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朱元璋对皇后的崇敬,多次要对马皇后的家族亲戚封官进爵,都被她婉言拒绝了。她说:“历史上由于外戚干政而危害国家、残害百姓的教训是值得永远铭记的。国家的官爵俸禄,应当给那些具有真才实学、品德高尚的贤达之士,不应作为皇家私产,随便送给皇亲国戚。”
洪武三年(1370),明朝大军在击败残元势力的斗争中,缴获了一尊宋元以来的传国玉玺,对此,不只朱元璋异常欣喜,举国上下也为之欢庆。只有马皇后不为所动,平静如常。朱元璋问她:“皇后难道不觉得我大明开国之初,即能得此传国宝物,乃朕之大幸、国之大幸吗?”马皇后答道:“宋、元都曾拥有过这传国之宝,可还是没有守住江山。看来,作为一国之君应当拥有的不只是一尊传国玉玺,而是其他更为重要的宝物啊。”朱元璋是个聪明人,立刻领悟了皇后的意思,接茬说:“皇后是说,国家的真正宝物应当是贤臣良将、国之栋梁。”马皇后听了,甜甜地一笑说:“皇上英明。”
马皇后对待后宫的众多嫔妃、宫女,都不分亲疏,情同姐妹,教育她们读书识字,严格遵守后宫规矩和礼法,相互不得嫉妒嫌弃,要亲如一家。为了让她们懂得更多的道理,她协同女史官,编写了《宋代家法》,供后宫众人学习;还把宫内戒训,书写在铁牌上,挂于六宫,使嫔妃们朝夕可见。生活上要求大家坚持勤俭,不得攀比吃喝穿戴。她以身作则,就连皇上的内衣破旧了,她都亲自浆洗缝补好了继续穿用。哪个妃子生育子女,她都给予真诚的关心和照顾。她对亲生的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和众妃所生子女都视如己出,除了母爱,还有严格的管教。要求他们努力学习、通达事理。担心他们生在帝王之家,不知百姓疾苦和衣食的来之不易,便要他们节衣缩食,爱惜财物。对皇帝的一日三餐她也亲自管理。有人说这事有御膳房,不必皇后操心。她则说:“我之所以这样做,一是作为妻子,我要对他的饮食负责;二是,如果皇帝对某些饮食不中意,只能怪罪我,而不会责难甚至处罚别人。”
对于嫔妃宫女除了严格约束,还特别关心她们的疾苦难处。有一次,朱元璋盛怒之下,要惩处一个宫女,那个女孩吓得浑身哆嗦。马皇后见了,心生一计,也装做很生气的样子说:“这小丫头也太不懂事了,把她捆起来交给宫正司治罪。”朱元璋见后宫之主把这件事揽过去了,便不再过问。而马皇后很快便背着他,令人把那宫女放了回来,严肃而不失尊严地批评了她,嘱她以后要谨慎小心。类似的事情还很多,她这样做,既维护了皇上的尊严,又为宫中下人们免除了惩罚之苦。
由于马皇后严格有度的治理,明代后宫在一百多年间,一直保持良好风气。
有些王侯将相的命妇进宫朝见,马皇后总是以家人之礼接待,对她们的家人子女极为关怀,问长问短。谁家有什么困难,她都竭力帮助解决。和州知府郭景祥的儿子不孝,扬言要杀死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得知后,以大不孝罪治他死刑。郭景祥的夫人请见皇后,说明儿子虽然不尽人意,但不至于处死。马皇后很同情这位母亲,便答应替她在皇上面前说情。她对朱元璋说:“有人说郭的儿子要杀死乃父,本是传言,很可能失实。郭家就一个儿子,杀了他就绝后了,这是万万不可轻率的事,请陛下详察后再做定论。”朱元璋接受了皇后的意见,经调查,果然系讹传。朱元璋又免了郭子的死罪。
朱元璋刚刚称帝时,要重修南京城墙。由于多年战乱,国库空虚。而重修京都城墙,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恰好,南京城里有个富商沈万三,人称“货柜万万,田产遍吴下”,是江南第一大财主。他听说皇帝要耗巨资修筑城墙,便挺身“请战”,自己要负责修建一面城墙。朱元璋不喜欢他那财大气粗的样子,便故意为难他,对工程质量要求严苛。而不识相的沈万三仍不知收敛,竟说:“质量要求多高都没关系,不就是多花些银子嘛,那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的事。我还想犒劳大明的全体官兵呐。”这话很快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他生气了,把沈万三诏到宫中对他说:“沈万三,听说你要犒劳官兵,你可知道朕有多少军士?”沈万三跪着摇头。“百万大军,你犒劳得起吗?”朱元璋在说这话是用了“高八度”的。而仍不知趣的沈万三竟然笑嘻嘻说道:“陛下,我原来以为大明得有几百万官兵,才一百万啊。这么点人,我可以发给每人一两银子”,他在说这后两句话时口气还有点轻蔑。这下子可就大大刺激了朱元璋。他想:一个富可敌国的商人,竟敢在天子面前如此放肆,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我必须杀掉他以震慑类似的富豪们。马皇后知道了皇帝的决定后,立即劝解说:“陛下,先消消气,这个有钱没有脑子的沈万三,也真的太狂妄了。但他的错误只是没心没肺,说话不知检点,并没有反叛之心,也没有犯其他的罪,杀死他是没道理的。念他肯于出资助国,不要杀了他吧。”朱元璋怒气未消,但面对皇后他不好意思继续发作,便冷冷地对左右说:“皇后说的有道理,朕决定不杀他了。但流放云南,让他吃吃苦,也好收敛收敛他的狂劲儿。”马皇后又救了一条命。
朱元璋青少年时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做了皇帝以后他和马皇后都觉得没有知识是治理不好国家的,所以都很重视教育。马皇后在后宫,非常重视皇室子弟的学习,教育他们要尊重师傅,不可有丝毫懈怠。皇子们长大受封为王以后,她依然不放松管教。三皇子朱樉受封为秦王,驻地西安。他从小性情放荡,马皇后担心他离宫赴任后行为不轨,便命人品端庄的江贵妃带着皇后经常穿戴的衣帽和手杖,随同前往,嘱托她说:“秦王还年轻,在王位上如果有什么不轨行为,你可以穿戴我的衣帽、用这手杖代我责打他,直到他认错改正为止。”
在社会上她也主张建立学校,更多地培养人才。朱元璋支持她的意见,便在京师建立了太学,学生有几千人之众。马皇后在高兴之余,又想到这些年轻人来京城读书,有些人家中本来贫困,这下又缺少了一个劳动力,生计更不好维持。便向皇帝建议,由官府给每个学生按月提供银粮,养活自己兼济家庭。并将这种做法成为一种制度,在明代一直实行。
洪武十五年(1382)春夏之交季节,马皇后患了重病。朱元璋忙命御医们精心诊治。但马皇后面对御医们却诚恳地说:“先生们,这么多年,你们在宫中对皇上、太子以及诸皇子的大病小恙都尽心治疗,维护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我非常感激你们。现在我病了,自觉是不治之症,就不用你们费心劳神治疗了。大家回去吧。”御医们都非常敬佩皇后的贤德,现在她患了重病,哪能袖手一旁呢,忙齐声请求说:“皇后一向关怀、体恤宫中下人,我们都非常关心您的健康,现在您偶感风寒,不会有大碍的。我们的医术虽然平平,但会尽心尽力的。”马皇后见他们如此执著,便改用严厉口气说:“我就是不愿意用你们,别再罗嗦了。下去吧,我要休息。”御医们还从没见过皇后如此严厉,便不敢再坚持,悄悄退下了。后来,一位她最喜欢的皇妃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叹了一口气说:“我真的知道自己的病很不容易治愈,如果让御医们着手治疗,而最后又没有效果,我还是魂归西天了,依皇上的脾气,肯定要加罪御医们,或许会开杀戒。我不忍心因为自己而坑害他们。”御医们知道了马皇后的良苦用心后,都感动得失声痛哭。
马皇后逝世时,才五十一岁,葬于南京的一块风水宝地——明孝陵。临终前,朱元璋紧紧握着她的手问她还有什么话要说,她拼着最后的气力亲切地说:“臣妾与陛下相识相伴三十年,我们共同生育了三儿两女,这是我们生命的继续。我死后希望陛下要爱护和严格管教他们,对其他皇妃所生子女,要一视同仁,不可偏爱。在军国大事上,希望陛下坚持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博爱少杀,体恤民疾。”说完,便闭上了她那双永远放射着智慧、通达和慈爱之光的眼睛。
朱元璋痛哭不已。面对皇后的遗体发誓,永远不再册立皇后。
宫中上下得知皇后死讯,无不悲痛。后宫的嫔妃宫女们哭后做歌,反复吟唱:“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于万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苍天。”