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水浒原来很有趣
859700000040

第40章 强烈的复仇心理 (2)

每个人的素质都有所不同,张青的素质就只能开个菜园子经营个黑店,让他多干一点,他就有些力不从心,比如就让武松素面朝天的上二龙山,满地都是通缉令,你让武松插着翅膀飞到二龙山吗?就算把武松脸上的金印帖上膏药,那还是一个标准的武松,所以武松啊,从今天起,你需要改变形象了。

对于武松来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在这个时刻他完成了从一个莽撞青年到扮相稳重的行者的转变,尽管转变很突然,但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或许施老爷子也觉得武松之前的杀戮太多,所以从这个时刻起就安排武松以行者的身份出现,但愿武松的修行从今天就开始了。

从此之后,武松多了两件武器,两把戒刀,据说是由雪花镔铁打造,估计造价远远在鲁智深的禅杖之上,具体价值多少,请懂得欣赏兵器的林冲师傅负责鉴定吧。

打扮妥当的武松从这一天起开始以全新形象出现,他的造型设计师是孙二娘,张青在与武松告别的时候已经表示过不了多久就会上山入伙,说明他的黑店快开不下去了,所以要早做打算。

武松跟宋江一样,都有个坏习惯那就是喜欢赶路,这样的问题是经常错过客栈,最后只能在山上随便对付一宿,看来这是个穷人的习惯,还得培养他们养成住旅馆的习惯。

在武松赶路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一件事,又让武松的人品被打上了折扣,武松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武松赶路来到了一个山冈上,山冈上有十几间草屋,其中有间草屋里有个道士正搂着个年轻女子在看月亮,这下气坏了武松,身为出家人怎么能做这样的事呢,武松很愤怒,他想到了拿这个鸟道士试刀。这里有个很大问题,武松有什么资格谴责人家呢,你又不是道德警察,而且人家是道教,跟你行者是井水不犯河水,这只能说明武松确实是一个管的很宽的人,有的时候管的太宽不一定是好事,容易伤着无辜,这一次武松又一次伤了无辜,倒霉的是来开门的道童,人家道童就说了一句,“半夜三更,砸我们的门做什么”,结果人家道童就被武松练了刀,太过分了,相当的过分,得再给武松的道德评语扣几分,无辜伤害妇女儿童,这一点得跟鲁智深好好学习,做事要懂得分寸,别弄的跟李逵似的,典型的是非不分。

武松注定是孤独的,如果他遇上的人换成是宋江遇上,那么宋江能火速把蒋门神以及这个王先生发展为下线,而武松遇上这两个人除了打还是打,连李逵都知道要多发展下线,而武松根本就没有这个念头,所以武松从来就没有下线,永远也没有。

与武松对打的王先生其实也有两下子,使双剑跟武松斗了十数个回合,这武功远远在孔明孔亮之类的之上,如果遇上宋江,顶多把抢来的年轻女子放了,然后就跟着上山当头领就行了,结果不巧的是他遇上的是武松,一个看见不平事就压不住火的人。

王先生还是倒下了,因为遇到的是武松,不倒下是不正常的。

武松绝对是多变的,砍了王先生之后,武松把里面的年轻女子叫了出来,如果按照在张都监府上的做法以及刚才砍道童的冲动,这个年轻女子就没命了,结果这一次武松很有风度,他详细询问了年轻女子的情况,并让年轻女子收拾了一包金银下山去了,在多年之后,不知道在多年以后,这个年轻女子不再年轻的时候,她是否还记得曾经有个虎面行者解救过她,不知道她是否会跟她的后人讲起那个不平静的夜晚。

年轻女子的事情先不去管她,武松还要继续赶路,武松这一生从来没有婆婆妈妈,这一点比鲁智深还彻底,鲁智深在日后的岁月有时还会想起自己曾经救过的金翠莲,毕竟自己的人生实际就是因为金翠莲而改变,而武松则是了无牵挂,没有任何念想,一个人如果什么念想都没有了,那也挺可怕的。

武松继续赶路,这个时候到了饭点,武松进了一家村级小饭店,水浒中写了64家酒店,而这家酒店可能是比较差的那种,这个酒店里只有档次很低的酒,而且连肉都没有,这可能是一个卖卖早点做做盒饭的酒店,根本不能指望这样的酒店能做出什么样的菜,曾记得在大学的时候进过一个小饭店跟老板要菜谱,结果老板说压根就没有菜谱,建议我们直接去看他的冰箱,想吃什么直接从冰箱里的原材料选吧,估计武松进的这家小店也属于这种情况,什么东西都没有,其实你也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吃,一个是不吃。

天还有些寒冷,而且武松也喜欢酒,武松这个人是个好酒但不挑剔酒的人,好酒能喝,品质一般的酒也能喝,不像林冲那些城里人,要喝只喝好酒,人都是钱烧的,要没钱,日子其实照样都能过。

我不知道好喝酒的人是否酒德都不好,起码武松的酒德实在有点提不起来,不喝酒还彬彬有礼,一喝酒就找不到北,在人家的小酒店里人家一开始就告诉武松本店没肉,等到武松喝的有点醉意了,又开始找茬问人家为什么没肉,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武松的酒德确实有待提高,人不能一喝酒就不讲理了,你是打虎英雄同样也需要讲理。

人就是怕对比,如果孔亮没有出现,那么武松可能还能安心的把酒喝完,而孔亮出现之后,武松心里不平衡了,极大的不平衡,因为孔亮的酒是好酒,肉是牛肉,还有熟鸡,牛肉和熟鸡都是下酒的最好菜,这个时候的武松已经接近崩溃的,如同沙漠里的快要渴死的人偏偏看到身边的人悠然的喝着农夫山泉,换了谁也平衡不了。

不过武松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这些酒和肉其实都是人家孔亮自己带过来的,估计那样的小酒店也不像现在那些鸡贼的商家非要收开瓶费,所以人家就自带酒水饮料过来,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如果酒店真的有这些,那他没有必要只卖给孔亮而不卖给武松,因为在那个年月像武松所代表的行者还是有一定的购买力的,他们不用交政府的各种赋税,而且还可以享受各种拨款,所以行者的购买力在当时是可以的,也就不存在酒店故意不卖肉给武松的事情了,要怪只能怪武松被酒精烧昏了头脑,头脑发热,这酒到底是不是好东西呢,安分的林冲喝了也会发狂,小心的宋江喝了也会癫狂,而一向不太安分的武松喝了则要抓狂,所以以后建议在酒瓶上都写上:喝酒可能导致抓狂,请提前准备狂犬疫苗。

如果没有这顿酒,武松可能还不会加深与宋江的友谊,如果没有这顿酒,孔亮可能依然在他的地盘上实行“我的地盘听我的”,然而偏偏有了这顿酒,一顿让武松的道德评语丢分的酒。

武松受了熟鸡和牛肉的刺激后有些抓狂,他把气撒在了老板身上,在老板反驳他的时候他居然打了老板一个耳光,就凭这一点,道德评语需要降几分,人不能无耻到这个程度。这个时候孔亮挺身而出,因为这是他的地盘。

有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上梁山是所有的人的最好选择吗?显然不是,比如史进,比如孔明,孔亮,他们原本都过着幸福的生活,在本地呼风唤雨,自由自在,只因为结识了不该结识的人,结果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如果说李逵等人通过上梁山还实在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史进,孔明,孔亮这些人上梁山之后并没有真正得到什么,有酒有肉的生活他们在上山之前就已经实现了,因此在每个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也会问自己,“到底是为什么”,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一时的茫然导致了长久的茫然,有的时候竟然茫然到已经淡忘了最初的目标,史进是这样,孔明,孔亮也是这样。我一直认为这是三个比较不错的农村青年,只不过有点自学不成材,但他们本身人品都不坏,只不过因为交往上了朱武宋江这些人也迷失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有的时候人确实应该有自己的方向,比如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孔明,孔亮,本来你们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只可惜你们遇上了宋江。

此时的孔亮是正义的化身,他是替本村维持正义的,而武松就是那个找茬的人,可惜的是孔亮的功夫实在太低了,这可能是宋江指导的结果,名师出高徒此言不虚啊,如果孔明孔亮跟着宋江学行政管理,那么还可能有所收获,只可惜他们跟宋江学的是棍棒,宋江在水浒中只有一次在揭阳镇上准备出手,还被病大虫薛永给拦住了,所以说通篇宋江根本就没有出手,以这个从来没出过手的人来教自己武功,孔明孔亮,你们是怎么想的,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宋江确实能在水浒武力排行榜上排上名次,因为他从来没有输给过任何人,因为他压根就没打过,所以可以默认宋江与关胜不分胜负,与林冲不分胜负,从字面意思理解,不分胜负,正确。

孔亮刚一出手的时候就知道原来自己连打架都不会,在武松的面前他只能充当一只老虎,一只专门挨打的死老虎。

一下,两下,三下,四下,五下,孔亮已经数不清自己到底挨了多少下,这是他一生中最惨痛的经历,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战胜还是战败,他都没有这么狼狈,被人不知道打了多少下,而且最让他难堪的是,偏偏还是当着他的手下殴打他,这会面子是彻底掉地上捡不起来了,以后自己要是会变脸就好了,大不了这张脸不要了,再换另外一张脸。

武松打烦了,然后抓起孔亮扔的小河里,可怜的孔亮在数九寒天还得接受河水的浸泡,原来冬天的水是凉的,而且如此的刺骨。

小河里的孔亮悄悄的回了家,打完人的武松还在继续潇洒,这一点跟林冲有些像,林冲在草料场杀了陆谦等人后也有过打人抢别人酒的经历,而且都是喝了人家的酒,吃了人家的肉,做人确实有点不厚道,如果说林冲那是偶尔为之,而以武松的性格,其实这种事情很普遍,因为武松的酒德本来就不好。

喝着别人的酒,吃了别人的鸡和肉,武松的感觉非常好,以前都是别人抢他的东西,改变他的人生,现在轮到他抢别人的东西,改变别人的人生,白吃的感觉真好。

是酒就有后劲,何况武松还喝了那么多,酒后最怕的就是见风,而武松却在顶着风踉踉跄跄的赶路,恍惚间他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阳谷县,恍惚间他又看到全县人民正在兴高采烈的欢迎他这个打虎英雄,恍惚间他看见自己的哥哥武大就在人群中挑着个烧饼担子看着自己,恍惚间怎么又有一只老虎向自己扑来,这个时候武松有点清醒了,原来不是老虎,是只黄狗,农村的狗很奇怪,他们经常围绕着醉汉狂叫,可能是他们也觉得醉汉的行为不雅,或者是他们早有预感,这个人要吐,“你倒是赶紧吐啊,我还能挑点吃的”,哎,子非狗焉知狗之乐。

武松抽出刀想砍向黄狗,结果黄狗一闪,武松掉进了小河里,也幸亏黄狗闪的快,不然武松又背上了一个杀狗的罪名,武松,你得谢谢这只黄狗。

人生的角色转变非常之快,刚才扮演落水狗的是孔亮,仅仅一顿饭的功夫,扮演落水狗的重任就落到了武松身上,人生的转变就是如此之快,武松你能想的明白吗?

落水狗就是用来打的,更何况你武松还是一个醉落水狗,孔亮的手下一下来了几十个,几十个头脑清醒的家丁对付已经烂醉的武松,这场仗已经不用打了。

短短一年的时候,武松已经挨了好几次打,一次是在发配孟州前,被官差例行公事的打了一顿棒子,一次是发配恩州之前,又被官差打了一顿板子,另一次悬而未决的板子来自张青的黑店,要不是张青出来的及时,他已经变成了包子,现在他可能不会变成包子,但是孔亮还是不会放过他的,因为孔亮早就习惯了在家殴打别人,什么叫窝里横,这就叫窝里横。

所以当那个义薄云天的人出来解救武松的时候说了一句,“你兄弟俩又在打什么人啊”,说明孔明、孔亮在家里打人是常事,起码在宋江住在他们庄上的半年就经常发生这种事情,所以宋江说了个“又”。

接下来宋江的表现就可以说明宋江为什么在江湖上有那么高的号召力,那就是他很善于笼络人,只要你长的有个好汉的样子,那么恭喜你,你就有希望跟着宋江蹭饭了。宋江看到武松的时候,是从武松的身后过来的,他首先看这个被绑的人身形像个好汉,请注意是身形,也就是只要你的身形是个好汉,那么宋江就对你高看一眼,或许就是这个缘故,宋江还是很受这些好汉们欢迎,要知道宋朝的社会环境是文官比武官地位高,读书人比习武的人地位高,所以当宋江把这些好汉看做上宾的时候,他也就赢得了这个群体的心,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好汉都很愿意结交宋江,因为宋江把他们当好汉,因为宋江能够读懂他们的心。

等到宋江绕到武松的目前,尽管武松的扮相已经让宋江有些认不出来,但撩起头发,那个让宋江很喜欢的武松又出现在宋江的面前,兄弟,原来真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