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公务员之二度县长
859800000044

第44章 思念 (1)

刘满香知道,若要去省城找余非并不难,只要想好适当的理由。但她自觉没有这个必要,她只不过是余非的一个“邻居”和“学生”而已,又不是他的恋人,顺道看望一下还说得过去,若要特意那么远去找他就于情不宜于理不通了。

刘满香怀着失落的心情回到横里村,把对余非的思念深埋心底,直到这天李义先找到她问起余非的情况。刘满香本可以像回复其他人一样说不知道,但一想到人家是为了寻求合作而来,可能有利于蔬菜产业的发展,便忍不住又叫住了他。但叫住之后又有些尴尬:我为什么知道余非不在梁木县城呢?我是他的什么人呢?这个问题刘满香当然不想详告一个外人。

“你寻求合作可以找驻村里的南方绿色蔬菜公司的代表,也可以找村委会,余老师走时将他经手的事务都交给了他们,一切都在正常运转,不一定非要找余老师。”沉默半晌,刘满香对李义先说。“哦,我明白。”李义先说,“不过我还是想拜访一下余老师,听说他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爱民为民的精神十分可嘉。”“这样啊?”刘满香想了想,说:“你如果实在想见到他,可以到梁木县城找他的父母或在县政府开车的司机小刘。”

李义先连声道谢,出门围绕余非住过的老屋看了又看,又走访了几家农户,驱车离去。

在找到司机小刘时已近中午,小刘正在楼下搬书。“你好,你就是刘师傅吧?”停好车后,李义先经人指点,来到小刘跟前。小刘一愣神,回头看了看他,放下手中的书说:“我是,请问你是?”“哦,我叫李良伟,做蔬菜加工的,有点事找你,不知能不能找个地方谈谈?”做蔬菜加工的?小刘上下打量了一下,觉得奇怪,说:“那要等我把书搬完,上面发下这些个思想教育读本,虽然没人看,但也不能丢在这不管吧。”“那是,那是。”李义先边说边动手帮他搬。小刘连忙阻止,但见他已经抱起一捆书跟来了,也就不再拦他,反正也是最后一捆了。

忙完后,李义先问:“你没什么事吧,中午我们一起坐坐,我请你吃餐便饭。”小刘看看办公室的人已走得差不多了,说:“谢谢你,事倒没什么事,不过请吃饭就没必要了,你有话就在这儿说吧。”“哦,是这样的。”李义先说,“我是在省城开蔬菜加工厂的,想请你介绍以前这里的余非县长跟我认识,我知道你帮他开了多年车,而且一直关系不错。”小刘请他进办公室,倒了杯水给他,说:“余县长既不在位也不开公司,你找他还不如找南方蔬菜公司,他们和你是同行。”李义先说:“不瞒你说,我是慕名来找余县长的,我在乡下考察时听很多老百姓提到了他,想当面拜访,听听他的意见,这可事关几千万的投资和农民增收的大事哦。”“这样啊?”小刘抓抓脑袋,“这我得问问余县长才行。”“不忙,不忙,我们先去吃饭吧。”李义先起身说。小刘想了想,说:“吃饭也得我请,你是客嘛。”李义先也不和他争执,拉着他说:“走,走,谁请都一样,填饱肚子再说。”

小刘和李义先及他带来的司机,来到一家餐馆,点了一些酒菜,三人边吃边聊。小刘问:“看你的车子不错,企业规模应该很大吧?”李义先说:“也没有什么,固定资产也就上亿而已。”“那就不小了,希望能到我们梁木县投资。”小刘敬了二人一杯。李义先点点头。

海阔天空聊兴酒兴到了一定程度时,李义先压低声音对小刘说:“你虽然和余县长走得近,但不一定有我知道他的事多哦?”小刘把酒杯往桌上一放:“你知道些什么,说来听听?”李义先说:“余县长最近是不是处了一个新朋友,还准备结婚?”“新朋友?你说的是谁?”小刘问。李义先说:“好像是叫王紫君吧,听说还挺有背景的。”小刘一笑,说:“什么新朋友啊,都老熟人了,如果不是阴差阳错,他们早就是夫妻了。梁木县很多人都知道,当年他们俩的结婚酒宴都快摆上了。你这个都不知道,还说知道得比我多。”李义先故作惊讶地说:“是这样啊?我听人说余县长就要和王紫君结婚了,可能是看中了王紫君的特殊身份。

”“放屁!”小刘忍不住骂了出来,随后又解释道:“对不起,我不是骂你啊,我是骂那些瞎说的人。王紫君有特殊身份不假,她毕竟是原市委书记的女儿,可她母亲当年在世时余县长都没使心眼,何况现在呢。我对这些可以说是清清楚楚的,他们后来各自成家又各自离婚,如果不是我有意帮他们打开心结,消除误会,恐怕今天都还互相没有联系呢。”李义先故意问:“不会吧,是你做了一次红娘?”“红娘说不上,他们早就熟悉。不过是我用车送王紫君到乡下找余县长的,当时余县长还有点怪我多事呢。”小刘喝完了杯中酒,笑了笑,“不说了,不说了,扯远了。”李义先帮他满上啤酒,说:“也没什么,闲聊嘛,毕竟余县长经历丰富而且独特,留下了很多话题。”

吃过饭后,李义先带来的司机已结了账,小刘也不好说什么。但对于他们要见余非的事,小刘为了慎重起见,接通了余非的电话。余非起先不愿出来应酬,但一听对方是搞蔬菜精深加工的,涉及几千万投资,可能对农民种植大棚蔬菜有利,便答应一见。

可余非万万想不到,他见到的不是什么客商,而是省委书记的“钦差”。

这让余非多少有些惊喜交织,当李义先向他出示工作证件,请他前往省委大楼面见省委书记孟泉时,余非愣了好半天。

“我在下面谎称搞蔬菜加工的,是想不使大家误会,也不想惊动下面几个县的干部和群众,希望你能理解。”李义先说。余非回答道:“没关系。”当然他除了说没关系还能说什么,省委领导这样做总有这样做的道理,包括李义先在下面走访,无非是想尽可能地从侧面了解一下余非。

余非已经顾不上分析这些了,他眼下最忐忑的是,见了省委书记,该说些什么?

省委书记孟泉在接见余非之前,已经听李义先作过汇报了,对于余非其人其事算是有了更多的了解,但还是那句话,百闻不如一见。

“孟书记,您好!”余非在李义先陪同下走进那宽大气派又透着庄严的办公室时,向坐在办公椅上的孟泉打着招呼。尽管旁边就有沙发,但余非不敢擅自坐下,只是用眼睛不时看看一脸冷峻的孟泉。作为曾经的一县之长,余非多次参加过孟泉出席的会议,聆听过他的讲话,但到他的办公室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却是第一次,所以心里难免有些紧张。

孟泉在摆弄着一件陶瓷做的工艺品,还不时敲敲,发出非常清脆的声音。“孟书记,您好!”余非再次打了一声招呼。这时,孟泉方抬了抬头,对他说:“你就是余非啊,看你,冷落你不到三分钟,你就觉得受委屈了吗?”“我?”余非看了看左右,李义先已经退出办公室,他更是不知说什么好。

“坐吧。”孟泉终于开口让他坐了。余非略略有点迟疑,不过还是依言坐下。“这次请你来呢,是想告诉你,你那几篇分析总结文章写得不错,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抓住了各地普遍性存在的问题,而且很有见地。”孟泉放下陶瓷工艺品,对余非说,“但我今天要问你的是,你写这些文章是出于何种考虑,作为一个已被撤职的县长,你觉得写不写对你个人有帮助吗?”

坐在一旁的余非通过孟书记刚才的话,方知道自己的那些文稿已经由舒书记上达“天听”。“我没有太多的考虑,只是被撤职后,有很多的感触,觉得自己曾经所做的工作成绩与失误相随,成功与失败相伴,而有些成绩是可以做得更大的,有些失误甚至失败也是可以避免的,思之再三,我决定用文字来进行分析总结。”余非诚恳地说,“我从来没想过写这些文字对我个人是否有帮助,因为里面的一些观点,本身就与现行体制相抵触,难为奉行当前体制的上级领导所肯定,所以写这些我只是告慰自己的心灵,告别过去的那一段时光,只是出于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至于能不能被党和政府所接受,便不是我所能决定的。”

孟泉点了点头,余非说得很实在,他的一些观点虽好,但与现行体制相抵触,很难在实际工作中推行,至少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实践和推行。作为体制内的领导干部,包括省委书记本人,也不得不按现行体制办事,比如对经济目标的考核,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百舸急流的竞争环境下,怎么能够允许地方政府发展速度过缓呢?即便是保持了原有生态保护了现有资源,经济落后也是要受到各方挤压的。

“我等下还有个会,你看……”孟泉说。

余非知道省委书记的日程肯定安排得很紧,他不能待得太久,因此赶紧起身告辞。不过走时还是鼓足勇气对孟泉说:“孟书记,您说我受不了委屈也好,或者误认为我个人是不是有某种企图也罢,这些都不重要,一点也不重要。但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一个普通的公务员,我恳切地希望您能够认真考虑如何破解基层发展的困局,正如我在文稿中反复写到的,经济发展和耗费资源的矛盾,短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固然有地方领导认识上的偏差,但更多是体制上的原因,如果不真正改革国家考评体系,就很难从根本上让地方领导从上项目的冲动中走出来。虽然您不能决定国策,但您是负责一省的高级领导干部,您的意见将影响国策,退一万步讲,你影响不了一国,但至少可以影响一省,我们省可以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科学调整,拜托了!”说完,也不等孟泉说什么,余非深深地鞠了一躬,转身离去。

孟泉靠着皮椅的后背,很惊讶地听完这一席话,来不及将他叫住,便目睹他离去了。孟泉知道,自己刚才的话可能是伤着了余非,说他受不了委屈,说他写文章是否考虑个人的进退,但即便如此,他应该不至于傻到要和自己这个省委书记负气吧。“嘿嘿,这小子,还真有脾气呢!”孟泉不禁哑然失笑。

不过,余非最后的一席话,还是深深触动了孟泉的心。若不是出于对党和国家事业的赤诚,余非没有必要说出一番有可能得罪省委书记的话,这也决不是其他只知对上级唯唯喏喏的领导干部嘴中能够吐出的金玉良言。是啊,我就算影响不了一国,但可以影响一省啊,我们省难道不应该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中率先而为吗?孟泉这样想着,胸中不禁涌出一股豪情。

“请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然后发参阅件,送厅级以上领导干部阅。”孟泉手拿余非写的文稿,吩咐秘书道。秘书答应了一声,收拾材料准备退出,又被孟泉叫住了:“你现在帮我把舒书记叫来。”

很快,就在他楼下办公的省委副书记舒广袖来到了他的办公室。

孟泉示意舒广袖坐在旁边沙发上,对他说:“广袖书记啊,余非同志在乡下绝非仅仅振衣濯足,他写的文章我看了,不错,对我触动很大,而且我刚才特意叫他来了一趟,确实是一个有激情、有思想、有个性的同志。我已批示发参阅件,先让厅级以上领导干部都看看,然后逐步扩大到县处级领导干部,在全省发起一个如何科学发展的大讨论。”

省委书记召见了余非?舒广袖很是惊讶,但他没有去深究这个问题,而是转而为余非高兴:他的观点终于引起高度重视了,终于可以成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积极动力了。而余非本人,也终于可以熬出头了。

果然,孟泉接下来说:“我的意见,同意重新起用余非同志担任领导职务,但直接恢复原职不妥,具体怎么弄,你和组织部、修州市的同志好好研究一下吧。”

舒广袖点头称是,第二天便开始落实书记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