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力提升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创业水平,我县还公开选拔13名大学生充实到村级领导岗位,选派45名机关干部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挂职,选派214名科技特派员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党员创业基地开展科技服务,选拔141名农村信息员为党员提供信息服务,开展了“支部联建、党员结对”创业帮扶活动,使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的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
在扎实开展的党员创业行动中,一批党员创业的典型竞相涌现。城关镇关渠村党员苏鸿刚在自己养殖奶牛致富的同时,投资建设奶牛养殖场和挤奶站,带动周边50多家奶牛养殖户共同致富。城关镇和平村党员张振文,凭着自己的努力在装修行业小有成就,他带着20多名本村农民一起赚钱,跟着他一起受益的周广德就是其中之一。
同期声:和平村村民周广德
“现在跟着他干,我每个月能收入1200多元,真的要谢谢他,把我们带上了这条路。”
截至目前,全县已有2451名党员有了相对稳定的创业项目或致富技术,占到农民党员总数的30%,在示范、引领、组织和带动群众创业致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仁乡东沙村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建成了350亩的移动式大棚西瓜种植园区和1600亩玉米制种园区,党员参与种植的面积占60%以上,发挥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全村7000亩耕地中,有4100多亩进行了特色种植,订单农业面积发展到了3000亩,西瓜、作物制种、设施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明显提高,成了村上的优势特色产业。
创业行动使农村党组织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利益的能力不断增强,党员群众也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更多实惠。崇岗镇崇岗村利用集体经济积累,先后投资250多万元修建8.5公里村庄柏油路,补贴173万元引导村民新建了100户塞上农民新居,建起了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村民议事、党员活动、群众娱乐创造了良好环境。在村支部的带领下,全村80%以上的党员发展二三产业,过上了殷实富裕的生活。城关镇和平村为创业回报村民,每月对60岁以上的老弱病残人员给予30元补助,每年为群众缴纳水费和合作医疗费用5万多元,对全村考上大学的学生给予300~5000元不等的补助,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通过党员创业行动,各级党组织找准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集体经济是否有发展、党员创业是否有起色,已经成为评价农村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成为农村党员形象的“试金石”。
同期声:城关镇党委书记许波
创业行动响应了自治区全民创业的号召,顺应了党员群众求富思变的强烈愿望,是激发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活力的有效举措,也是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的重要载体。通过创业行动,村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发展经济、服务农民上,真正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可喜局面。
无声润物千秋业,伟业兴处党旗红。全民创业的脚步,催开了平罗城乡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创业行动,让创业之火燎原平罗大地,使创业之果惠及平罗人民,敢于争一、善于创新的平罗人民,一定会在全面建设“产业突出、环境和谐、民生幸福”的西部百强县征程上写下更新更美的篇章。
开窗放入大江来
——平罗县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纪实
王鹏
新世纪的朝阳已冉冉升起,历经风雨洗礼,与时俱进的古城平罗在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推动下,正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阔步走向新的未来。
有着“塞上江南”之美誉的平罗,是一片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热土。从先民的刀耕火种,到开疆拓土,古老的农耕文化为平罗撒下了薪火相传的种子。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有效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成为党和国家最为关注的大事之一。中央一号文件犹如一缕暖风吹遍神州大地,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实行农村医疗保险等惠农政策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如何让党和国家的声音及时传到农民家中,如何让农民了解更多、更好的致富信息,如何切实做到为“三农”服务,作为全新的课题,摆在了县委、政府决策者的案头,也成为平罗广电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同期声:县领导
当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让广大的农村群众更好地听到、看到广播电影电视,让党中央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是各级党委、政府在农村的工作重点。广播电影电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好广播电影电视工作就是要进一步落实和加强服务“三农”工作,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新时期的广播电影电视工作。
历史清晰地记得:1993年8月18日,平罗县城第一个有线电视网片——科技新村小区胜利竣工。120户居民围坐在电视机前,看到了图像清晰、伴音良好的12套电视节目。
历史同样不会忘记:1997年6月8日,石嘴山(平罗)MMDS多路微波分配系统开通。周城乡高路村农民作为第一批受益者,能够和城里人一样收看到12套有线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重点是覆盖,覆盖的重点是农村。以MMDS多路微波传输信号覆盖为主,以无线发射为辅的平罗县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网络曾一度风光无限,全县农村广播电视用户发展到近8000户。
然而,由于平罗县各乡镇村队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的发展也不平衡,有90%的农户仍然需要通过无线方式接收到2~3套广播电视节目,而且图像不清晰,信号质量不稳定。广大农民群众看不好、看不上电影,有的偏远村组一年看不到一场电影。农村广播电视传输方式滞后,农民文化生活单调、乏味的现实不容忽视。服务农民,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毫无疑问地成为广电部门关注的大事。
当我们重新审视平罗县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现有的农村广播影视发展模式还不能满足农村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科技资讯信息的需求,也不符合广播影视要服务“三农”这个工作重心。
新阶段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这同时也标志着,平罗广播电视事业现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时代前进的脚步不可逆转。
发展,需要适时应变,固本强基;发展,同样需要调整思路,寻求突破。
2004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带着党中央对西部地区的关怀,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宁夏,来到平罗。心连西部人、情连百姓家,李长春同志在宁夏考察时的指示精神,也给广电人尤其是西部的广电人带来了莫大的鼓舞。
服务“三农”,广电要先行。2004年11月18日,国家广电总局张海涛副局长再次来到宁夏,并专程抵达平罗,就落实李长春同志的讲话精神,建立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专题调研。
2005年1月18日,国家广电总局计财司邹伟司长来平罗调研,落实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2004年10月20日至12月25日,自治区广电局组织有关县市广电部门,对全区MMDS台站布点覆盖情况和技术覆盖方式进行普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意见。
宁夏这个西部的小省担当起全国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的试点工作,而作为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全国电影工作先进集体的平罗,有幸担当起了宁夏试点工作的历史重任。
同期声:局长黄建光
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富有开创性的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使命光荣,意义重大。全国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平罗试点,是对平罗县工作的支持、肯定和鞭策,给平罗县带来了机遇,也给平罗县农民的文化生活带来了春风。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机遇再一次垂青了有准备的平罗人。
在改革的浪尖上再一次出现了负重拼搏的平罗人的身影。
压力就是动力,困难所在就是希望所在。
在自治区出台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意见后,平罗县委、政府的主要领导立即召开了第一次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会议。石嘴山市副市长、平罗县委书记张作理在会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这项德政、民心工程,办实办好”。县人民政府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将“六个纳入”写进了实施意见。
同期声:局领导(谈经验)
在建设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工作中,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国家广电总局和自治区广电局的领导专家,倾注了大量心血,多次深入平罗抓落实,抓督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大力支持平罗的工作。平罗县委、政府在此期间下发的《关于建立平罗县农村广播影视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中,将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三个文明”建设考核,纳入对领导干部的考核,纳入扶贫攻坚计划。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了平罗县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顺利进行,高效推进。
立下卫天志,终有云开时。经过前期紧锣密鼓的策划,平罗县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终于走到了前台。平罗县成立了由一名副书记为组长的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乡镇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领导小组也相继成立。县广播电视局专门成立了农村公共服务中心。
2005年春节长假刚过,平罗县委、政府分管领导就带着各自的使命,带领广电局负责人分赴农村各乡镇开始对全县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状况和村队用户分布情况进行调研。
与此同时,各乡镇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分中心的成立,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技术人员培训等各项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为应对新业务的开展,平罗县广播电视局还专门成立了新技术研发小组,制订了《新技术研发小组实施意见》和相关培训计划。
三月的平罗,涌动着春潮,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炕头巷尾,到处都能够见到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者的身影。
改革,必须以强势的舆论为先导。为了使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报务体系这项惠泽万民的民心工程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平罗县广播电视局制订了《关于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宣传报道方案》,充分发挥自身媒体优势,通过播发《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散发宣传单,下乡咨询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各项政策下乡、入村,进户、入脑。
平罗县的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宣传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宣传中,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村组有标语、农户有公开信。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使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目的、内容和方式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得到了农户的支持,得到了各方面的理解。
同期声:乡镇负责人
“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分中心的建设,解决了我们乡镇农村广播影视有机构办事、有人办事、有人服务的问题。从制度上保证了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的长效运行。”
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只有做到在思想上有位子、财政上有盘子、措施上有点子、行动上有法子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借得阳春绿,大块写文章。凭借扎实有效的宣传和调查摸底工作,4月平罗县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基础工作全面开工,前端机房的改造工作正式开始,这标志着平罗县公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4月的平罗乍暖还寒,但平罗广播电视局的前端机房却是热火朝天。自治区广电局局长张克洪亲自到工作现场指导工作;年近六旬的金震华副局长老当益壮,亲自带人装机、布线;平罗广播电视局的技术人员们更是任劳任怨,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加班加点赶进度。
经过改造的平罗县广播电视局MMDS前端机房不仅可以发射模拟微波信号,而且可以发射数字微波信号。MMDS前端机房的改造升级,为平罗县农村有线电视的发展搭建了数字平台,也为平罗县数字电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期声:工程技术人员
“迎春花已开,风儿笑开颜,绿油油的麦苗,锣鼓敲起来。”喜洋洋的歌声透出农民发自内心的喜悦。
按照“抓住重点、先易后难和先集中连片,后分散安装,先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后全面推广”的原则,平罗县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条不紊地展开。农民积极购买,乡镇出资补助,县广播电视局免费调试。相互协调、齐抓共建的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格局已经形成。
(字幕)截止到4月底,平罗县在原有6000户MMDS入网用户的基础上,又推广微波天线用户16000户。22000户MMDS用户享受到了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带来的实惠。在信号稳定、图像清晰的八套电视节目的基础上,姚伏镇高路村36户农民,高庄乡背长渠村七队和金星村三队的59户农民自主选择购买了机顶盒,收看到18套数字微波电视节目。全县“2131”农村电影工程稳步推进,先后成立了13人的流动放映队,建立了4条电影院线。389个放映点确保全县160个行政村每月每村能够看到一场电影。
数字和模拟技术并用,普遍服务和个性服务相结合,政府推动和市场调节相融合的平罗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使政府买单,农户看电视、看电影不再是一个梦想。
同期声:农民
“我们农民的地位现在提高了,以前只能看到3~4套电视节目,现在能免费看到8套节目,而且信号非常好,比以前好多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平罗县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为平罗县农村广播影视的普及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