这点触到了陈建设的逆鳞,于是两人间又开始了吵架。一开始只不过小拌嘴,也算床头打架床尾和,但到后来越吵越烈,筱媛脾气不好喜欢哭闹砸东西,而陈建设则一生气就往外跑。
一个礼拜里,倒有四天吵架三天相安,不是听见夫妻两个打架,就是筱媛一个人独守空房。
这样下去自然也不行。筱媛苦恼无比,于是再写信来问我。
如果仔细给这对夫妻分析的话,他们的问题并不严重,更没有到无法解决的程度。
其实夫妻间婆媳间所爆发出来的绝大问题,都不会很严重,都只是一个非常细微的生活琐事,却引发了双方的情绪,最后被积累被爆发,形成了难以弥合的伤痕。
但只要究其原理,找到最初那件细微的琐事,想办法把它解决掉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筱媛和陈建设天天吵架,看似关系破裂,但细究问题,不过是两个人对事情的看法不一致。
陈建设觉得,筱媛不肯给他父母饭钱,是不孝顺老人。而筱媛心里想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她觉得陈建设只惦记自己爹娘而不惦记她的父母,是种偏心。
人类社会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误会?因为人和人之间是无法相互了解的,甚至都无法真正沟通。即使是夫妻,沟通也是有限的,是受情绪蒙蔽的。
筱媛觉得男人偏心,当然没错,但她犯的最大的错误是,她以为男人应该是不偏心的。
这是大错特错。
在很多女人眼里,男人应该是有责任感的,应该是公正客观的,应该是能够一碗水端平的。这样的男人当然有,但都是非常稀少的大男人。
而如今这个时代,大男人越来越少,小男人越来越多。必须从人性最基本的地方出发,去分析男人的心理。
首先,作为人的本性来说,男人是不可能公平的。
人的本性是什么?每个人生来都会有一个立场。最基本而言,就是家庭的立场。
我们每个人,都是某个家庭的儿子或者女儿,这个家庭养育了你抚养了你爱你疼你,这形成了基本利益,也形成了稳定的家庭结构。
对陈建设而言,他是父母家庭的成员,也是自己家庭的缔造者,这两个小家庭才是他的基础利益,除此之外,都是可有可无的。
要相信人性。除了那些扼杀欲望只在乎天下大事的人之外,绝大部分人都会遵循人性而为之。对他们来说,只有基础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陈建设在潜意识里,偏重于自己的家庭和父母的家庭,当然不可能公平。
自己的家庭和父母的家庭之间,还可以谈公平这个问题,但筱媛的父母,压根就没有进入陈建设的公平体系。
许多女人会认为,既然我嫁给了你,那么我父母就是你父母。
这是一句很好听的话,大家都会说,男人也会答应,但能做到吗?不可能!
因为这是不符合人性的。这世界上,最大的谎言,往往都来自于违反人性的承诺。
譬如一个怕死的男人告诉你,我会冒着生命危险救你。一个好色的男人告诉你,这辈子我都不会看上别人。一个贪财的男人告诉你,我的所有钱都是你的。
这种违背了人性的承诺,都是谎言里的谎言,千万不要相信。
虽然陈建设在表面上承诺,把筱媛的父母当做自己的父母来看。但从人性角度分析,陈建设根本不可能将两者画上等号,就是有等级差别的。
其次,从恩怨分明角度来说,男人也不可能公平。
再换个角度。女人们都愿意去找好男人,以为好男人够孝顺,也能做到公平。但恰恰是越好的男人越难公平。
因为一个好男人,恩怨观会很强。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这种报恩的思想,是中国古往今来道德的核心。
而谁对陈建设最有恩呢?当然是他的父母,然后是他的哥哥,就连老婆筱媛都得排在后面。
所以在出现利益纠纷的时候,男人只会偏向爹娘,然后偏向哥哥,之后才是老婆,至于岳父岳母,那可能还会排在铁杆好友之后。
女人的天真,就在于总觉得自己是男人最重要的,什么时候都排在第一位的。
但男人越好,老婆的位子就越靠后。
好男人在于他考虑的因素特别多,谁对他好一点,都会铭记于心,即使别人不对他好,也会以德报怨。到最后,老婆就成为一种牺牲品,损害老婆的利益去报答别人,更遑论岳父岳母呢?
所以,当一个女人希望自己成为老公世界的中心,那么她就不能去找孝顺的男人,也不能去找好男人。而是应该找一个以爱为核心,怕老婆的小男人。只有这种情况下,才能达到女人所要的公平结果。
最后,男人根本想不到那么多。
女人往往会高估男人的细心程度。
像筱媛这样,一心觉得陈建设应该懂得她在想什么,应该能留意到岳父岳母需要什么,应该知道公平相处一碗水端平。
但事实上,男人真的想不到那么多,准确来说,绝大多数的男人都不会这么细心。
我在这里可以奉劝女人们一句,无论你怎么评价男人的粗心程度,可能都到不了事实的一半。他们会忘了所有的纪念日,他们不会发现你在生病,他们会忘了你安排的事情,他们在忙的时候,甚至连老婆是谁都记不得。
如果你寄望于男人能够在想到自己的父母时想到你的父母,那你几乎可以绝望了。在这个国家里,能想到自己的父母的男人都不足一半,而能连岳父岳母一起想到的,恐怕连一成都不会到。
究竟该怎么办呢?
如上三条,明明白白地告诉你,男人是不可能一碗水端平的。而事实上,女人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明明是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一定要靠男人来端平呢?
从人性角度来讲,你自己都放弃不管了的事情,你的老公为什么要管?你的父母,当然是要你来照顾,各人都有各人的家庭,虽然你们结合在了一起,你老公的确应该承担起一部分责任,可并不是说,你可以完全把责任推卸给老公了。
首先就要明确,你的老公绝对不会主动地一碗水端平,不可能如你预期的对你父母那么好。
唯一的办法,就是你逼迫老公来公平地处理事情。只有你来主动要求,才能保障父母的利益。
我给筱媛写了回信,教她如何来维护父母的利益。刚开始,筱媛还比较抗拒,她觉得和老公之间,不能有这种互相控制,最好是让老公自己明白过来。
但事实证明,陈建设一直都没有明白过来,他和筱媛之间越闹越烈,根本没有好转的迹象。
筱媛无奈,只能依着我说的法子,和陈建设心平气和地谈了一次。
在谈判之初,筱媛就对陈建设说,自己同意给饭钱,也同意每个月孝顺父母一些钱。
陈建设大喜过望,他一直以为筱媛不愿意给自己父母钱,所以才找了饭钱这个借口。
筱媛说,每个月三千的饭钱太多了,父母也不一定愿意拿,不如就一千的饭钱,外加一千的生活费。
这虽然比陈建设原来打算的少了一千,却是筱媛自己提出来的,他觉得也不容易了。
但筱媛却没有说完,她问陈建设,既然你爹娘是爹娘,那么我爹娘是不是爹娘呢?
陈建设一时没转过弯啦,当然连连点头。筱媛趁热打铁,既然大家都是爹娘,那么每个礼拜陪你爸妈吃几天饭,也要陪我爸妈吃几天饭。
这事情,让陈建设犯了难,从前他们一周五天在公婆家吃,还真没想过公平的事情。但筱媛把两边爹娘都摆出来,还真不容陈建设推托。
筱媛早已把计划做好,每周在公婆家吃三天饭,在自己父母家吃三天饭,最后一天是小两口自由活动。
陈建设虽然不甚情愿,但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
看老公同意了,筱媛又提出了第二个要求。既然两边都同样的吃饭,同样是父母,那么饭钱和孝敬是不是也应该一样呢?
陈建设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筱媛一开始的让步,就是为了现在的结果。要说起来,筱媛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既然两边同样吃饭,那么陈建设父母一个月拿两千,筱媛的父母也应该是两千,大家都要公平地孝顺。
即使想通了其中玩的花样,可陈建设依然没办法拒绝。因为筱媛所持的公平原则,根本无懈可击。何况陈建设是个孝子,对筱媛的孝顺不仅不能反对,反而更支持才对。
何况这种做法,比之前每月三千元的支出只多了一千,还是筱媛亲口提出来的,对双方家庭都一视同仁,可谓最完美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